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绪论 1
1.1选题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炒茶机械化发展概况 1
1.3中国茶叶自动化未来发展方向 2
1.4炒茶机类型 2
2 炒茶机总体方案设计 3
2.1原理分析 3
2.1.1目的 3
2.1.2设计内容 3
2.1.3方案确定 3
2.2总体结构设计 4
2.2.1总体结构 4
2.2.2传动路线 4
2.3各执行机构主要参数的初步确定 5
2.3.1加压装置 5
2.3.2减速机构 5
2.3.3揉盘 5
2.3.4揉桶 5
2.3.5确定电动机 6
2.4各级传动机构的运动以及运动参数的设计计算 6
2.4.1传动机构的传动比的分配和各轴转速参数的设计计算 6
2.4.2各轴输入功率的计算 6
2.4.3各轴转矩的计算 7
3 炒茶机主要零件设计计算 8
3.1皮带轮设计 8
3.1.1确定计算功率Pca 8
3.1.2选取带型 8
3.1.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d1和dd2 8
3.1.4确定中心距a和带的基准长度Ld 8
3.1.5验算带轮上的包角 9
3.1.6计算带的根数 9
3.1.7计算预紧力 9
3.1.8计算带对轴的压力 9
3.1.9带轮结构设计 10
3.1.10带的张紧装置 11
3.2直齿圆锥齿轮设计计算 11
3.2.1选择齿轮的材料 11
3.2.2初步选定锥齿轮主要参数 11
3.2.3校核计算 13
3.3轴的设计计算 14
3.3.1高速轴的设计计算 14
3.3.2主轴的设计计算 19
3.4轴承的校核 23
3.4.1轴承分析 23
3.4.2主轴轴承的校核 23
3.5键的设计设计与校核 23
3.5.1高速轴上联接的键的校核 23
3.5.2电机轴上联接的键的校核 24
3.6茶叶在揉桶中运动规律和受力分析 24
3.7润滑与密封 25
3.7.1滚动轴承的润滑 25
3.7.2锥齿轮的润滑 25
3.8炒茶机存在的缺陷和有待改善的地方 25
4 炒茶机三维建模 27
4.1 Solid Works软件介绍 27
4.2带轮三维建模 27
4.3揉筒三维建模 28
4.4炒茶机三维建模 28
结论 29
参考文献 30
致 谢 31
1.4炒茶机类型
我国茶叶种类很多,各地的茶叶加工工艺虽然大同小异,但是在一些细分区域,一些特定工序能让茶叶的风味口感大不相同,这也要求自动化机械设备具有同样的工序保证能力,因此炒茶机也会有众多的细分规格,以保证市场需求得到满足。就炒茶揉捻设备而言,按照动力分头数量区分,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是单动和多动式揉捻机;按照对茶叶加压的施力方式区分,可以分为杠杆式和螺旋式炒茶机,这两种成熟机型各自有适合的生产环境;按控制方式区分,有传统手动式、电驱动式和气动式茶叶揉捻机等。
2 炒茶机总体方案设计
2.1原理分析
为了更好地掌握茶叶的揉捻工艺,应从揉捻机的特性、叶质的老嫩、叶色的均匀度以及叶色的品质等方面进行判定。另外,要保证生产出好的产品,还应注意喂入的叶数、茶叶揉搓的时间、揉桶口对茶叶的压力、筛分、揉搓程度等有关的工艺和注意事项。炒茶揉捻机由电动机、减速机构、加压机构、揉桶、揉搓等机械构成。在揉搓过程中,通过三个连杆带动揉桶,使揉桶在固定的揉盘上进行横向旋转,在揉桶盖的压力和上下棱骨的阻力共同作用下,茶叶在揉捻机中自然卷曲,并适当地破坏了叶片的结构,破坏了内部的组织细胞,挤压部分汁液,从而完成揉捻[6]。
2.1.1目的
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也使茶叶的卷曲率增加,从而改善茶叶的品质和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2.1.2设计内容
由于传统的茶叶揉捻工艺的相关机器中,只有揉盘上的有棱骨,因此,大多数茶叶都是在揉桶下方和揉盘上的棱骨进行揉搓,这样导致了揉捻不均匀,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到茶叶的揉捻品质。这样,应该对传统的茶叶加工技术进行升级。本次设计是在原有的传统炒茶机器的基础上,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了改进,并添加了新的关键技术模块,使得其生产过程更加完美、经济。以下是主要的措施:
1、传动减速装置为整体传动,传动精度高;
2、加压机构使用杠杆式加压机构,使得加压、降压更加轻便、省力;
3、动力源为电机,降低了噪声,增加了机械的整体稳定性;
4、采用菱形磨具,增加了切条率;
5、在揉搓过程中,在圆筒底部的圆锥表面也会有棱角,这样可以增加茶叶的揉搓速度,从而使得揉搓后的茶叶更加均匀。
2.1.3方案确定
可以采用下列设定来达到预定功能:
(1)采用一级减速器,使得拆装方便,结构简单;
(2)减速机构采用直齿圆柱锥齿轮,使其工作平稳,工作效率高;
(3)采用杠杆加压装置,通过手动操作杠杆尾端上下位置来实现揉桶盖的加减压,不同于传统的丝杠加压装置,使得改变压力操作轻便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