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如何让自己的工作独一无二
我看了柴静雾霾调查的视频,很敬佩她。此外又有些别的想法。就是每个凡人都可以活得不俗。
抛开雾霾这个话题不看,每个人看待这部片子,都有自己的视角。一个做运营的朋友说:柴静这件事体现了微信的强大力量——《穹顶之下》昨天一天通过腾讯播放的次数是2620万,通过优酷是401万,乐视305万,搜狐76万,土豆31万,爱奇艺1万。
老百姓看到的是雾霾对生活的影响,他看到的是平台对运营的影响。
除了雾霾之外,我的最大感叹是:拍这么一部纪录片真不容易。中国有那么多记者,有多少人能动用这么多的资源,完成这样一部纪录片?但柴静完成了。
柴静到北京,不过十几年时间。她也没有什么背景。靠的就是好的演讲口才,专业的叙事能力,和专注的做事态度。
前两点都不是决定意义的。有口才、会讲故事的人多了去了,他们拍不出这么一部纪录片。包括片子最后致谢的罗永浩,也有好口才,也会讲故事,但也拍不出来。他搞公关可以,搞新闻不行。
所以,算来算去,能够做这么一件事,并做到这种程度的人,好像也没几个。如果同样的片子是别人制作,传播效果就达不到现在的程度。那么,柴静扮演的角色,就具有了难以替代的意义。
柴静把雾霾调查做到这种地步,暗含着一层意思:每个平凡的人,都有机会像她一样,做一些只有自己才能做的事情。
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这种意义。但绝对不是去模仿柴静。你再如何模仿,这种片子你也拍不出来。但是,通过对自己所在领域的深挖,就可以实现。柴静十年前对别的社会问题的报道,达不到不可替代的程度,但今天她做到了。靠的就是在她最擅长的领域,不断地积累资源和条件,并一步一步深挖下去。
这种事情的起头并不难。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小事都可以成为出发点。比方说,我春节在家吃包子,我妈蒸的包子,我觉得很好吃,吃完一个又拿第二个,但咬了一口就觉得远不如第一个好吃,原来这只是别人送的,面没发好,皮又厚,虽然同样是猪肉粉条馅,但味道差太远了。
一件小小的蒸包子,就有人做得好,有人做得不好。如果一个卖包子的人,对怎样蒸出一锅好包子精心下一番功夫研究,琢磨如何搭配馅,如何发面,如何包,如何蒸,他就能渐渐地让他蒸的包子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包子。我们今天能记住天津狗不理包子,那是因为从前当别人都在想着怎样把包子多蒸两锅多卖点钱的时候,至少有一个人精心琢磨过怎样把包子蒸得更好吃。所以这个名字的背后就是他的心血。
而卖包子的人也能让自己所做的事情意义不俗。纵然包子蒸得再好,一个人蒸一家人卖,也只有周围邻居受惠。但卖包子的人有可能让四海三江的人都吃到这么好吃的包子。像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公司,他们做到了。
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沿着自己的方向走,只要永不停息,总有一天,会走到只有很少人才走的路上,到达只有很少人才到达的地方。在这里,你做一件好事,就会让千千万万人受益。
到这个地步不难。尤其在今天社会如此多元分工如此复杂的时代。但前提是,你要把自己的天赋,所拥有的条件,和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再用热情将其点燃。
但也难。因为智商、情商、资源、热情,没有哪一件能单独决定它的走向。要所有外缘都具备才可以。所以,一个清醒的人会依照自身当下的条件,朝该努力的地方不懈努力,而不强求独一无二。强求则未免功利。独一无二应该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非目标。当众缘具备,一切都会随之而来。
独一无二也有种种。有别人不具备条件,而你具备条件,所以你做的事情是独一无二的。也有别人不愿意做,而你愿意做,所以你做的事情是独一无二的。更有别人不以这样的态度做,而你以这样的态度做,你做的事情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一个人去从事全世界都没有几人愿意从事的义工,他的工作就有殊胜的意义。哪怕不够尽善尽美,意义也比后来者大很多。
一个平凡的人,在出发的时候,并不会拥有别人不具备的做事条件。柴静刚进央视的时候,也绝对没有条件来拍这样的片子。但只要你往前迈一步,就可以得到别人不曾拥有的条件。不过,这时候,你能得到的条件你的同行也有,要向前走得更远,就要愿意去做别人不肯做的事,下别人不肯下的决心,拿出别人无法拿出的态度。如此,阻碍都会为你避让。
终于,这件事情成了只有你才能做的事。世界也因你而有了不同。
要走到这里,唯一需要的就是愿望。愿意让自己的生命有所不同,愿意一些新的东西出现在这世界上,愿意抛弃因循苟且的方式度过一生。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条路离每个人都不远,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