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构图取景和拍摄

写在前面


  • 博文内容为《斯科特·凯尔比的风光摄影手册》读书笔记整理
  • 对小白来讲很实用,涉及风光摄影的构图以及拍摄
  • 理解不足小伙伴帮忙指正 😃,生活加油

99%的焦虑都来自于虚度时间和没有好好做事,所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行动起来,认真做完事情,战胜焦虑,战胜那些心里空荡荡的时刻,而不是选择逃避。不要站在原地想象困难,行动永远是改变现状的最佳方式


如何构图取景

选择拍摄地点

找出最佳拍摄点。先踩点,然后再支三脚架。

该选择横向还是竖向拍摄

除非我拍摄的景物真的需要我用竖向拍摄(如又高又窄的瀑布),否则我通常都会选择横向

选择焦点

如果你通过调整光圈来确保从前景到背景的所有景物都在合焦范围内(如f/11f/16),可能就会希望焦点能落在预期的位置上,以获得最大程度的景深。这个最佳的点位一般在画面的1/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管取景框里有什么,将画面1/3处的某个点作为焦点

使用无限焦距

如果取景框中1/3处没有任何东西能处在合焦范围内,你可以采取其他方法–将镜头焦距调整为“无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你有一个镜头,它的焦距刻度指示器就在镜头外面,这就更容易了。只需使用镜头侧面的开关,即可从自动对焦切换到手动对焦,然后看焦距刻度指示器,就能看到一个无穷大的符号(∞)

将地平线置于何处

三分法构图原则,它在风景摄影中特别有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三分法,将地平线放在画面的下 1/3 或上 1/3 处。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而不是硬性规定,所以可以有一些回旋余地(有时,让地平线位于画面的1/4处甚至要比位于1/3处效果更好)

如何引导视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风景摄影中,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技巧是视线引导,通过引导线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你想让他们看的地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利用空白吸引注意力

当画面的一部分是空白时,我们希望观众看到的景物自然就凸显出来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有的空白区域被称为“留白”或“负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厦门植物园

用光线引导视线

当我们看一张照片时,首先会被照片上最亮的景物吸引。接着:是最清晰的景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最亮的景物同时也是最清晰的,那么它的吸引力是最大的。所以,就可以通过运用这个原理来构图。确保拍摄主体是画面中最明亮的部分

前景的作用

照片的三个关键的部分都到位对吸引注意力很有帮助,这3个关键部分分别是:前景、中景、背景

前景负责将观众的视线吸引到画面上,在视觉上引导他们,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画面的欲望。同时,前景还可以增强景深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强而有力的前景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把一些景物放在图像的底部(可以是海岸线边的岩石,或是你照片底部的一根圆木,或是一些野花,或是其他任何什么东西,只要能够与中景形成联系,对观众的视线形成引导)。

出差在厦门植物园拍摄

拍摄主体要清晰

照片中的拍摄主体并不清晰,观众没法一下子就看出拍摄主体是什么

简化场景

简化场景可以让画面更有表现力。例如,拍摄小溪时,溪水里经常会有很多树枝、树叶、杂物等,它们都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无法一下子就准确地知道自己应该看哪里。

避免破坏画面的杂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何我们需要云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云朵可能是画面中最重要的景物,因为它们可以呈现丰富的色彩。

平静的倒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出差在厦门植物园拍摄

拍摄雄伟的山峰

如果你能站在这座山上向下拍摄,你的照片就能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你还可以选择站在山腰拍摄对面的山峰。这些角度是人们通常见不到的,所以会让照片更有趣,更能吸

将山峰作为背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你不想将山峰作为前景,那就试着把它们当作背景。山峰可以是很好的背景元素

从低处拍摄山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让太阳出现在画面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构图方面,我个人喜欢让太阳位于左上角或右上角;或者让它挨着某个景物

在坏天气前后拍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向其他摄影师学

如何拍出美丽的照片

有引导线的构图

这类照片的特点:画面中有清晰、明确的线条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主体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16–35mm镜头,焦距16mm; ISO 100;光圈f/11; 快门速度1/4秒

要素:引导线是照片的驱动器。所以你的目标是在前景中寻找可以引导观众视线的物体。例如拍摄上图时,我在冰冻了的湖面上四处寻找向背景中山峰方向延伸的冰裂缝。在冰面上,我可以找到很多裂

如镜的倒影

这类照片的特点:如玻璃、镜子一般映射着场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机参数: 光圈优先模式;镜头 24–70mm f/2.8;焦距24mm; ISO 100;光圈f/8;快门速度1/250秒

要素:要想捕捉到这种不起波澜、如同镜面的水面,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早上晨风刮起前起床。多数情况下,晨风刮起的一小时之后,水面就会泛起波浪,倒影会消失。或者在天气不好的时候。

强有力的前景要素

这类照片的特点:前景中存在很有吸引力的景物,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24–70mm f/2.8;焦距24mm;ISO 100;光圈f/22;快门速度1/30秒

为什么使用f/22的光圈呢?

这源于经验。因为背景是白雪皑皑的雪山,亮度足够,所以我可以用较小的光圈让前景、背景都在合焦范围内,用较小的光圈换取更高的清晰度、锐度

要素:前景中的岩石既可以增加画面的透视感和景深,又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是视觉引导。

如梦如幻的天空

这类照片的特点:有阴沉、多云、令人印象深刻的天空。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24–70mm f/2.8;焦距24mm;ISO 100;光圈f/9快门速度6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你眼前有一个这样震撼人心的天空,就该选择前景较少、能够展示更多天空的构图方式

山顶

这类照片的特点:山顶处有细节丰富的云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28–300mm f/3.5–5.6;焦距150mm; ISO 200;光圈f/10;快门速度1/640秒

要素:由于多数情况下人们是站在低处向上拍摄山峰,所以当改变视角,从高处拍摄时,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水流

这类照片的特点:柔和、如丝般顺滑的水流。

·

相机参数:B门模式;镜头24–105mm f/4;焦距24mm;ISO 100 ;光圈f/8;快门速度37秒(这个时长远超过常规模式所能达到的最大时长,所以我选择使用B门模式)

如丝般的溪流

这类照片的特点:顺滑、如丝般的溪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机参数 : 光圈优先模式 ; 镜头 70–200mm f/2.8; 焦 距 200mm; ISO 100;光圈f/22;快门速度30秒

这类照片往往需要长焦距,慢快门

海边日出

这类照片的特点:宽广壮丽的日出景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14mm f/2.8;ISO 100;光圈f/11;快门速度1/30秒

日间风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类照片的特点:天空是日间风景照的重点。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手持相机拍摄;镜头24–70mm f/2.8;焦距30mm; ISO 100 ;光圈f/8;快门速度1/800秒

要素:这类照片中有4个关键要素:

  • 平衡:画面左侧的小屋以其简单的形状和强烈的颜色,与右上角的云朵形成了完美的对角线平衡,这种平衡感让画面具有协调统一性。
  • 单一:除了小屋,前景中都没什么有吸引力的景物。这张照片的简单、纯粹正是它引人入胜的原因。所以构图的要点之一就是保持画面简洁,尽量减少画面中的东西。地平线非常低,以强调天空和那些巨大的云(尽管,对我来说,小屋上方的条状云比右边的大片云更有趣)。
  • 虽然我是在直射光下拍摄的,但是光线和阴影都并不强烈。

长曝光下的流水

这类照片的特点:落日映照下如丝般的流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14mm f/2.8;ISO 100;光圈f/20;快门速度1/4 秒

我没带ND滤镜,所以使用了f/20的光圈来保证快门较长时间打开。我本来想要用f/22的光圈来让快门打开更长时间,但是因为水流速度比较快,两者不会有明显不同,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f/20的光圈。 小光圈可能会使照片变暗,可能需要适当的调整曝光补偿

层峦叠嶂的风景照

这类照片的特点:有层层叠叠的山峰的风景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要素:这类照片中有两个主要的构图要素。

  • 天空中没有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尽量少展现一些无聊的东西,如天空。所以,请看我的构图—只露出一点天空,露出的范围只要够给山峰充当背景就够了。
  • 另一个重要要素是创造从前景到背景的景深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70-200mm f/2.8;焦距145mm; ISO 200; 光圈f/6.3; 快门速度1/125秒

为什么选择f/6.3的光圈和ISO 200?

因为这张照片是手持相机拍摄的,我们在开车,我手里正好有一部相机。我们停在路边,我跳下车去拍了这张照片。如果使用较小的光圈,快门速度就得降低,那样我在手持相机的情况下可能没法保证画面清晰、锐利。所以我将ISO值增加到200,这样我就可以用1/125秒的快门速度145mm的焦距就能够让我拍摄到高速公路那边的景色。

简洁的风景照

这类照片的特点:一小片阳光照射着干净、简单的场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70-200mm f/2.8; 焦距168mm; ISO 400; 光圈f/10; 快门速度1/640秒

因为我没用三脚架所以将ISO值提高了一些,确保我能够使用较小的光圈(如f/10)来获得较大的景深。事实上,这里使用的ISO值有点高了,本身并不需要这么高,我不确定我是否真的需要提高它。我可以轻松将ISO值降低到200,然后将光圈降低到f/8(你基本上很难察觉到使用f/8和f/10光圈时,锐度有什么不同),那样我就能获得更加清晰的照片了(因为没有噪点)。

全景照

这类照片的特点:保留更大范围的景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70-200mm f/2.8;焦距70mm; ISO 100; 光圈 f/7.1;快门速度 1/250秒

低角度的广角照

这类照片的特点:一望无际的大海,有落日、有倒影、有彩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机参数: 光圈优先模式; 镜头 11-24mm f/2.8 超广角;焦距 11mm ISO 100; 光圈f/11; 快门速度1.3秒

要素:借着落日时分的漂亮光线,才有机会拍摄到这样的照片。这里的快门速度很低,

特殊天气形成的特殊效果

这类照片的特点:雾气给现场增添了神秘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24-70mm f/2.8; 焦距24mm; ISO 100;光圈 f/11; 快门速度1/60秒

峡谷崖缝

这类照片的特点:灵动的光线照在光滑、色彩丰富的墙壁上,展现出丰富的细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14mm f/2.8; ISO 100; 光圈f/10; 快门速度3.2秒

拍摄之前要做的准备

提前踩点

绝美的风景拍出绝美的照片

在黎明破晓时拍摄

在黎明或日暮时分拍摄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这两个时间段里,光线很美,阴影柔和,有利于展现出风景最好的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太阳越过地平线前的10~20分钟才是主要的拍摄时段,你要在日出前至少30分钟做好准备。如果太阳升起时天空中有云朵就能折射阳光,出现神奇、炫丽的朝霞。

在日落黄昏时拍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他时间拍什么

我想告诉你:据我所知,很多摄影大师基本不会在中午及其前后时段进行拍摄。因为这时的阳光太强烈,不适合拍照.

在“蓝色时分”拍摄

蓝色时分出现在太阳已经落山后的15~20分钟,持续大“蓝色30分”约30分钟。(它出现之前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拍摄地点,但如果耐心等待,它就会出现,就像圣诞老人一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它之所以被称为“蓝色时分”,是因此时的天空没有变黑(就像平常的夜空一样),依旧是蓝色

拍摄日出应该在何时到场

提前上好闹钟

拍摄日出前一晚要做什

我还会在前一天把相机设置好,因为我已经知道自己会使用如下设置:ISO值100、f/11、光圈优先模式、RAW模式、单次对焦

博文部分内容参考

© 文中涉及参考链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


《斯科特·凯尔比的风光摄影手册》


© 2018-2024 liruilonger@gmail.com, 保持署名-非商用-相同方式共享(CC BY-NC-SA 4.0)

非常详细的资源,历时三天整理。摄影技巧学习 机器上的参数 镜头上的 OIS 相机上的 为什么要用取景器? 没有取景器的微单拍摄,在以下场景非常苦恼: 1、强光下 2、老花眼,尤其是我这样37岁就开始老花眼的人 3、尤其是长焦拍摄,需要稳定的状态下。单反相机机身脸部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点。 4、液晶取景非常费电,为了抓拍又不能随时关机,得多带几块电池。 除非在看取景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需要显示屏辅助取景(比如相机高度已高过头顶或机位很低)一般情况还是看取景器。 1是因为取景器是光学成像,镜头所拍摄的东西通过相机里的反光板能一点不差的传送到眼睛里,显示屏是电子的,从真实度清晰度都不如取景器。 2显示屏取景更费电,如果出门拍摄一天都用显示器取景会很费电。 3一般单反相机在显示屏模式下按下快门时,快门不是马上释放,而是要有一个1秒钟左右的间隔,如果拍摄移动物体,这个世界可能被摄体已经不在预先构图中预计出现的位置了。 当然,微单用的是电子取景器,这个是要耗电的,不过关掉电子屏还是会节省很多点。 如何关闭自动连接手机传输图像? 耗电情况如何? 后期 capture one 后期 导入图片后不能编辑,所有的编辑图标都是灰色的 首选项-图像-打开JPEG编辑、打开tiff编辑、打开png编辑都勾上。 没找着 打开JPEG编辑 然后,查看英文界面发现乃session一词,就是允许用户直接访问硬盘上的图像文件并对其直接操作的意思。 这个功能是C1与LR的最大不同之一,用LR时,不导入就无法对图像进行编辑调整,而C1用户则可在会话的方式下,直接查看硬盘的目录树,在任意位置上打开图像文件。 然后,从目录树里直接选择图像文件并打开编辑,会话是首选。当用此法查看图像时,也会在图像所在的文件夹里同时生成一个CaptureOne子文件夹。 是不是图层有关? 也无法联机拍摄? 是不是xt30不支持 是不是激活不成功有关? 重新激活pro模式 c1 的几种模式 Express版本免费提供给Sony用户使用(在Pro for Sony的基础上,对有一些功能进行了阉割); Pro for Sony为收费版本,功能与Capture One Pro一样,但是只支持Sony机器。 DB版本免费提供给Phase OneLeaf的数码后背用户使用,不支持135系列相机。 Capture One Pro的售价为239欧元/279美刀(国内售价2390元),支持市场上绝大部分的135相机数码后背(据我的经验来看,只不支持宾得),功能最为齐全。 如何查看已经激活? 重新安装 Capture One有几个核心功能: 1.最好的Raw格式解析算法 2.最好的联机拍摄(商业摄影师联机拍摄首选) 3.颜色编辑器 4.图层遮罩 5.关键字管理(Capture One Pro 9新功能) 6.与PS、LR相比,Capture One 提供了另外的一套后期思路,在我看来学习Capture One的成本要比LR低,但因为国内相关教程较少,所以Capture One在中国的用户没有LR的多,知名度也没有LR的高。 通俗讲capture one的优势 Capture One 可以创建属于你自己的色彩管理文件 Capture One 可以让你马上看到画面中对焦对实了的部分 有点像观看照片时的峰值 Capture One 可以用色彩编辑器做你想做的关于色彩的一切调节 Capture One 联机拍摄无人能比 还可以用iPad或iPhone无线实时监看画面 拿过去给模特看 做动作或表情调整 ram格式是个什么格式? affinity photo 拍摄技巧 如何保持手持拍摄? ①双手握持三点接触法 ②贴身握机发 ③颈部拉直肩带发 能拍一些平移的画面 ④机身防抖 ⑤后期 ⑥人肉独脚架(利用重力下坠) ⑦广角拍摄,短焦开启防抖 ⑧拍成慢动作,也能防抖 用更高的帧数 其他 有时手持拍摄也是有独特的效果的 机器拍摄 画面有点不自然,有点假 光圈快门感光度调节顺序 首先根据需要的景深选择光圈, 用光圈优先模式:这样快门速度就自动了。 这个曝光只能由相机自动决定,差不了太多。 大多数摄影师大多数场景常用光圈优先模式拍摄? 如何设置为光圈优先? 根据物体移动速度选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会适合抓拍,或者是记录轨迹 如果用快门优先模式,可以设置相对比较快的快门速度,光圈自动,同样能满足大部分拍摄。 最后根据需要的曝光选感光度。 B什么意思? 曝光补偿感光度的区别? 元素要少!(做减法) 元素统一 云天空 人为产生的元素 黑夜会弱化掉所有的元素,只留下点亮的那些东西 减法 虚化 虚化了背景,统一了元素 元素划分 调色上做减法 处理前 处理后(去掉了几种颜色) 处理前 处理后 对焦 如何手动对焦? 想要收获最好的虚化效果,要达到以下三个条件 手动对焦一般都是在一些很极限的情况下才会用了。 不要太在意专业啊、手动啊啥的,千万别以为手动就是专业的,自动对焦本身就是技术的进步,没有那个摄影师会在自动能满足的情况下去考虑手动对焦,除非是职业装13的。 手动对焦适用场合大致如下: 1、弱光环境 很多拍星空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想拍摄清晰的前景,对远处暗淡的主体对焦时,你半按快门,却发觉相机无法对焦。 在低光低对比的环境下,相机是无法准确对焦的,此时,手动对焦便是最好的选择。 2、微距拍摄   近距离拍摄物体,半按快门,图像一直在对焦失焦之间徘徊,始终无法全按快门拍照,此时是最尴尬的时刻,这是因为景深太浅,导致相机无法自动对焦。 这时使用手动对焦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3、主体前有遮挡物   在一些场合,你想拍摄的被摄主体前面,有其他物体在前景位置遮挡,比如栏杆,玻璃等等,自动对焦往往就会将焦点放在前景物体上,而不是你想拍摄的主体,此时,用手动对焦能快速解决问题。 4、使用老镜头   老镜头多没有自动对焦模式,只支持手动对焦,此时便毫无其他选择了。 5、摄影乐趣 以前很喜欢蔡司镜头,它拍出的图片色彩浓郁,德味甚浓,但蔡司头都是手动头。 犹豫再三,半年前还是禁不住诱惑进了一只蔡司50/1.4镜头。 其后,我多次用它进行街拍或人像拍摄,不得不说,手动对焦的乐趣,是旁人无法体会的。 二、手动对焦方法 1、相机设置:(以尼康相机为例) 1.1.镜头的对焦模式,调为手动,即 “M”档。 1.2.相机的对焦模式,调为手动,即 “M”档。 1.3.另外,我拍摄风光类题材,相机的拍摄模式也是手动“M”档。 2、对焦点选择: 2.1.静态风光摄影中,一般选择全景深的近三分位对焦。 2.2.城市夜景风光,对焦部位尽量选择窗户等相对高光比区域,便于合焦确认。 2.3.强光手电辅助照亮主体,也是手动快速对焦的法宝。 3、手动对焦方法: 3.1.稳定:使用三角架等设备固定相机。 3.2.光圈:一般风光摄影的光圈设置为F8-F16,在对焦时,先把它设置为镜头的最大光圈,以得到最浅景深便于合焦识别。这一步是手动精准对焦的关键! 3.3.打开相机背屏显示模式: 3.4.选择对焦点: 左右上下移动背屏上的红色方块,来选择对焦点。 3.5.最大限度放大对焦点: 按相机上的放大键,最大限度放大对焦点。 3.6.手动转动镜头的对焦环,调节到对焦点最清晰为止。 3.7.把光圈设置再调整回实拍光圈,即F8-F16。 3.8.手动对焦完毕,可以实拍。 其他的合焦确认方法: 1、相机合焦提示 调节对焦环,观察单反相机目镜,里面有合焦显示提示。尼康相机是白色的圆点,没有合焦时,是向右或向左的白色三角。 2、峰值对焦 峰值对焦是索尼微单相机所具备的一种对焦方式,其原理是将画面对比度最高的区域用高亮的方式显示出来。越是接近合焦,画面上出现的红色(颜色也可设定为其他颜色)颗粒就越是明显。而这些红色的颗粒就是所谓的峰值。 对焦环 如何手动对焦? 想要收获最好的虚化效果,要达到以下三个条件 手动对焦一般都是在一些很极限的情况下才会用了。 不要太在意专业啊、手动啊啥的,千万别以为手动就是专业的,自动对焦本身就是技术的进步,没有那个摄影师会在自动能满足的情况下去考虑手动对焦,除非是职业装13的。 手动对焦适用场合大致如下: 1、弱光环境 很多拍星空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想拍摄清晰的前景,对远处暗淡的主体对焦时,你半按快门,却发觉相机无法对焦。 在低光低对比的环境下,相机是无法准确对焦的,此时,手动对焦便是最好的选择。 2、微距拍摄   近距离拍摄物体,半按快门,图像一直在对焦失焦之间徘徊,始终无法全按快门拍照,此时是最尴尬的时刻,这是因为景深太浅,导致相机无法自动对焦。 这时使用手动对焦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3、主体前有遮挡物   在一些场合,你想拍摄的被摄主体前面,有其他物体在前景位置遮挡,比如栏杆,玻璃等等,自动对焦往往就会将焦点放在前景物体上,而不是你想拍摄的主体,此时,用手动对焦能快速解决问题。 4、使用老镜头   老镜头多没有自动对焦模式,只支持手动对焦,此时便毫无其他选择了。 5、摄影乐趣 以前很喜欢蔡司镜头,它拍出的图片色彩浓郁,德味甚浓,但蔡司头都是手动头。 犹豫再三,半年前还是禁不住诱惑进了一只蔡司50/1.4镜头。 其后,我多次用它进行街拍或人像拍摄,不得不说,手动对焦的乐趣,是旁人无法体会的。 二、手动对焦方法 1、相机设置:(以尼康相机为例) 1.1.镜头的对焦模式,调为手动,即 “M”档。 1.2.相机的对焦模式,调为手动,即 “M”档。 1.3.另外,我拍摄风光类题材,相机的拍摄模式也是手动“M”档。 2、对焦点选择: 2.1.静态风光摄影中,一般选择全景深的近三分位对焦。 2.2.城市夜景风光,对焦部位尽量选择窗户等相对高光比区域,便于合焦确认。 2.3.强光手电辅助照亮主体,也是手动快速对焦的法宝。 3、手动对焦方法: 3.1.稳定:使用三角架等设备固定相机。 3.2.光圈:一般风光摄影的光圈设置为F8-F16,在对焦时,先把它设置为镜头的最大光圈,以得到最浅景深便于合焦识别。这一步是手动精准对焦的关键! 3.3.打开相机背屏显示模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山河已无恙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