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 数据安全运营面临严峻待解决问题有哪些

(一) 数据资产难梳理,分类分级难落地

随着数字化的持续推进,各行业对数据感知、存储、传输、处理 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企业对大数据技术的大规模采用,数据 量呈 PB 级迅速激增,且业务的持续扩大与数据应用的不断裂变,往 往存在这样的现象——大量的老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分散的中小型结 构化数据库中,同时持续在建的数据仓库或数据中台则承担了大量新 业务的数据存储职能,这就造成了数据的分布广泛且规模庞大的特点。

同时,企业不断推出的新业务也推动着数据形态特点不断演进 ——海量、多元和非结构化成为数据发展新常态,数据环境呈现多样 化、复杂化特征,使得大量文本、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被产生、 存储和使用。例如,在智慧城市场景中,各类传感设备采集的数据从 单一内部小数据形态向多元动态大数据形态发展。海量、分布广泛、 结构各异的数据给企业对自身数据资产的梳理造成了困难,而建立在 数据资产梳理基础之上的分类分级工作的实施则更无从谈起。

(二)数据流动难监测,联防联控难实施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运行效率不断被优化和提 升,企业新生业务对数据流动性要求日益增加,由此带来的是微服务 架构的盛行,对数据变化则是调用链变得更长了。单体应用架构下数 据只经过单个服务的处理就流向了终端(人),而在微服务架构下,

服务的职能被切分的更加细致,数据可能需要经过几个甚至十几个服 务的处理才会流向终端(人);而云和容器技术的广泛采用,南北向 与东西向交叉的数据的调用链甚至能织成一张数据流动“网”。

同时,中大型企业的数据业务变得更加开放,数据的访问可能来 源于企业内部,也可能来自于分支结构,甚至是外部的第三方合作伙 伴;访问的客户端也从 PC 更多的转向各种手持设备,因此数据的访 问来源也变得更加复杂。面对数据调用链长,访问来源多的场景,进 行全面的业务梳理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而且安全部门与业务部门 之间往往存在配合难问题,企业想建立清晰的数据流动监测视图非常 困难。由于企业对数据流动视图处于“失明”状态,导致数据安全建 设时只能采取传统的堆砌式的数据安全单品防护,实现“头痛医头脚 痛医脚”,而体系化的联防联控只能沦为纸上谈兵。

(三)数据风险难发现,安全评估难进行

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最大的不同在于,数据安全的违规行为往往 隐藏在正常的办公行为中,甚至很多事件是已授权的用户、应用、API 等对象非法操作导致的。例如水滴泄密——企业内部员工利用自身合 法权限每天进行少量敏感数据下载,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加密压缩外发 到个人网盘;数据 API 滥用——数据 API 按业务需求开放后,可能 有具备权限的第三方服务没有按约定场景使用,或长时间没有使用形 成暴露在外的幽灵 API 等。由于从业务视角短期来看这些行为都属于 正常行为,但实际上已成为潜在的数据安全风险。

同时,对数据泄漏事件的检测与识别也变得更加困难,据 IBM 发 布的《2021 年数据泄漏成本报告》显示,2021 年识别一起数据泄漏 事件平均需要 212 天,遏制一起数据泄漏事件平均需要 75 天,总 生命周期为 287 天。由此可见,恶劣数据泄漏往往是由一系列“微 小”的可疑操作组成的,混淆在正常行为中,导致企业难以及时发现 其中的数据安全风险,而有效的风险检测能力的缺少注定其定期开展 的数据风险评估是 “失真”的,不可靠的。

数据安全态势感知是安全运营的前提

DT 时代下,数据资产的分布是广泛的,数据流动的路径是复杂 的,数据违规的风险是隐蔽的,这导致数据泄漏事件成因复杂交织, 既有外部攻击,也有内部威胁;既有技术漏洞,也有管理缺陷;既有 新技术新模式触发的新风险,也有传统安全问题的持续触发,因此单 纯依靠传统的被动式的防御措施根本无法抵御蓄谋已久的数据安全 攻击行为,任何基于“单点”防御的体系都难以避免被欺骗或绕过。 因此,Gartner 提出的自适应安全架构(Adaptive Security Architecture) 强调了“防御、检测、响应、预测”的重要性。“防御” 是指一系列策 略集、产品和服务可以用于防御攻击,关键目标是通过减少被攻击面 来提升攻击门槛,并在受影响前拦截攻击动作;“检测”是用于发现那 些逃过 “防御”措施的攻击,关键目标是降低威胁造成的“停摆时间” 以及其他潜在的损失;“响应”是用于高效调查和补救被检测分析功能(或外部服务)查出的事务,以提供风险来源分析,并产生新的 “防御” 措施来避免未来事故;“预测”使系安全体系可从持续监测的风险中学 习,以主动锁定对现有系统和信息具有威胁的新行为,该行为被将反 馈到“防御”和 “检测”功能,从而构成整个处理流程的闭环。

面对日益增长的数据安全威胁,DT 时代的数据安全体系建设需 要不断演进,基于自适应安全架构(ASA)的思想内核,数据安全态 势感知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切切实实地对数据安全风险做到 “可感 知”,才能实现数据安全的“可运营”,因此建立一套全局的数据安 全态势感知运营中心来指导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是解决问题之道。

参考资料

红蓝攻防构建实战化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青藤云安全 2022攻防演练蓝队防守指南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策略研究 作者:常健 母继元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8年第01期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数据时代到来,人们的生活正在 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微信等移 动聊天软件方便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支付宝等支付平台改变了人们日常交易的方式、云 盘等存储方式更是使人们在传输文件上更加高效。但是,在移动联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 同时,"钓鱼二维码"、"虚假支付链接"等新型恶意病毒植入的方式也慢慢出现,并正在 威胁着人们的网络生活安全。因此,大数据信息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人们 的信息数据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针对现代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存在的安全隐患作 了详细分析,并对改善信息数据安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技术;网络生活安全;信息数据安全 1 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1.1 隐私泄露的风险大幅度增加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特点是大量数据信息汇集在中心服务器,众多用户的个人 信息都会在服务器进行交汇,这就增大了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用户隐私信息泄露之后 有可能对其造成很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现在没有科学统一的技术标准来规范互 联网大数据,大量数据在中心服务器的读取权容易被黑客窃取,并用于非法目的。因此 ,互联网大数据在保护用户隐私这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加强的地方[1]。 1.2 黑客的攻击意图更加明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在经济社会的竞争当中变得异常重要,当今的社会 竞争已经变成信息收集的竞争。而现阶段的大数据网络模式发展还不成熟,无论是信息 传递方式还是信息加密技术,都存在被黑客非法利用的风险。当黑客对用户与服务器交 流的信息进行拦截和破解之后,他们可以轻松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从而通过信息贩卖 和信息交易获取不法利益。另外,由于黑客已经找到了破解信息加密方式的漏洞,他们 可以利用已知的漏洞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破解出更多的漏洞,这就有可能造成更加不可 预料的危害。 1.3 新型网络威胁层出不穷,倒逼数据保护技术革新 由于近几年网络黑客技术呈现出越来越强的隐秘性和伪装性,其对现行网络会 造成的安全威胁越来越大。根据最近三年的互联网黑客攻击案例统计可以看出,个人黑 客单独攻击的次数明显增加,而且这些个人黑客的隐秘性非常高,黑客技术非常复杂。 他们往往利用不起眼的小文件就能完成对一些公司财务系统迅速攻击并导致其瘫痪,这 对于现有互联网金融安全来说是个非常大的隐患。 1.4 数据交易地下产业链活动猖獗,治理仍需长期展开 现在的各行各业竞争激烈,究其本质可以说是信息资源占有权的竞争。因此, 在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黑客执着于商业机密等关键信息的非法获取,也逐渐形成 了非法整合、拦截、交易和贩卖用户个人信息的地下产业。目前我国国内非法贩卖信息 的产业链已经到了必须要遏制的地步,他们的非法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网民的正常 上网和一些商业系统的正常运行。由于地下信息数据交易产业错综复杂的局势,我国要 治理当前信息贩卖现象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1.5 数据跨境流动成为关注热点,监管机制面临挑战 跨境问题一直是各个国家非常敏感和头疼的问题,在互联网领域也是一样。一 些非法组织和个人,利用跨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当前信息数据技术的安全漏洞,进行疯狂 的非法信息交易来获取非法利益。当前我国的非法跨境信息贩卖活动十分猖獗,由于跨 境数据信息贩卖的复杂性,很难对其进行彻底排查和治理。而且,各国之间在信息交流 方面存在很多壁垒,跨境数据贩卖行为的整治也变得非常困难。 1.6 数据资源需求强烈,开放共享与安全保护矛盾凸显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化地发展,人们在信息共享和交流方面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 ,但是这就与数据安全保护构成了天然的矛盾。在交通、办公以及教育等方面,对于用 户数据的内部共享依赖性很大,但是黑客往往就会针对这些关键性的系统进行攻击来窃 取信息数据。这个难题还有待互联网技术专家来解决[2]。 2 我国数据安全保障工作探讨 2.1 推进数据安全保护立法进程 要想治理互联网数据非法窃取行为和提高互联网数据安全,必须先要制定相关 法律来对非法攻击行为进行约束、对需要保护的对象进行合理保护。同时,一定要将商 业互联网、云端技术等新型数据集中领域纳入法律保护范围。 2.2 出台国家数据安全保护战略 对国家大数据信息安全的保护,必须要从制定国家数据安全保护战略的高度出 发,全局统筹互联网数据安全的保护。 2.3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技术 要加强互联网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必须要加强信息数据保护技术的开发创新 。要建设能够自我检测、自我修复漏洞的智能化系统,这样就能够在黑客进行攻击时提 前进行安全防护。另外,还需加强互联网数据传递的检测,对非法数据的传递和截取进 行阻止和打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