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周易入门 ① ( 学习易学的目的 - “ 把握命运规律 “ | 黄帝纪年法 - “ 道历 “ | 国学与易学 | 天命 | 孔子 “ 五十知天命 “ | 易传 )





一、易学简介 - 国学与易学



1、学习易学的目的 - " 把握命运规律 "


现代人 学习 易学 的 目的 是 " 把握命运规律 " ;

人 / 组织 / 公司 / 国家 的 成长 和 发展 的路径 , 在几千年来 , 都被总结过无数遍 , 最终都 汇集在了 " 易学 " 中 , 每个时代 , 每个流派 都将自己总结的经验 不断 添砖加瓦 到 易学 中 ;


2、黄帝纪年法 - " 道历 "


当前使用的是 公元纪年法 , 今年是 公元 2024 年 , 公元 0 年 就是 耶稣 出生的那一年 ;

黄帝纪年法 又称为 " 道历 " , 道历 的起点 是 " 黄帝 " 在 甲子年 , 甲子月 , 甲子日 , 甲子时 继位 , 这个时间对应 公元前 2697 年 ;


中国 史料 可考证 的 历史 有 4721 年 , 最早的 历史资料 记载 的是

" 上元混沌甲子之岁、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七曜齐元。 "


3、国学与易学


" 国学 " 指的是 有 中国特色 的 中华民族 的 学问 , 外国人 一般 是 学不会的 , 中国人 也只有 一小部分人 有机会 学 , 能学会 ;

" 周易 " 在 几千年来 , 一直是 儒门圣典 , 群经之首 , 你所知道的 叫得上名字的 古人 , 皇帝 , 宰相 , 官员 , 谋士 , 将军 , 都对 易经 研究很深 ; 如果你想理解 古人 的行为逻辑 , 各种政策 , 学习 易学 是必要的 ;

在古代 , " 不读易 , 不可以为将相 " ;

易经 在 古代 是 统治阶层 的不宣之秘 , 在现在也一样 , 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 , 找几个江湖骗子抹黑易经 , 虽然大家普遍受过九年义务教育 , 但是一般情况下 , 都会将 易学 作为





二、天命



1、天命


事业不成功 , 家庭不和睦 , 处于低谷时期的人 , 所有的问题 , 在 " 易学 " 中 , 统称为 " 没有找到天命 " , 没有找到 人生 中该做的事 , 自身的 能量 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

" 天命 " 可以理解为 有某种天赋 , 擅长做某方面的事 , 做你不擅长做的事 , 事倍功半 ;

" 天命 " 又可以理解为 " 事物发展的规律 " , 知道天命 , 就是 懂得事物发展规律 ;


2、孔子 " 五十知天命 "


孔子 学习 易学 时 , 产生一个成语 , " 韦编三绝 " , 孔子读 周易 , 穿连 周易竹简 的绳子 断了好几次 ;

孔子 前半生 不成功 , 游历四方 , 想要 恢复周礼 , 封建制都分崩离析了 , 周天子及下面的诸侯以及诸侯与下面的卿大夫 , 都没有血缘关系了 , 谁还跟你讲究礼制 , 礼法 , 因此没有 诸侯 愿意采纳 孔子 的 主张 ;

孔子 到 晚年 五十岁 反复研习 易经 , 找到了自己的天命 , 不再追求做 能臣 , 不在追求 恢复周礼 主张 , 转而做 教育家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已能平和心态,乐听逆言;到七十,可以从心到身自由运作,而又不越出应有的规矩。


3、易传


孔子 通过读 易经 找到了 自己的 " 天命 " , 还 为 " 易经 " 写了 导读材料 " 易传 " , 让 后人 更容易 学习 易经 ;


以上均为 网文 素材 , 瞎写的 , 不要信 (#.#) ; …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functional"

int main() {

	// 控制台暂停 , 按任意键继续向后执行
	system("pause");
	return 0;
};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