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手段与目的

异化:手段与目的

“异化”就是一个事情逐渐远离目的,导致手段凸显出来成为目的 一个具有注脚的文本。1比如手机,人们发明手机就是为了沟通方便,增强联系,此时手机是一个增强联系的手段,而随着手机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这时人们在也离不开手机了。

我的学习也是属于手段凸显出来,成为目的的情况。都说学习要努力,要认真,要多做题,确实是没错。这都是掌握知识点的手段,但是日常说的这些话并没有体现目的,强调的更多的是手段。没说一次这些话,脑子里每闪过一次这样的念头,都是对手段的强化以及度目的的弱化。

现在已经是6月份了,我备考研究生也已经6个月了,这6个里,甚至是之前10来年学习中,我都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学习的手段和目的分别是什么?”在学习之间事情上,手段有无数种,比如题海战术、费曼学习法,艾宾浩思遗忘曲线、刻意练习……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握知识——理解并记住。

这几个月的学习中,我愚蠢到只记得手段而忘记了目的。在数学的复习上,李良要刷三遍练习册,我就真的准备去刷三遍那本黄皮书了。愚蠢的是,我只记得“刷三遍”这个手段,而忘记了“掌握知识”这个目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我的目的不清晰,由于目的不清晰,所以我在手段的丛林中迷失了。

学习数学本来就是一件很确定的事情,知识点就那些,清楚要掌握的知识点,在适当的手段便不会迷失迷茫,陷入越学越无知的状态。而我一直目标不清晰,这样我有的时候清晰了,反而觉得不太习惯。

怎么办?

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要清楚自己最终想要的是什么,在选用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并且要定期监督目的与手段是否发生异化,“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一个很好地监督方法。

那学习数学为例,我没有必要执着于李良说的“刷三遍练习册”,我要做的是,在学习的时候想自己提问,相关的题型掌握的没有?如果没有,那该怎么办?掌握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都是直达目的的问题。如果只是变换手段,而从未触及目的,那就不可能达到目的。手段与目的重合性有多强,行动就多么有意义,目的实现的可能性就有多强。


  1. 引自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