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投资》第1、2章读书分享

周末闲下来没事,就读了一下王成编的《策略投资》一书。全书主体内容大概有16章节,利用自己工作之余的时间,丰富一下自己关于投资方面的知识,目的在于能够构建一个完整且清晰的投资框架体系。下面是关于书中第1、2章节的一些读书体会和分享。

第一章中作者主要讲述了长期投资应该关注的三个大的方向:人口、科技和制度。重大的社会发展往往离不开这三个大的方向的。首先,来看看人口所带来的一些影响。作者提出了对于成年人而言,消费的顶点是出现在47-49岁,因为中国人往往会照顾后辈,所以体现在当孩子结婚和生育的24-26岁这个时期,这个时候往往会购买房产。而50岁之后,会开始对健康保健关注。退休之后,会在旅游和医疗上支出更多。

新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分别是1954年、1963年和1987年。从婴儿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出在1987年之后,每年的生育率是在逐步降低的。这也侧面反映出,2020年开始后的未来十年,受到国家政策房住不炒的控制及人口因素上,我个人感觉房价在未来时间里会长期处于一个横盘的阶段,甚至出现下降。

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到2022年,1962年后出生的人开始逐步进入退休的年龄,此时,他们对健康医疗的需求很扩大,所以未来我还是长期看好健康医疗行业的发展。毕竟,中国正在逐步进行老龄化人口社会。

另外,对于大多数人,33岁-40岁时投资的黄金时期。23岁毕业,经过十年的财富积累,达到30岁+之后会开始成为投资主力,所以这个时期,会有大量的资金流入股市。所以,对于1987年出生的人,2020年开始正好是这部分人成为股市主力军的时候。也正好会推动中国股市进入一个更高的阶段。

作者又讲到劳动人口的测算问题。提到了一个名词叫做“刘易斯拐点”。一般指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就意味着城市化过程的结束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民工的主要构成是初高中毕业生,但是随着大学本科就读率的提升,后续储备民工数量会大大降低。并且,随着前一批民工达到适婚年龄之后,可能会返乡。国家做了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进行农村户籍改革等等来实现推迟刘易斯拐点的目的。另外,也是在不断的城乡一体化,来释放农村劳动力。

除了人口之外,作者讲到了科技创新。每一次大的社会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就像,每一轮股市的向上都应该由一轮技术股成为龙头带动。但是,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科技股非常容易产生泡沫。并且科技股对消息十分敏感,特征就是容易大涨大落。作者拿互联网概念和能源概念进行了一个类比,来假设未来替代能源泡沫形成进程。像2020年很火热的,新能源汽车、芯片、半导体这些都是科技创新的体现,势必在未来会引来春天。

最后,作者在第一章讲到了制度改革问题。在中国炒股需要懂政治制度,因为国家层面的制度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消息,对股市短期及长期都有一定的影响。作者讲管理层出台的政策划分为了四类:第一类是融资政策,在熊市时期,这个政策是受到强烈反对的。第二类是信心政策,无关痛痒的讲话给市场信心,会有所反弹。第三类是资金政策,这个政策在熊市末期,会引入资金,长线资金可以带来一个丰厚的收益。第四类是制度重建政策,这一个最为复杂,往往可以引入新的潜在投资者,可以有效的促进牛市的上涨。比如,近期的科创板幅度调整为20%,注册制等等。然后,作者分析了中国2004年-2005年期间的一些股改政策,所造就的一轮牛市的上涨。不仅国内政策改革,作者还分析了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及日本石油危机后的1974年改革。从这些历史中可以看出,改革往往都是在危机中产生的,一次正向的大改革可以促进经济的复苏以及股市的繁荣。第一章末,作者再次强调了认为人口、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资本市场的中长期趋势性背景。

 

第二章中作者开始讲述如何去把握住经济周期。事物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性。经济周期的定义是经济周期是总体经济活动呈现出的波动形态。对于,经济周期的形成,要分内部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宏观经济之外的某些事物的一个冲击,比如:战争、革命、政治事件、金矿发现、人口和移民增长、科学技术发明等。而对于内部因素主要有,投资、消费、储蓄、货币供给及利率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机制。

这里,有四种值得关注的经济周期。第一个是基钦周期:短周期。是一种为期3-5年的经济周期,他认为经济周期其实是有主要周期和次要周期两种。这个周期也叫做货存变化周期。第二个是朱格拉周期:中周期。是一种9-10年的经济周期,主要以国民收入、失业率等划分,也被称为投资周期。第三个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是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最后,一个是库兹涅茨周期,长周期。是一种为期15-25年的经济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来划分,所以也称为建筑周期。

1936年熊彼得提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而每个中周期又包括了3个短周期。每个短周期大约40个月,中周期9-10年,而长周期48-60年。周期之间,可能是相互叠加的概念。股市与经济周期存在正相关,并且股指领先于经济周期。作者还分析了经济周期下,出现上涨的三种情况:1.经济由快速衰退到平稳衰退。2.经济触底后到复苏。3.经济由复苏到繁荣。我个人认为目前处于经济触底后的一个复苏状态。

作者,接下来开始分析中国的经济是一个典型的中周期。并且具有以下特征: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在减小,稳定性逐步增强。经济周期的波动非对称性在增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大概约9-10%左右。除此之外,还讲到了库存周期,认为三者关系为 消费增速变化 -> 社会库存变化 -> 工业生产变化。社会库存是消费的滞后指标,而是生产的领先指标。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形成,中国的库存周期受到投资和出口的变化,也是导致中国GDP波动的因素。另外,中国有政府换届周期,在换届选举时期,政策相对宽松会导致经济投资过热,存在着很明显的,“政府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循环。最后,还说到了地产和汽车的销售周期。这两大块作为可选消费的重中之重,对整体经济的波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第三节中,作者介绍了四种熊市。技术性熊市、事件性熊市、周期性熊市及系统性熊市。不同熊市的持续时间和级别是不同的。对于,系统性熊市往往是比较严重的持续时间长,而周期性熊市往往是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持续时间大约在一年半。事件性熊市持续时间短。技术性熊市对趋势没有影响,调整幅度小,是市场自发调整。对于系统性熊市,第一年大幅度下跌,第二年开始反弹,之后走平,需要7年的时间回到高点。再上一次15年熊市之后,预计2022年可以达到一个高点。本章的最后,作者分析了投资时长和收益的关系。投资是需要长期并且有耐心的。投资期限越短,错误率越高。所以,按照股市具备中周期来看,一般以十年作为一个投资周期,往往可以取得不错的投资收益回报。

以上就是我对于本书第1、2章的一个读书分享,帮助我从一个宏观长期的投资层面去把握长期的趋势因素及周期变化。一个月、半年、一年可能看不到投资的魅力。把时间放长,5年、10年往往会带来一个惊人的成绩。最后分享一句很喜欢的话,投资和时间做朋友,不会亏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