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向到内生

    外向型经济很难长久维持,经济体长期发展最终需依靠自身需求,实现内生型经济增长。从外向型向内生型过渡,有几个方面是必须谨慎小心的:一、扩大内需;二、保障就业;三、平衡贸易;四、合理调配资源;五、合理分配财富。
    扩大内需首先要保障劳动力收入,如果劳动力收入始终低下,便无法承受更多消费品,其消费只能集中于生活必须品;其次要丰富产品种类,光有需求没有供给便是需求地浪费,而供给过分偏向某些产品也会因需求不足造成资源浪费;再次还需要保障生产资源供给,有了需求和供给,没有资源投入生产,内需仍旧无法扩大。市场经济能够充分发掘消费潜力,在宏观调控下能够较为合理地调配供给和需求,因而对于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来说,如何保障劳动力收入是扩大内需的关键。
    在经济体发展初期,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能够吸纳较多劳动力,尤其是纺织、服装、手工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所以在向内生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切不可盲目求快,而是应当循序渐进逐步地转移吸纳原有劳动力,保障就业。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的劳动者,自身素质往往不高,所以转移劳动力前,应着力发展一些需求旺盛、智力要求不高、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如建筑、装璜、园林绿化、家政服务、物流、餐饮等行业,同时可加强高质量的劳动力免费教育,如室内装璜技工、钳焊工等基本技工、园艺技术、农业栽培技术等,充分开发和利用劳动力智力资源。将保障就业和扩大内需相结合,在转型时以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产品为主,保障劳动力收入,能够以需求带动劳动力就业,以劳动力就业促进需求,形成中短期内的“就业-需求”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就业和扩大内需。
    平衡贸易是指在转型过程中,不可一味缩减或放弃原来的优势产业,在经济体内部的“需求-供给”未形成良性循环之前,需探索新的出口增长点或通过科技加强原有的出口优势,并需以自身长远发展为根本,改善原有的外贸产品结构。平衡贸易也是为了避免经济体内部在转型过程中产生过多的不利意见,阻碍转型实现,让人们认识到“进口大于出口未必是坏事”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合理调配资源要求经济体在转型过程中分配资源时适当地偏向本地消费品生产,同时鼓励稀缺资源进口、限制稀缺资源出口,以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需求。合理分配财富主要针对劳动力收入之外的二次分配,劳动密集型企业往往造成贫富两级分化,在保障劳动力收入之后,利用税收、社会福利等政策调节缩小贫富差距是保障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