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提纲

绪论

发展阶段
区域资源开发-国土整治-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规划-城市与区域规划

1.区域的概念及其特征(重点)

政治学观点:强调国家行政管理下的一个单元,如我国的省、
市、县三级行政管理单元。
地理学观点:强调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如大洲、大洋、
青藏高原等。
经济学观点 :强调经济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如城市经济区或
圈、我国的三大经济区等。
 社会学观点:强调某种社会特征(语言、宗教、民族、文化
等)相同的聚集区,如人种分布区、民族分布区、宗教信仰
区等。
规划领域观点: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
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
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基本属性:
➢ 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
➢ 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 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
➢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区域的类型
社会经济区域:
1.经济区域(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措施等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特定性质的生产地域综合体,由生产、交换、分配等环节构成的区域。➢ 如东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等。聚集型经济区、经济协作型、经济特区、
部门经济区、综合经济区。)
2.社会文化区域(是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的特定性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 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依据区域的内在结构划分(重点)
(1)均质区域(区域内部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即内部结构均一、 要素分布均衡))山区、平原区、干旱区与湿润区、农牧区、发达区域和发展中区域
(2)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一般由节点(中心城市)、网络(各种形式的交通)和外围区(影响范围)组成。) 城市群、都市圈即为典型的结节区域。


区域的特征(重点)
➢ 整体性(是由其内部一致性和强烈的联系性决定的。 区域的整体性使区域内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
➢ 结构性(是指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如城乡结构、环境结构等,区域的结构性具有层次性、自组织性和稳定性。)
➢ 开放性(指区域是一个开放系统,区域与外界存在着大量的人流、能源流、一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等交流。)
➢ 动态性(指区域实体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表现在区域界限的模糊性。)
➢ 空间性(指区域总是同一定的地球表层空间相关,其内部要素的空间分布状态、地区空间范围、空间联系等都影响着区域的结构、功能及发展。)


2.区域分析的概念及特征

区域分析的概念
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 它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为有关学科研究区域问题和进行区域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它涉及到 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生物学等许多学科。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重点)
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与问题诊断
3、区域发展方向与策略分析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与经济学(经济原则、区域经济学)
与地理学( 区域自然及社会经济地理背景条件、揭示区域内部的各种自然以及人文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与社会学
与数学(数理统计分析、系统动力分析)


规划的概念
是人们以思考为依据,安排其行为的过程。
一是 描绘未来 
二是 行为决策

规划工作特点:
目的性、前瞻性、动态性。

什么是区域规划(重点)
➢ 是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
➢ 是描绘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
➢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区域规划的特征:(重点)
➢ 综合性(①规划内容广泛②规划思维方法 )
➢ 地域性(① 地方特色②阶段性)
➢ 战略性(①规划时间跨度长②规划关注的问题是宏观的全局性的)
➢ 动态性
➢ 政策性


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关系(重点)
区域分析是制定区域规划的依据
区域规划是区域分析的实践归宿


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分析

1.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概念: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自然资源的分类(填空题)
1、按照赋存条件——地表资源,地下资源
2、按照经济用途——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游资源等
3、按照利用方式——直接生活资源(天然食物,动物,鱼类等),劳动资料资源(矿产, 森林, 土地)
4、按是否可再生——可再生资源(太阳辐射、风、海潮等),可更新资源(动、植物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征
有限性、地域性、整体性(区域内自然资源要素间通过彼此生态上的联系)、多用途性、社会性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点)
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
➢ 案例:黑龙江商品粮基地、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反之具有限制作用。
——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 案例:山西煤炭价格是江苏1/3;中东石油是美国1/120。
——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2.区域自然资源评价

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

  1. 自然资源的评价
  2. 自然资源的评价
  3. 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4.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方向的评价
  5.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3.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

自然环境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
 生态环境改善有助于提高区域发展的承载能力,
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也必须要建立在
区域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范围内。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论述题,重点)
论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步骤,内容。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
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作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
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概念)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就是对生态环境与人类需要之间关系的判断和评定。
 按评价时段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可划分为生态环境现状
价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 1. 生态环境调查

➢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调查
自然状况调查 (如地质条件、地貌特征、气候状况、水文特点等)
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
➢ 生态环境状况与特征调查
生态系统特点 (如生态系统规模、组成、结构); 生态环境的资源特性
(如可再生资源类型、规模、强度); 生态环境问题调查 。
➢ 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1. 生态系统影响效应 ; 2. 环境健康效应 ; 3.生态经济效应

➢ 2.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评价单元的确定
➢ 评价因子筛选与指标体系构建
➢ 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确定
➢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分级、分类与分区

➢ 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区域生态环境趋势分析与评价
➢ 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应2)
 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指数法、 层次分析法、 模糊
评价法、灰色系统法、 景观生态学法等。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方法(对应3)
➢ 1、 类比法——分为整体类比和单项类比
➢ 2、 专家评价法——特尔斐法
➢ 3、 综合指标法
➢ 4、 图形叠置法
➢ 5、 系统分析法


4.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

资源承载力定义: 
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持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剩下一些没划重点,少侠复习完再来探索吧!)

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1.区域发展的经济背景分析

区域经济的概念(重点)
区域经济是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
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也可表述为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

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主要因素(重点)
(1)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
(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
(3)劳动分工规律
(4)区域利益

(1)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

 区域差异:概括为自然差、位势
差和趋势差。
 区域优势:就是一个区域所客观
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然、经济、
技术和社会条件。区域优势是由
区域间形成的自然差和位势差所
形成的,它具有普通存在的特点。

(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

 一定的产业总是坐落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上,一定的劳动空间必然
有一定的产业与之相适应。
 区位优势决定了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并且,指向性相同的产业部门,往往聚集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区。
➢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
➢ 原料指向
➢ 消费市场指向
➢ 劳动力指向
➢ 高科技指向
➢ 交通枢纽指向

(3)劳动分工规律

劳动地域分工(重点!)是
各区域间经济的分工协作。
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规律要求各区域凭借、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进行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部门,建立特色显著、专业程度高的区域经济结构,以发挥其在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区域经济功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区域利益

 区域利益是各经济区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由各自的贡献所
确定的经济利益。
 区域利益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并渗透到区域经济
发展的目标中,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正成为各级政府的重
要经济行为特征。
 区域经济发展只有走特色经济之路,才能充分发挥比较优
势和规模效应,使区域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区域经济特色的表现形式(填空、简答 ;重点)
(1)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常以第二产业为主)
(2)区域产业布局特色(通常,依区域发展阶段而布局)
 
(剩下一些没划重点,少侠复习完再来探索吧!)

2. 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Pasted image 20240609101309.png]]
![[Pasted image 20240609101321.png]]


区域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分析
区域人口结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结构
人口增长分析:原始性,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


区域劳动力资源分析
区域劳动力的质和量
区域劳动力的数量


3.区域文化背景分析

区域文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简答(要点)论述(具体解释))
1.区域文化通过思维模式影响区域发展
2.文化观念的更新促进发展模式的转变
3.文化定势影响新观念的接受,从而制约技术的传播
4.区域文化体现区域形象

我国的区域文化背景与区域经济
儒、道、佛文化的融合


4.区域历史背景分析

区域历史基础分析及其发展

区域发展历史基础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历史沿革的分析
2.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社会历史事件的分析
3.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

区域发展历史基础分析的一般方法
1.区域历史的横剖面方法
2.历史地理的研究分析方法


5.区域发展的技术因素分析(重点)

技术进步的概念(重点)
技术进步是通过科学技术来扩大并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进而改造自然,使之更好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进化和革命。
狭义的技术进步是指工程技术所谓的“硬技术”的发展和提高,
主要是生产工艺、中间投入品及制造技能等方面的革新和进步。
广义的技术进步包含“软”“硬”两种技术在内的整个科学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和改进,特别其中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决策水平等软技术的发展。

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点)
技术进步对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
技术进步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本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
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
技术进步对区域劳动就业的影响
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区域科技条件评价
(一)科技人力资源
![[Pasted image 20240609111644.png]]
(二)研究与发展经费
包含经费总量、经费分布、经费来源三方面
(三)科技活动产出
概念 通过科技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形式的成果 主要形式有科技论文、专利
评价方法 科技论文、专利、科技成果等的统计数据及相关指标
(四)高技术产业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
(一)技术扩散

  1. 技术进步分为三个阶段发明、创新、扩散(重点)
  2. 技术扩散类型(重点名词解释)
        空间梯度式 以发源地为核心呈放射状向周围地区渐次转移
        跳跃式 从一地呈跳跃式传播到另一距离较远的地点
        双向对流式 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经改造发展后又传回到甲地
  3. 技术扩散模型
    s型曲线
    (二)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
    均属技术转让范畴,只是一个是国家的角度(引进),一个是地区的角度(转移)
        技术引进或技术转移具有的优点
        (1)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
        (2)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
        (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
        技术引进或技术转移的类别
        (1)简单的技术转移与吸收型技术转移
        (2)垂直转移与水平转移
         垂直技术转移是指甲国基础科研成果能用于乙国的应用科学中,或将前者的科研成果用于后者的生产中; 水平技术转移是指将甲国已应用于生产的新技术转用于乙国的生产领域。

第四章 区域发展综合评价

1.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选取合理的指标和指标体系
一般将统计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区域经济增长指标、区域经济发展指标、区域社会发展指标
单一指标

( 一) 总量指标(重点,填空)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民生产总值(GNP)
绿色GDP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

( 二)平均指标(个量评价指标)
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余额、人均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消费、人均社会经济福利费

(三)相对指标
1 、反映发展速度的增长率指标,如经济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 等;
2 、反映某项发展在总体发展中所处地位或某项发展的构成方面的指标,如 产业结构,人口职业或文化构成,城镇化水平 等。
3 、反映工业化程度的 霍夫曼系数 ,反映消费状况的恩格尔系数 ,反映收入公平分配程度的 基尼系数 等。
  霍夫曼系数 = 消费资料工业总产值 / 资本资料工业总产值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总产值/资本资料工业总产值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总产值/资本资料工业总产值
恩格尔系数 = 食品支出 / 消费品支出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消费品支出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消费品支出
基尼系数 = 不平均分配的收入 / 居民总收入 基尼系数=不平均分配的收入/居民总收入 基尼系数=不平均分配的收入/居民总收入
综合性指标体系
PQLI指标体系、绿色GDP、人类发展指数(HDI)······


2.区域竞争力评价(重点,大题,如何提高徐州。。。)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 
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更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可以是跨省域的大经济区,可以是不同的经济圈,也可以是省域内的不同区域间。
 城市竞争力 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的能力,更好、更快创造财富的能力,以及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内容
区域竞争力的研究意义
 扩大了研究的视野,讨论如何提升区域竞争力,创造竞争
优势,来为本区域经济发展在大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 为区域经济战略与决策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SWOT 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1 )因素因子的确定
(2 )对因素因子的属性进行调查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3 )因素因子权重的确定
(4 )因素因子分值的计算(特尔斐法、因素成对比较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等)
(5 )结果的排序和分析

3.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看看就行,不考)

第五章 区域规划及其理论基础(重点)

1.区域规划概念与内容

区域规划的概念:(必考!!!)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区域规划的特征:(绪论讲过了!)(必考!!!)
1.综合性;2.地域性;3.战略性;4.动态性;5.政策性
区域规划的内容(必考!!!)
(一)区域发展条件评价- -区域规划的基础
(二)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区域规划的关键
战略模式,定位,目标,重点与措施
(三)区域空间结构与空间管治规划–区域发展研究的核心环节
(四)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五)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1. 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3. 区域产业发展总体战略 4. 产业布局】
(六)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七)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八)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九)区域政策
(十)区域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结:
![[Pasted image 20240609151748.png]]

2.区域规划的方法及程序(理解)

规划编制思路
1.针对规划区域的现状特点和问题,综合考虑区域内部组成要素与区
域外部环境,提出规划的要求;
2.在研究影响区域系统发展变化诸因素的基础上,预测区域未来发展
变化的各种趋势,并探讨相应的规划方案;
3.对区域未来发展变化的各种趋势进行比较,作出规划决策,优选最
佳规划方案,并促成其实施;
4.针对实施规划方案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或不足之处,对规划进行调
整,或根据区域发展需要,进行新的规划。
规划工作步骤
 规划准备;
 区域调查与分析;
 区域发展课题研究;
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 规划方案的拟定与决策;
 规划方案的报批与实施;
 规划实施的评价与修正。

3.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不考)

4.区域发展理论(常考)

区域发展的内涵
(一)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经济总量规模扩大,收入水平提高。
(二)区域发展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的经典理论
1.罗斯托的成长阶段理论
![[Pasted image 20240609160934.png]]
2.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Pasted image 20240609161023.png]]
3、胡佛-费希尔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Pasted image 20240609164634.png]]
4、区域发展演化规律
![[Pasted image 20240609164716.png]]


劳动地域分工
是指相互联系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也是社会劳动分工的空间表现。
 自然和历史基础的差异是产生地域分工的客观条件和需要,区域间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差异是导致地域分工的基本前提
分工产生的效益,满足需求与获取经济利益,是分工的动力,也是根本目的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的概念:处于同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便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空间组织。

 产业集群的特征
➢ 地理上的集中性;
➢ 企业间的互动性;
➢ 企业主体关系网络化
➢ 文化根植性
➢ 自组织性

 产业集群的优势
➢ 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
➢ 形成区域创新系统,提高市场竞争力


区域一体化
除包括经济领域的一体化之外,还包括社会、文化、政治、民主等领域一体化,规划内容从物质空间层面的统筹,向生态、社会层面的统筹转变。
![[Pasted image 20240609172011.png]]


5.区位论

区位论也称为区位理论,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的理论,或者说是研究经济活动最优地点的理论,对区域经济社会活动布局有着现实的意义。

一、古典区位论
➢ 始于19世纪20年代
➢ 研究对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 理论中心:降低生产成本(最低成本点即最佳区位点)
➢ 研究方法:以静态分析为主
➢ 代表人物:杜能、韦伯
(一)农业区位论
(二)工业区位论(重点)
 分析因素: 交通成本、劳动成本、集聚经济。
 目的:找出最小生产成本区位
 假设原料供给地、产品消费地与规模、劳动成本固定且可无限供应的条件下,通过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区位论:
 第一阶段: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提出运费区位法则原料指数= =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 第二阶段:考虑劳动费用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和劳动费合计最小的区位,提出劳动力区位法则
 第三阶段: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提出集聚法则

 集聚与分散的作用:
(1)集聚作用:便于协作生产、共享某些技术环节;减少成品或半成品
的运费;共享基础设施而减少成本投入;共享某些企业所需的相关信息。
(2)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
费和劳动费的上升。

 工业区位论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 工业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
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提供了研
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其区位论的最大特点和贡献之一是
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他的理论对于区域
规划的产业布局具有指导意义。
➢ 局限性:不能解释所有的工业区位现象。把最小成本作为工业区位的
动力,不完全符合实际。区位动力有多方面,如最大利润、投资行为、政
治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区位动力。规划中,产业布局一般不会考究最小
成本,也不会受最小费用指向所左右,可能更关注利润最大的区位。

二、近代区位理论
➢ 始于20世纪30年代
➢ 研究对象: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理论中心:获得最大利润
➢ 研究方法:出现动态的趋势
➢ 代表人物:克里斯泰勒、廖什
(一)中心地理论
➢ 空间组织结构: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区域呈六边形
➢ 三个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形成: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
 是城市经济学和商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掲示了各个级别、大小不同的中心地的功能作用差异,也掲示了城市、中心居民点发展的区域基础级等级,规模的空间关系。
 不足之处:它是一个静态结构,忽略了中心与边缘地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变化情况,它基于经济法则,强调等级性,但过分强调同一等级空间的一致性,未能考虑消费者行为的差异对中心地体系等级性的影响。
(二)市场区位理论
 市场先由圆形后被挤压为六边形,但与泰勒不同的是,各个中心地之间存在着重叠交错的市场区,而不是彼此分割。
 区位选择的最终目标:选择最大利润点
不同等级、相同等级的中心地之间具有互补性,中心地之间是具有连续性而非阶梯性的等级关系
不是一个由上而下、呈树状简单阶层性的结构体系,而是相同等级、高低层级中心地之间会有互补性,功能会专业化,因此就形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体系。
在人口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每种工业产品的六边形是不同的,有多少种商品就会有多少中市场网,它们复杂交织在一起,形成六边形市场网络。但所有市场网络有都会交织在大城市周围。

三、现代区位理论

 研究对象:政府干预和计划调节机制、区域总体研究
 研究内容:分析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
 研究方法:动态研究、对实际区域分析和应用模型的
 研究主要流派:区域科学学派、人文地理学派、行为区位学派等

区域科学学派:以E.M.胡佛和W.伊萨为代表。关注成本与市场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对区位进行各种成本因素综合分析,形成竞争配置模型。
人文地理学派:以美国学者贝利和加里森为代表。进一步研究中心地的等级性、空间布局等问题,在服务设施和住宅区位研究上取得一定成绩。
行为区位学派:以A.普莱德为代表。认为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成为区位分析的重要因素。

 高新技术和信息化的影响
 全球化的影响


6.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概念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经济意义:成本节约、规模经济、集聚经济。


一、增长极理论(简述增长极及其空间效应机制?)
(一)增长极的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
 区域经济增长是不均衡的,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及其所在的经济区位(空间),这个创新性行业的集聚点便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 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 在空间布局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联系而成为支配区域经济空间分布与地域组合的重心。
 增长极通过乘数效应、极化-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
 新增长极的形成和旧增长极的衰落都会改变区域原有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
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会产生正负影响效果。
(二)增长极的极化方式与扩散方式
极化效果
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 原因:规模经济效应、集聚经济效应

扩散效果: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
 原因: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中心经济“外溢”作用、政府调节

 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是同时并存的复合过程。极化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形式多种多样。
 从极化波及和影响范围来看,分为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
 从增长极的数量和分布来看,可以分为单极吸引方式和多极吸引方式。
 从极化的地域空间形态来看,有向心式极化、等级式极化、波状圈层式极化等。

 扩散由极化中心向外围的移动过程。其中作用方向恰好与极化方向相反,极化是向心流动,扩散是离心流动
 从扩散影响范围来看,分为全国性的扩散和地方性的扩散。
 从扩散中心数量看,分为单核扩散方式和多核扩散方式。
 从扩散的地域空间形态来看,包括核心扩散、等级扩散、波状圈层式扩散和跳跃式扩散等

(三)增长极理论评价
1、增长极理论对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的指导意义

 增长极理论属于不平衡发展理论,他强调据点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集聚发展、政府干预、注重扩散等,也强调推动型工业的选择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 该理论遵循的集聚经济规律,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成为区域规划和区域开发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开发理论探索中引入增长极理论并把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加以利用。

2、应用增长极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1)增长极既是城镇,又要有推动型的工业体系。
(2)要根据当地的资源,对外经济联系条件,社会经济基础,根据市场变动趋势,选择推动型工业,确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主导部门和发展规模。
(3 选择适宜的地点培植增长,通常不是在原有城镇的建成区,而是在原有城镇的附近或边缘。
(4)充分发挥增长极的功能,考虑各级增长极的分工,对增长极要集中投资

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重点)

据点开发理论:由于资金的有限性,要开发和建设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据点带动周围经济发展,地域极化理论的一种
轴线开发理论:认为区域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将联系城市的交通、通信、供电、各种管道等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形成发展轴,沿线布置建设的工业点、工业区和城市。
条带开发理论:是据点开发和轴线开发基础上的扩展,如中国一环(环渤海湾)、一岛(海南岛)、三个三角等都是点-轴开发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核心思想: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不同规模的点上集聚,并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点-轴开发理论意义与问题
 点轴渐进开发模式对区域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 有利于发挥各级聚点的集聚经济效果,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利于区域的开放式发展,将区域经济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 点-轴开发理论比较适合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开发规划。
 另外,轴线和据点的等级划分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原则


三、圈层空间结构理论

杜能环
(一)圈层空间结构的理论内涵
 圈层结构理论认为由城市核心到外围地区,各种生活方式、
经济活动、用地方式等都是有规律变化的。
 城市空间结构实际上是圈层状空间结构基础上,叠加了放射
状点轴系统而形成的星状结构。
(二)圈层空间结构的空间特征
 所谓“圈”意味着“向心性”;“层”体现“层次分异”。圈层结果反映了城市的社会经济景观由核心向外围呈现规则性的向心空间层次分化。一般而言,自内向外经济活动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均呈递减趋势,圈层空间结构是距离衰退规律的空间表现
![[Pasted image 20240610091301.png]]


第六章 区域发展战略

1.区域发展战略模式

一、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
(一) 概念(重点)
区域发展战略是基于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
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二)特点:
➢ 全局性:事关区域发展全局的总体谋划
➢ 动态性:会做出一定的调整和变化
➢ 地域性: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不能照搬照抄
➢ 层次性:有国家层次的、省市层次的、县域层次的,下一层次的战略要与上一层次的战略相衔接,不能背道而驰。

二、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类型)(重点)
按照战略属性划分:
经济发展战略
空间发展战略
综合性发展战略
(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按主导方向分类:资源导向战略、交通导向战略、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按目标路径分类:高速增长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和出口替代战略
按空间关系分类:平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结合前面的知识~)
点域(增长极)发展战略
点-轴发展战略
网络化发展战略
(三)综合型发展战略模式
经济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和空间发展战略等结合在一起的战略
    城镇化发展战略就属于综合型的发展战略。

2.区域发展定位

一、区域发展定位的概念
区域发展定位是指判断与表述区域在劳动地域分工中所占据
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和所承担的功能。
 区域发展定位通常包含定性(突出职能)、定向(发展方向)、定形(形象特征)、定量(发展指标) 四大要素。

二、区域发展定位的依据
 区域的位置
 区域发展的条件
 优势与劣势
 历史基础
 国际国内环境
 与邻近区域的关系
 区域发展的阶段和产业现状
 人口及他们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 国际或上层次区域对该区域发展的要求级地域分工

三、区域发展定位的原则
客观性:以区域发展的客观历史沿革和现实条件为基础,实事求是。
全局性:统筹区域内所有条件且服务更高层次区域规划,衔接协调。
重点性:重点阐明关键问题,明确功能作用和未来方向,突出特色。
动态性:定位应该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进行必要的改进,动态调整。

3.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与方针(可能考概念)

一、战略目标
 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程度。

二、战略目标体系
 区域发展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两大类,他们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建设(空间)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
之下还可以再细分为次一级类别,形成多层次的战略目标系统。

4.区域发展战略重点与措施(可能考概念)

一、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的实质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寻找的战略突破口,是关系到区域发展全局性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产业或项目,是未来区域经济开发的重点所在。
区域发展的战略重点,一般从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中选择。

战略重点产业通常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 一是竞争中的优势领域
 二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部门和基础设施建设
 三是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 四是经济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局面的关键因素
 五是高新技术领域

战略重点地区的确定
➢ 一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 二是经济发展落后地区
➢ 三是经济发达地区

二、战略措施
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区域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


第七章 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1.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必考)

一、主导产业的概念
(一)主导产业的含义
整个经济的增长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这些关键部门称为驱动部门或主导部门。

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中,具有一定规模、处于支配
地位、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所占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
高、与其它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较强,具有较
大的增长潜力,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
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扩散效应具体包括:①前向效应②后向效应③旁侧效应

(二)主导产业的特征
➢ 第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
➢ 第二,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率。
➢ 第三,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能广泛的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 第四,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
➢ 第五,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进入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

(三)与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的联系与区别
优势产业指在当前经济总量中其产出占有一定份额,运行状态良好、资源配置基本合理、资本营运效率较高、在一定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率的产业。
支柱产业严格来说仍属于优势产业的范畴,但优势产业不一定都能成长为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指的是净产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

从产业寿命周期理论看,一般情况下,主导产业处于幼稚期到发展期之间,而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则处于成熟期,有些则已经步入衰退期。

(四)主导产业的带动影响
一般来说,主导部门可以从三个方面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填空题)
➢(1)回顾影响
➢(2)前瞻影响
➢(3)旁侧影响

二、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
(一)标准一: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
(二)标准二:竞争能力

三、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1. 区域比较优势基准
  2. 产业关联基准
  3. 需求收入弹性基准
  4. 就业基准
  5. 生态基准
    (二)主导产业选择的定量方法

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及原则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1. 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2. 实现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3. 保持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1)产业结构合理配置与调整优化必须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
➢(2)必须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有利于加速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并为进口结构高级化创造条件。
➢(4)有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优势产业基础上向地区专门化方向发展。
➢(5)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减轻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
➢(6)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

二、产业结构优化方法

  1. 因子筛选
  2. 优化模型的建立
  3. 计算结果及分析

3.第一产业规划布局

一、区域农业规划布局条件

(一)自然条件分析
➢1. 地貌
➢2. 光照
➢3. 土地
➢4. 水分
(二)经济技术条件分析
➢(1)农业劳动力条件
➢(2)农业技术装备
➢(3)农业生产技术
(三)农业生产基础分析
➢(1)分析农业发展规模、水平与发展速度
➢(2)分析农业生产结构、总体布局态势与土地综合利用状况
➢(3)分析研究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分布与的其历史演变规律
➢(4)分析农业生产条件变化与农业资源开发程度变化
➢(5)分析区域农业收入分配和消费状况

二、区域农业规划布局
按农业主要部门来分类,有种植业布局、林业布局、畜牧业布局及渔业布局

三、区域农业发展的新特点
(一)区域农业专业化
(二)区域农业产业化
(三)区域农业综合化

四、区域农业发展新趋势——都市农业(考)
都市农业是指“受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所影响范围内的农业活动‘’
(一)都市农业的功能

  1. 生产功能
  2. 社会功能
  3. 生态功能
  4. 旅游功能
    (二)都市农业的特征
  5. 镶嵌式布局
  6. 实现城乡交融
  7. 生产高科技化
  8. 生产过程开放
    (三)都市农业的分类
  9. 观光型都市农业
  10. 服务型都市农业

4.第二产业规划布局

一、区域工业规划布局条件
(一)区域条件
1.资源能源条件2. 交通运输条件3. 劳动力条件4. 政策制度条件
(二)发展需求

二、区域工业规划布局
(一)工业布局原则

1. 集中与分散结合布局
2. 就近原料、能源产地和消费市场布局
3. 专业生产和分工协作布局
4. 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布局
5. 依托城镇协调发展布局

(二)工业选址要求

三、区域工业规划布局分类
(一)采矿业
(二)原材料工业(初步加工业)
(三)加工制造(组装)工业
(四)建筑业
(五)高新技术产业(重点)

布局因素:
➢(1)经济社会因素
➢(2)科学技术因素
➢(3)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四、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定义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大量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现象是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二)产业集群作用

  1. 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
  2. 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
  3. 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
  4. 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五、产业园区规划布局

5.第三产业规划布局

第八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1.基础设施的概念与分类

一、含义
泛指国民经济体系中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
二、产生
三、分类  交通运输系统、给水排水系统、动力系统和通信系统等部门
四、基础设施的性质 
公共性,两重性,系统性,长期性,间接性
五、基础设施的作用(考)
(1)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
(2)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3)基础设施是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
(4)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六、基础设施的发展模式(考)
(1 )先行论——优先发展基础设施
(2 )滞后论—— 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
(3 )同步论—— 基础设施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


2.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考)

一、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评价
二、基础设施需求的规模预测
三、基础设施的空间配置
四、基础设施的投资供给及保障策略


以下具体的不考

3.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4.区域给排水规划

5.区域电力设施规划

6.区域电信规划


第九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1.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概念、内容

一、 城镇体系
 1.城镇体系的概念(考)
➢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 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 不同职能分工、 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城镇体系概念的内涵:
➢ 城镇体系有明确的地域范围;
➢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
➢ 有一定数量的城镇构成;
➢ 最本质的特点是城镇之间相互联系。

2.城镇体系的特征
(1) 整体性(功能联系、 要素联系、 交互作用、 反馈影响)
(2) 层次性(等级层次、 不同层级子系统构成)
(3) 动态性(低水平的均衡阶段、 极核发展阶段、 集聚-扩散阶段、
高水平均衡阶段或高水平网络化阶段)
(4) 开放性(区域城镇体系的形成、发展、提高、完善离不开与区域
外的人力资源、物质、能量、信息的交开放性是城镇体系的生命力所在)

二、 城镇体系规划
 1.城镇体系规划的概念
城镇体系规划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 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 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2.城镇体系规划的地位与作用

2.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内容与方法流程

一、 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
(1)主导城乡空间结构调整,
(2)指导区域性基础设施配置
(2)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集聚。

二、 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1994: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建设的发展条件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3)确定本区域的城市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4) 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三、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和工作方法
(一)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阶段划分
(1) 规划工作准备阶段;
(2) 实地调查, 收集资料和访问座谈阶段;
(3) 调查内容的分析研究阶段;
(4) 规划方案的构思阶段;
(5) 与当地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协调规划方案、 编写规划报告和编制规划图件阶段;
(6) 组织专家评审和上报审批阶段。

  • 15
    点赞
  • 3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