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多朋友也都注意到了,2024年下半年以来,健身房门店大量关闭,随时可能出现总部跑路的情况。所以今天给朋友们讲一讲,健身房退卡的底层逻辑与法律依据。
健身房跑路常见的情形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店铺关门、营业主体注销式的跑路,另一种是店铺合并、搬迁式的跑路。无论哪种跑路,均指向“账面资金不多、退卡能力不强”。此时申请退卡,要等上较长一段时间的退款审核期(短则一个月,长则一两年),问就是已经上报了,还在处理。
消费者主要关心两个问题,即能不能退以及退多少?
针对第一个问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理念下,只要消费者能够挑出健身房的任何一点问题,例如频繁更换私教、目标计划未达成、环境脏乱差等等,均可作为退卡的理由,甚至有时无任何合理理由,坚决表明自己想退卡的,也会予以支持。
针对第二位问题,能退多少?市面上大部分健身房服务合同里都约定30%的违约金,甚至还有2年不消费自动过期的条款。而消费者迫于弱势地位,往往也就自认倒霉签了合同。
从法律上看,这种严重减损消费者权益条款可以被认定为“格式条款”而无效。但健身房可不管你这那的,要么别退,要么支付手续费和违约金。最后也就只有起诉这么一条途径,法官居中裁判,评估双方的过错情况,对违约金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可能完全排除违约金也可能将违约金调整至10%~20%,具体需要个案认定。
至于过期两年不准退卡这种扯淡约定,自然也是以未消费的数额,按照前面提到的法官裁判方法综合确定。
最后,也是另一个比较关心的问题,起诉要不要请律师。
很简单,如果你自己就懂法,执行力强,时间空闲,自己上当然没问题的。
如果你涉案金额比较大,比如有些人充卡充了十几万,找律师帮你把把关,降低风险自然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