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姓名小知识:你身边有叫沐宸和若汐的宝宝吗?

我国人名文化源远流长,文字的产生使人们拥有了用文字表达的姓名这一独特身份标识。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独特的人名文化,不同历史时期,人们起名遵循不同的规则与习俗。

春秋时期取名讲究“五类”“六不”,即“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和“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如,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是为“有象”。孔子儿子出生时“人有馈之鱼,因名之曰鲤”,是为“有假”。

两汉时期取名则以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同时体现豪放与进取,崇尚英武雄健。如,西汉外交家苏武、东汉光武帝刘秀、军事家班超、史学家班固。

王莽执政时期取名禁用双字,《三国演义》几乎见不到双字名。

魏晋南北朝时期取名盛行双字,并且盛用“之”字。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

唐宋时期逐渐形成以辈次取名的习俗,即名字的第一个字显示辈分。

宋朝喜欢用五行序辈,取五行相生之义,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如,南宋丞相张浚,子张栻,孙张焯。

明清至民国时期以字辈取名广为流行,常用字辈多为“诗礼传家”“紫气东来”“遵孔崇儒”等。

当代,人们起名虽已不囿于古代起名的繁杂规则,更多的是表达理想信念、崇尚仰慕、纪念意义和祝福赞美,但姓名的传承意义从未改变。

附:公安部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

d8be1c66f87e8bef49165abb4143034c.png

5f26c1c9d7368966b20cd2f69ead0e8d.png

f0fb7a0313b4a9680cf4f266f242c82d.png

3e2d7bf0b78bd1bc74de40d7a95395df.png

a08b29e8c9f2dd49eb1aaf5c317d0653.png

a11b1a2de766a7e8610cce0333e76c80.png

cd3d3c15dd8cef48dd6ccdc87670266c.png

c38d58435a805128f6aea46584bb95d3.png

6dad6795e96b3c07d9509b3ddc8fa690.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