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 “非粮化”概念的提出 -
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支撑。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在国家划定的基本农田上违规种树挖塘、改种非粮作物等耕地“非粮化”倾向,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提出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意见》强调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切实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第2篇
- “非粮化”严防的举措 -

《意见》明确指出,永久性基本农田是依法划定的优质耕地,耕地应该在优先满足粮食和食用农产品的基础上再适度的用于非食用农产品生产;强化基本农田的监管,严防部分地区的工商资本触碰到基本农田红线的行为,明确粮食种植面积底线,稳定和提高粮食自给率;各地区也要抓紧健全工商资本流转土地资格审查和项目审核制度。严禁在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等破坏耕地的行为。
第3篇
- “非粮化”策略的实施 -
日前,各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防止“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着力稳政

本文介绍了遥感技术在防止耕地‘非粮化’中的应用,强调其在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性。通过卫星遥感和计算机智能算法,定期监测耕地种粮情况,有效防止‘非粮化’,并以河南省原阳县为例,展示了遥感监测在确定‘非粮化’增量和存量问题上的成效。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314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