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CA 其实是phy 层 竞争的一种机制。
wifi 不同于802.3 协议,他的频谱资源需要竞争, 这里既有一种分布式的金证机制。
当 EDCA 竞争失败时 他就得不到资源 就无法和sta 进行通讯。
EDCA协议是在DCF协议基础上经过QoS支持扩展而来的,能够对不同的优先级业务提供不同的QoS服务。IEEE 802.11e EDCA定义了8类业务类TC(Traffic Category)和4类接入类别AC(Access Category),8类TC分别映射至4类AC的队列中:AC_VO、AC_VI、AC_BE和AC_BK,分别代表语音(Voice)类、视频(Video)类、尽力而为(Best Effort)类和背景(Background)类。表1为优先级和接入类别的映射关系。
采用 TXOP 机制,节点在成功竞争获得信道传输机会之后将连续传输多个数据。各个站点在检测到信道空闲时,发送的是MAC服务数据单元MSDU(MAC Service Data Unit),IEEE 802.11 DCF机制每次只允许发送一个MSDU数据单元,发送成功后站点失去信道,如果想要发送下一个数据就需要进行新一轮的信道竞争。而EDCA中的TXOP机制就是允许站点在一定的时间(TXOPlimit)内发送多个MSDU而无需再次竞争信道,可以间隔 SIFS 时间连续地传输 TXOPN[i]个数据,如图2所示,这种机制可以降低连续发送数据的点到点时延,提高信道的利用率。EDCA中的TXOP机制也可以称为竞争空闲脉冲CFB(Contention Free Bursting)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