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热修复 Tinker Gradle Plugin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Android热修复库Tinker的Gradle插件,介绍了TinkerManifestTask、TinkerResourceIdTask等任务的具体行为,阐述了如何处理资源ID、混淆规则和多DEX等问题,以及在构建过程中如何注入和依赖任务。通过源码分析,揭示了TinkerGradlePlugin如何确保热修复patch文件的正确生成和资源一致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分享一下我老师大神的人工智能教程!零基础,通俗易懂!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也欢迎大家转载本篇文章。分享知识,造福人民,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文已在我的公众号hongyangAndroid原创首发。
  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lmj623565791/article/details/72667669 
  本文出自张鸿洋的博客

一、概述

前面写了两篇分析了tinker的loader部分源码以及dex diff/patch算法相关解析,那么为了保证完整性,最后一篇主要写tinker-patch-gradle-plugin相关了。

 

(距离看的时候已经快两个月了,再不写就忘了,赶紧记录下来)

注意:

 

本文基于1.7.7

前两篇文章分别为:

有兴趣的可以查看~

在介绍细节之前,我们可以先考虑下:通过一个命令生成一个patch文件,这个文件可以用于下发做热修复(可修复常规代码、资源等),那么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正常思维,需要设置oldApk,然后我这边build生成newApk,两者需要做diff,找出不同的代码、资源,通过特定的算法将diff出来的数据打成patch文件。

ok,的确是这样的,但是上述这个过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么?

  1. 我们在新增资源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我们新增的一个资源,导致非常多的资源id发生变化,如果这样直接进行diff,可能会导致资源错乱等(id指向了错误的图片)问题。所以应当保证,当资源改变或者新增、删除资源时,早已存在的资源的id不会发生变化。
  2. 我们在上线app的时候,会做代码混淆,如果没有做特殊的设置,每次混淆后的代码难以保证规则一致;所以,build过程中理论上需要设置混淆的mapping文件。
  3. 当项目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方法数超过65535的问题,我们很多时候会通过分包解决,这样就有主dex和其他dex的概念。集成了tinker之后,在应用的Application启动时会非常早的就去做tinker的load操作,所以就决定了load相关的类必须在主dex中。
  4. 在接入一些库的时候,往往还需要配置混淆,比如第三方库中哪些东西不能被混淆等(当然强制某些类在主dex中,也可能需要配置相对应的混淆规则)。

如果大家尝试过接入tinker并使用gradle的方式生成patch相关,会发现在需要在项目的build.gradle中,添加一些配置,这些配置中,会要求我们配置oldApk路径,资源的R.txt路径,混淆mapping文件路径、还有一些比较tinker相关的比较细致的配置信息等。

不过并没有要求我们显示去处理上述几个问题(并没有让你去keep混淆规则,主dex分包规则,以及apply mapping文件),所以上述的几个实际上都是tinker的gradle plugin 帮我们做了。

所以,本文将会以这些问题为线索来带大家走一圈plugin的代码(当然实际上tinker gradle plugin所做的事情远不止上述)。

其次,tinker gradle plugin也是非常好的gradle的学习资料~

二、寻找查看代码入口

下载tinker的代码,导入后,plugin的代码都在tinker-patch-gradle-plugin中,不过当然不能抱着代码一行一行去啃了,应该有个明确的入口,有条理的去阅读这些代码。

那么这个入口是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在打patch的时候,需要执行tinkerPatchDebug(注:本篇博客基于debug模式讲解)。

当执行完后,将会看到执行过程包含以下流程:

:app:processDebugManifest:app:tinkerProcessDebugManifest(tinker):app:tinkerProcessDebugResourceId (tinker):app:processDebugResources:app:tinkerProguardConfigTask(tinker):app:transformClassesAndResourcesWithProguard:app:tinkerProcessDebugMultidexKeep (tinker):app:transformClassesWidthMultidexlistForDebug:app:assembleDebug:app:tinkerPatchDebug(tinker)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注:包含(tinker)的都是tinker plugin 所添加的task

可以看到部分task加入到了build的流程中,那么这些task是如何加入到build过程中的呢?

在我们接入tinker之后,build.gradle中有如下代码:

if (buildWithTinker()) {    apply plugin: 'com.tencent.tinker.patch'    tinkerPatch {} // 各种参数}
  
  
  
  • 1
  • 2
  • 3
  • 4

如果开启了tinker,会apply一个plugincom.tencent.tinker.patch

名称实际上就是properties文件的名字,该文件会对应具体的插件类。

 

对于gradle plugin不了解的,可以参考http://www.cnblogs.com/davenkin/p/gradle-learning-10.html,后面写会抽空单独写一篇详细讲gradle的文章。

下面看TinkerPatchPlugin,在apply方法中,里面大致有类似的代码:

// ... 省略了一堆代码TinkerPatchSchemaTask tinkerPatchBuildTask         = project.tasks.create("tinkerPatch${variantName}", TinkerPatchSchemaTask)tinkerPatchBuildTask.dependsOn variant.assembleTinkerManifestTask manifestTask         = project.tasks.create("tinkerProcess${variantName}Manifest", TinkerManifestTask)manifestTask.mustRunAfter variantOutput.processManifestvariantOutput.processResources.dependsOn manifestTaskTinkerResourceIdTask applyResourceTask         = project.tasks.create("tinkerProcess${variantName}ResourceId", TinkerResourceIdTask)applyResourceTask.mustRunAfter manifestTaskvariantOutput.processResources.dependsOn applyResourceTaskif (proguardEnable) {    TinkerProguardConfigTask proguardConfigTask             = project.tasks.create("tinkerProcess${variantName}Proguard", TinkerProguardConfigTask)    proguardConfigTask.mustRunAfter manifestTask    def proguardTask = getProguardTask(project, variantName)    if (proguardTask != null) {        proguardTask.dependsOn proguardConfigTask    }}if (multiDexEnabled) {    TinkerMultidexConfigTask multidexConfigTask             = project.tasks.create("tinkerProcess${variantName}MultidexKeep", TinkerMultidexConfigTask)    multidexConfigTask.mustRunAfter manifestTask    def multidexTask = getMultiDexTask(project, variantName)    if (multidexTask != null) {        multidexTask.dependsOn multidexConfigTask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可以看到它通过gradle Project API创建了5个task,通过dependsOn,mustRunAfter插入到了原本的流程中。

例如:

TinkerManifestTask manifestTask = ...manifestTask.mustRunAfter variantOutput.processManifestvariantOutput.processResources.dependsOn manifestTask
  
  
  
  • 1
  • 2
  • 3

TinkerManifestTask必须在processManifest之后执行,processResources在manifestTask后执行。

所以流程变为:

processManifest-> manifestTask-> processResources
  
  
  
  • 1

其他同理。

ok,大致了解了这些task是如何注入的之后,接下来就看看每个task的具体作用吧。

 

注:如果我们有需求在build过程中搞事,可以参考上述task编写以及依赖方式的设置。

三、每个Task的具体行为

我们按照上述的流程来看,依次为:

TinkerManifestTaskTinkerResourceIdTaskTinkerProguardConfigTaskTinkerMultidexConfigTaskTinkerPatchSchemaTask
  
  
  
  • 1
  • 2
  • 3
  • 4
  • 5

丢个图,对应下:

四、TinkerManifestTask

#TinkerManifestTask@TaskActiondef updateManifest() {    // Parse the AndroidManifest.xml    String tinkerValue = project.extensions.tinkerPatch.buildConfig.tinkerId    tinkerValue = TINKER_ID_PREFIX + tinkerValue;//"tinker_id_"    // /build/intermediates/manifests/full/debug/AndroidManifest.xml    writeManifestMeta(manifestPath, TINKER_ID, tinkerValue)    addApplicationToLoaderPattern()    File manifestFile = new File(manifestPath)    if (manifestFile.exists()) {        FileOperation.copyFileUsingStream(manifestFile, project.file(MANIFEST_XML))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这里主要做了两件事:

  • writeManifestMeta主要就是解析AndroidManifest.xml,在<application>内部添加一个meta标签,value为tinkerValue。

    例如:

     <meta-data        android:name="TINKER_ID"        android:value="tinker_id_com.zhy.abc" />
        
        
        
    • 1
    • 2
    • 3

这里不详细展开了,话说groovy解析XML真方便。

  • addApplicationToLoaderPattern主要是记录自己的application类名和tinker相关的一些load class com.tencent.tinker.loader.*,记录在project.extensions.tinkerPatch.dex.loader中。

最后copy修改后的AndroidManifest.xmlbuild/intermediates/tinker_intermediates/AndroidManifest.xml

这里我们需要想一下,在文初的分析中,并没有想到需要tinkerId这个东西,那么它到底是干嘛的呢?

看一下微信提供的参数说明,就明白了:

 

在运行过程中,我们需要验证基准apk包的tinkerId是否等于补丁包的tinkerId。这个是决定补丁包能运行在哪些基准包上面,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使用git版本号、versionName等等。

想一下,在非强制升级的情况下,线上一般分布着各个版本的app。但是。你打patch肯定是对应某个版本,所以你要保证这个patch下发下去只影响对应的版本,不会对其他版本造成影响,所以你需要tinkerId与具体的版本相对应。

ok,下一个TinkerResourceIdTask。

五、TinkerResourceIdTask

文初提到,打patch的过程实际上要控制已有的资源id不能发生变化,这个task所做的事就是为此。

如果保证已有资源的id保持不变呢?

实际上需要public.xmlids.xml的参与,即预先在public.xml中的如下定义,在第二次打包之后可保持该资源对应的id值不变。

 

注:对xml文件的名称应该没有强要求。

<public type="id" name="search_button" id="0x7f0c0046" />
  
  
  
  • 1

很多时候我们在搜索固化资源,一般都能看到通过public.xml去固化资源id,但是这里有个ids.xml是干嘛的呢?

下面这篇文章有个很好的解释~

 

http://blog.csdn.net/sbsujjbcy/article/details/52541803

  首先需要生成public.xml,public.xml的生成通过aapt编译时添加-P参数生成。相关代码通过gradle插件去hook Task无缝加入该参数,有一点需要注意,通过appt生成的public.xml并不是可以直接用的,该文件中存在id类型的资源,生成patch时应用进去编译的时候会报resource is not defined,解决方法是将id类型型的资源单独记录到ids.xml文件中,相当于一个声明过程,编译的时候和public.xml一样,将ids.xml也参与编译即可。

ok,知道了public.xml和ids.xml的作用之后,需要再思考一下如何保证id不变?

首先我们在配置old apk的时候,会配置tinkerApplyResourcePath参数,该参数对应一个R.txt,里面的内容涵盖了所有old apk中资源对应的int值。

那么我们可以这么做,根据这个R.txt,把里面的数据写成public.xml不就能保证原本的资源对应的int值不变了么。

的确是这样的,不过tinker做了更多,不仅将old apk的中的资源信息写到public.xml,而且还干涉了新的资源,对新的资源按照资源id的生成规则,也分配的对应的int值,写到了public.xml,可以说该task包办了资源id的生成。

分析前的总结

好了,由于代码非常长,我决定在这个地方先用总结性的语言总结下,如果没有耐心看代码的可以直接跳过源码分析阶段:

首先将设置的old R.txt读取到内存中,转为:

  • 一个Map,key-value都代表一个具体资源信息;直接复用,不会生成新的资源信息。
  • 一个Map,key为资源类型,value为该类资源当前的最大int值;参与新的资源id的生成。

接下来遍历当前app中的资源,资源分为:

  • values文件夹下文件

对所有values相关文件夹下的文件已经处理完毕,大致的处理为:遍历文件中的节点,大致有item,dimen,color,drawable,bool,integer,array,style,declare-styleable,attr,fraction这些节点,将所有的节点按类型分类存储到rTypeResourceMap(key为资源类型,value为对应类型资源集合Set)中。

其中declare-styleable这个标签,主要读取其内部的attr标签,对attr标签对应的资源按上述处理。

  • res下非values文件夹

打开自己的项目有看一眼,除了values相关还有layout,anim,color等文件夹,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对 文件 即为资源,例如R.layout.xxx,R.drawable.xxx等;另一类为xml文档中以@+(去除@+android:id),其实就是找到我们自定义id节点,然后截取该节点的id值部分作为属性的名称(例如:@+id/tv,tv即为属性的名称)。

如果和设置的old apk中文件中相同name和type的节点不需要特殊处理,直接复用即可;如果不存在则需要生成新的typeId、resourceId等信息。

会将所有生成的资源都存到rTypeResourceMap中,最后写文件。

这样就基本收集到了所有的需要生成资源信息的所有的资源,最后写到public.xml即可。

 

总结性的语言难免有一些疏漏,实际以源码分析为标准。

开始源码分析

@TaskActiondef applyResourceId() {     // 资源mapping文件    String resourceMappingFile = project.extensions.tinkerPatch.buildConfig.applyResourceMapping    // resDir /build/intermediates/res/merged/debug    String idsXml = resDir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