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来龙去脉

本文详细分析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历程,从1993年前的学科归属变迁到1998年后的专业统一,揭示了专业的发展不确定性和多歧性。通过对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等校的个案研究,展示了信管专业的两大来源——管理学院和图情档院系,并探讨了信管专业的学科定位、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文章指出,信管专业在不断整合与拓展中寻求学科定位,未来将更注重相关领域的整合与互补,以及学科的交叉与拓展。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来龙去脉-基于六所大学个案的分析(转载)
                  2004年 12月24日
                  内容摘要
                      
                  在论文的前两部分,作者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科归属作了梳理,并通过对中国六所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的个案研究来展现信管专业的来龙去脉。与此同时作者也根据对收集资料的分析总结出这一专业在中国发展的三种模式,并对它的学科前景作尝试性的预测。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基于信管专业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密切关系,对于它们的历史渊源追叙以及图情档专业的现代转型都将是本文论述的着力点。
                  关键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教育 个案研究
                  
                                                                        一 
                  信管专业的前世今生
                       
                  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化影响到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的每一专业,而信息管理专业受到的影响尤其强烈。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管理专业直接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信息、管理专业受到信息化大潮的影响,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专业设定的游移变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1993年以前国家教委颁行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中,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并列为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其中"情报学"分为科学技术情报学、社会科学情报学、农业情报学和医药情报学4个专业。
                  到1993年7月,该专业目录修订本中,设置"图书·信息·档案"一级专业学科归入历史学门类。另设科技信息与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和林业信息管理专业分别归入理学门类、工学门类、经济学门类和农学门类。这时,完全取消了"情报学"称谓,而易之以"信息"或"信息管理"分散在众多的专业门类中。
                      
                  199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草案修订稿)》,又将这些分散的专业连同"信息学"专业集拢,统称为"信息管理",归于管理学门类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之下为二级学科,另在"管理学"门类下设"图书、档案学类"一级学科。及至1998年下半年,在教育部高教司正式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则将上述5个专业合并,称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至此,这一专业的学科名称从情报学到信息学再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其学科归属从理学门类到历史学门类又到理学门类、工学门类、经济学门类、农学门类再到管理学门类,虽已历经变迁,但学科的专业定位仍在探讨之中,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学科称谓的游移和归属的变迁,反映了学科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多歧性。而学科发展的这种不确定性发生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因此,只有对社会信息化宏观格局有所了解,对于学科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考察清楚,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才能更准确和切合实际地对信息管理学予以定位[1]。
                       
                  具体到各大学,20世纪70年代末各大学纷纷创办"经济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培养信息管理类人才。1998年国家通过专业目录调整,将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林业信息管理五个专业统一名称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为适应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原来的图书馆系情报学系和档案学系也大多更名为信息管理系,除继续设立原有专业之外,还增设新的信管专业。如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更名为"信息管理系"。随后,北京师范、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5所院校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相继易名的"信息管理系"或相关系名,并纷纷增设新的专业方向,调整课程结构。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信管专业的两大来源:由管理学院或工商管理学院等管理类型的学院创立,这些信管专业学生还要学习大量经济管理类课程,知识结构比较合理。如清华的经管学院,复旦管理学院和人大信息学院都是这种形式;另一种由图情档院系创立的信管专业具有原来的学科背景,学生除学习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类课程之外也还学习少量图情档知识,以体现学科特色。如南大信息管理系,中大信息管理系,武大信息管理学院和人大信息资源学院都是这种类型。下文的个案部分将会对这些院系的专业设置作详细分析。当然这里也不排除某些理工大学的信管专业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这主要由学校性质或学科规划决定,本文就不作归纳,因为信管专业在教育部学科目录规划中属于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对于由管理学院创办的信管专业人们大多认可它在管理上的实力,而对于信息(资源)管理院系(原图情档院系)设置的这类专业,将面临学科和专业的更新与转型系名的更改要求突破原有的专业内涵,调整原图书馆学情报学课程,适当精简传统的文献管一理等课程,增设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等新课程。同时,也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借以培养从事信息理论研究与信息服务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这种教育改革又将促进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二 
                  六所大学信管专业的发展
                                                                     
                  1) 清华的自信与梦想
                     
                  从2002年开始,经管学院将原来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国际金融与财务方向/保险与风险管理方向)、会计学和经济学4个本科专业集合,以"工商管理类"的名义按照大类招生并进行两年统一的平台培养。这不但开了国内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改革之先河,而且由于清华本身就不分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更体现了经管类大学科的融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清华经管学院最早招生的本科专业,也代表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最高水平。清华大学1979年建立经济管理工程系,招收"经济管理、数学与计算机应用"本科专业。该专业融合经济学、数学与计算机于现代管理之中,是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是中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最早招生专业之一。该专业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清华大学是全国第一批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授予权,被评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校;而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的师资力量在国内同类专业中是实力最强的之一。这个结合了IT与经管的学科目前随着企业资源规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以及电子商务等流行显示出新的魅力,而清华在与之相关的信息技术和工业工程学科方面的地位显然巩固了这一专业的实力。[3]
                       
                  从上面的资料来看,我们的确可以认识到清华大学在信管专业的总体实力,这是清华作为中国工科第一校的自信。而实现技术与经济管理的完美结合又是清华一直以来的梦想。从这一点来说,清华的这一优势是其它学校比不了的。从另一项数据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在武书连2004年的大学本科专业排名中,清华这一专业排名第一(基数是251)。[4]

                       
                  或许清华自以为是这一专业的正统代表,它在谈及兄弟学校是几乎是毫不留情的:"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98年国家调整本科专业目录之后,很多高校将原来的"图书馆学"或"情报学"专业更名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与清华的这一专业是根本不同的。"[5]
                  2) 复旦以管理赢得尊重
                       
                  复旦大学是我国大学中最早设立工商管理教育体系的学校,早在1920年就成立了工商管理系,并在1929年成立了商学院。复旦大学又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最早恢复管理教育的学校,1979年成立了管理科学系
                  ,1985年组建了管理学院。
                  目前学院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管理科学系、会计学系、统计学系、企业管理系、市场营销系、财务金融学系、产业经济系8个系,1个高级经理培训部,数量经济与运筹学研究所、经济管理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所以及复旦金融与期货研究所等14个跨学科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学院现有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1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并设立了管理科学、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等三个博士后流动站。1991年3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确定为首批授予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的试点单位。[6]

                       
                  从以上介绍我们完全能够捕捉到复旦管理学院以管理立足的办学特征,毕竟在中国高校中能集中如此之多管理类专业的学院是并不多见。与之相一致的是它的信管专业也深深打下管理的烙印。在该系的网站主页上,他们这样描述自己:"以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的应用、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企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提高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目标,开展基础理论、企业管理模式、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信息系统及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7]。在谈及培养目标时,他们这样定位:"(1)针对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基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组织和管理解决方案的能力;(2)具有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的能力,包括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编程的能力;(3)具有信息管理的能力,包括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实施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等能力;(4)具有科学研究的能力。"[8]
                  3) 武大的模样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信息管理学教育、研究机构。学院下设信息管理科学系、图书馆学系、档案学系和出版科学系,5个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图书馆学、档案学、编辑出版学)和6个研究所及研究中心(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所、数字图书馆与电子档案研究所、出版科学研究所、文献学研究所、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知识产权高级研究中心)。同时,作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依托于学院建立。该中心是本专业领域唯一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正式批准依托学院和中心建立国家信息资源管理武汉基地、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与发展中心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软件推广培训中心等。目前,拥有情报学和图书馆学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