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7文献7阅读《围岩-衬砌接触面剪切力学性质及破坏机制的试验研究》

《围岩-衬砌接触面剪切力学性质及破坏机制的试验研究》2020年3月

作者:张茂础,盛谦
摘要:通过3D打印技术构建围岩-衬砌的混凝土模拟材料,研究其接触面的剪切力学性质和破坏机制,分析影响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探究其剪切强度公式。研究表明:剪切曲线有延性和脆性两种破坏类型。法向应力、粗糙度、两侧材料力学性质影响其剪切变形、强度和破坏形态。引入barton经验公式,提出适用于本次试验的剪切强度公式。

通过读文献,弄明白几个问题:1、围岩-衬砌的剪切破坏有哪些型式?影响因素是什么?2、如何反映其剪切强度公式?

1 引言

研究地震作用下的围岩-衬砌相互作用,围岩和衬砌接触面的剪切力学特性是一个重要方面
前人研究了接触界面的剪切特性,研究结果均表明
前人在接触面的抗剪强度上,大多研究结构面,较少涉及围岩-衬砌结构面。

2 主要内容

(1)通过剪切试验,得到法向应力、粗糙度、两侧材料属性对剪切破坏特性的影响
(2)剪切强度公式:
采用Barton的经验公式
针对围岩-衬砌的特大,修改了JRC的取值。对Barton公式进行修正。

3 思考

围岩-衬砌接触面的结论,其实反过来也可以应用在断层-围岩接触面上。
本文可以和前一篇文章,CY 连续屈服节理模型对照看,得到一些对接触面的本构模型、剪切强度模型的一些思考。

通过这些文献,我感觉还需要回过头回顾一下,邓建师兄的文章,徐磊的本构模型文献,李晓峰李海波的直剪试验文章。还需要弄明白几个问题:
1、本构模型中反映磨损劣化、剪胀效应。在剪切强度模型里面也反映了磨损效应、剪胀效应。这两者到底是不是都需要体现,是不是有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在哪个模型中考虑这些力学特性比较好?
2、崔臻的CY连续节理模型中,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剪切位移-剪切应力”的滞回曲线,这个如何实现?包括在邓建师兄文章中也体现了这些曲线,如何采用数值模拟实现?
3、针对地震作用下围岩-衬砌的结构面的本构模型、剪切强度模型,采用什么比较合理?(小论文里面的)
以上3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