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独立日之后,第一次人事变动重组之前

近期项目被搁置,好不容易吭哧吭哧写完的设计文档只能扔在一边,又写了一篇“未来迟早会做”的设计文档,每天打开Intellij都感觉是形同虚设。前一周正好独立日放假,结果自己倒霉oncall了一周,也没能好好享受假期。随后TechLead突然告知有人事变动,然后老板也在组内会议里面正式剧透了这个情况,全组每天都在私下讨论个中利弊,完全无法有心思上班。

打开公司档案一看,发现自己已经入职大半年了。总的来说,没有特别崩溃的时候压力特别大的时候,除了一开始上手有些吃力,毕竟此前也不是做网络开发出身。最值得庆幸的是遇到了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TL,工作认真负责而且一直很乐意帮忙的那种。虽然是个烙印,但真的从他身上学习了很多。

最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公司内超多的内部开发框架和工具。可能除了一些主流编程语言以外,其它都是走的内部技术成果。好处不用多说,完全不受外部控制,加上内部人员技术能力出色,基本上框架工具都可以最大程度方便内部人员开发并且保持极优的性能。麻烦的事情就是对于业界新人不大友好,需要大量时间入门和学习。代码级别上,由于各种框架过于繁琐,新人反而不知道如何取舍,可能浪费了很多时间做无用功。当然最让人难受的还是未来跳槽时的尴尬,尤其是回国就业的话,没有业界主流框架的使用经历也是个相当蛋疼的事情。

在之前公司我自己单独管理着一套代码库,测试框架也做得相当简陋,编码开发基本上都靠上级指示、客户反馈还有主观能动性。现在截然不同,虽然小团队人数不多,但是由于大量的测试导致新功能开发多数时间都耗费在测试上。开发资源依然得听从上级,但是会面临不间断的优先级调整以及oncall时各种警报。项目组内大方向也是充满了各种不明确,只有TL每次和我单独会议的时候才能得到一些可靠消息。其它影响个人效率的麻烦还有很多,比如繁琐的技术文档审阅和代码审阅等等,公司大的真的很多以前很简单的事情就变得相当复杂。我个人理解看来,应该也是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从无到有的时候一路畅通无阻,到后来步履蹒跚,每个新功能开发都历经坎坷。总而言之,见识过如此场面才是最重要的,懂得如何去顺利摸爬滚打,可能还需要时间和耐心。

关于如此“大规模”人事变动,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毕竟之前我的老板就管我一个人,我“手下”还有两三个人,一齐加起来也没有现在一个项目组大。不过当时的我们经常好几个项目同时开工,还要一边维护软件修漏洞。网上随便搜了搜看到地里一篇很不错的讲微软人事变动的文章,我这次的变动可能在里面属于最弱级别的变动吧。仔细读了读后感觉我应该还是比较幸运的,至少变动目标是资源配置优化,而且我刚入职很多决策层面也无能为力,暂时也不用操心太多。先做好自己的项目,再静观其变吧(链接:https://www.1point3acres.com/bbs/thread-466085-1-1.html

有一件让人非常惊讶而且头疼的事情就是公司内部这种“升职驱动”的开发模式,不清楚北美的互联网公司是否都走这样的套路。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人都想做新的产品新的功能,然后上线后就扔掉丢给新人去处理维护。具体细节不想说太多,公司内部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没人知道公司依赖着这样病态的模式能走多远。

翻了翻之前写过的刷题笔记,依然记得当时C++天天刷的飞起的赶脚。本来想买的C++ Premier一直没买,现在手边反而多了一本Thinking in Java。更有意思的是,跳槽后我就一直反思自己当时的各种选择,属于以前从未有过的一种反复的自我反省。可能当时确实有更不错的机会吧,但从物质的角度来看自己的选择应该也不是最差的。不过还是希望有空可以去湾区瞧瞧,见识见识世界上自认为最聪明的人都是什么模样。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