网络编程服务器端创建流程以及使用的函数和用法

在网络编程中,服务器端的创建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创建socket:使用socket()函数创建一个socket对象,指定协议族、socket类型和协议号。例如:

Copy

int server_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IPPROTO_TCP);

这个函数返回一个整数值,表示socket的句柄。如果返回值为-1,则表示创建socket失败。

  1. 绑定socket:使用bind()函数将socket对象与本地地址绑定,指定IP地址和端口号。例如:

ini

Copy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memset(&server_addr, 0, sizeof(server_addr));
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port);
bind(server_socket, (struct sockaddr*)&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其中,port是服务器监听的端口号。

  1. 监听socket:使用listen()函数开始监听socket,等待客户端连接。例如:

Copy

listen(server_socket, 5);

其中,第二个参数表示连接队列的最大长度。

  1. 接受连接:使用accept()函数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返回一个新的socket对象,用于与客户端进行通信。例如:

Copy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_addr;
int client_socket = accept(server_socket, (struct sockaddr*)&client_addr, sizeof(client_addr));

其中,第二个参数是指向客户端地址的指针,第三个参数是客户端地址结构体的大小。

  1. 与客户端通信:使用recv()函数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使用send()函数向客户端发送数据。例如:

Copy

char buffer[1024];
int len = recv(client_socket, buffer, sizeof(buffer), 0);
send(client_socket, buffer, len, 0);

除了上述函数外,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函数和用法:

  • inet_addr()函数:将点分十进制的IP地址转换为32位的网络字节序整数。
  • htons()和ntohs()函数:将16位的主机字节序整数转换为网络字节序整数和将网络字节序整数转换为主机字节序整数。
  • setsockopt()函数:设置socket选项,例如设置SO_REUSEADDR选项以允许地址重用。
  • select()函数:可用于多路复用IO操作,等待多个socket对象的事件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网络编程中,socket操作都可能会出现错误,需要对每个socket操作的返回值进行判断和处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