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生产力崛起:新动能 新治理 - 摘要

数据生产力崛起:新动能 新治理 - 摘要

 第一章 | 新生产力的崛起:数据生产力

 

 

预计,未来 20-30 年,全球范围内国家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将表现为数字经济体之间的竞争。中国如能培育出全球第一大数字经济体,将极大提升中国未来的经济竞争力。而良性竞争,将推动全球的进步。
企业的本质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企业竞争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效率的竞争。新生产力的崛起带来了分工的不断深化和合作的更加紧密,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拓展了财富创造的“速度”和“幅度”,重构新的财富分配格局。
 

 

数据生产力的本质

数据生产力是在“数据 + 算力 + 算法”定义世界,知识创造者借助智能工具,基于能源、资源
以及数据这一新生产要素,构建的一种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新能力。数据生产力意味着知识
创造者的快速崛起,智能工具的广泛普及,数据要素成为核心要素。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方法,实
现了从实验验证到模拟择优,经济发展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就业模式从八小时制到自由连接
体,企业性质从技术密集到数据密集,组织形态从公司制到“数字经济体”,消费者主权全面崛起,
人类实现了全球数亿人跨时空的精准高效协作。

 

Synergy Research 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定义为拥有几十万台甚至是数百万台服务器。
2019 年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已超过 500 个,已经是 2015 年的两倍,越大规模数据中心仍然处
于高速扩张的发展期。2015 年时全球数据中心大数据存储量仅为 25EB,到 2021 年预计这一规
模将达到 403EB,增长 16.12 倍,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48.76%。


算法是物理世界运行规律的模型化表达,算法的代码化就是软件。软件是一种以数据与指令
集合对知识、经验、控制逻辑等进行固化封装的数字化(代码化)技术,构建了物理世界数据自动
流动的规则体系,是业务、流程、组织的赋能工具和载体,解决了复杂制造系统的不确定性、多样
性等问题。
 

 

数据 + 算力 + 算法所带来的工具革命和决策革命,是一个从局部到全局的过程,从智能的最
小单元开始,向系统级、系统之系统演进(图 11),从一个单元级的设备到系统级的产线,再到企业
的全面运营,数据生产力的价值在于在数字世界描述企业运营状态、实时分析、科学决策和精准
执行。数据生产力时代最本质的变化是实现了生产全流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的可
获取、可分析、可执行。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断提升,数据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
断拓展,数据流、物流、资金流的协同水平和集成能力,数据流动的自动化水平,成为企业未来核
心竞争力的来源。从数据流动的视角看,数字化解决了“有数据”的问题,网络化解决了“能流动”
的问题,智能化解决了“自动流动”的问题。其内的逻辑是不断把人类对物理世界的认知规律通过
“数据 + 算力 + 算法”的模式嵌入到物理世界,把人从繁重、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数据生产力本质是为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未来,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将把
我们带到一个新的社会,无人矿山、无人工厂、无人零售、无人驾驶、无人餐厅将无所不在,人类将
不再为基本的衣食住行所困扰,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脑力劳动者将成为知识创造者,人们将有
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开启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从生产力的视角看,“上午打猎,
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将不是遥不可及。

 

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劳动者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创造新的劳动手段(劳动工具),去认识自
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生产力三要素在各个社会形态中的表现形式
各不相同,数据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征。
 

第二章 | 创新模式的迁移:从试验验证到模拟择优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引擎,是在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赢得主动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创新方式逐步从模仿走
向探索,如何快速提升创新效率、获取创新成效迫在眉睫。
从人类创新实践来看,创新过程本质上就是试错过程,只有不断地尝试、验证、优化,才能逐
步逼近创新目标。百年前爱迪生发明电灯,是经过对 1600 多种材料进行几千次试验后,才终于找
到合适的灯丝。当前,面对日益提升的创新需求,试错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大幅增强,试错的速度、
成本和质量成为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第三章 | 数据生产力的增长理论: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

 

一般认为,数字经济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然而根据上述逻辑可知,数字经济是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技术与经济相互选择的结果。换句话说,数字经济是从工业经济的内在矛盾中,并从解
决这种矛盾的需求中,自然历史地发生、发展出来的。这意味着数字经济的生产,不光有外部技术
原因,还有内部经济原因。而内部原因起决定作用,信息技术只是外因。以往的分析往往忽略了这
一点。
数字经济的客观历史作用在于,继服务业从生产关系方面将差异化经济从次要矛盾方面变
为主要矛盾方面之后,再从信息技术和产业为表象的数据生产力方面,进一步将差异化经济从次
要矛盾方面变为主要矛盾方面,从而形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汇合,合成人类历史上不同于工
业生产方式的信息生产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字经济是技术革命与服务化革命合力的结果,它的“意图”(如果他是
一个人,有主观意图的话)是克服人类无差异化、同质化发展过度,而差异化、多样化发展不足这
一根本矛盾。服务化与数据生产力是差异化经济的一体两面,共同构成生产方式的整体。

基本命题 1:数字经济是差异化均衡经济,数字经济学是差异化均衡的体系化。
基本命题 2:全要素生产率中的技术,是专业化技术与多样化技术的结合。

基本命题 3:数字经济是范围经济。存在两种相互独立的报酬递增,即规模报酬递增与范围报酬递增。

基本命题 3 的推论是:科技进步从提高专业化效率与多样化效率两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前者主要提高数量,后者主要提高质量。

基本命题 4:通用要素投入可以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
 

技术意义上的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是指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
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
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举例来说,波音飞机,在实体车间里制造出来,与在仿真计算中模
拟出来,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孪生现象。利用数字化造就实体的符号镜像,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物
质消耗。


基本命题 5:对货币资本的通用替代,可以为实体经济注入数字动能,形成稳定经济增长的力量。

基本命题 6:信息技术革命潜在具有收入分配优化效应。
 

第四章 | 实施组织层面的“转基因工程”:通向数字时代的“入场券”

 

工业时代,大部分管理者将员工视为经济人,强调通过严厉的规章制度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
以确保大规模生产的高效开展。数字时代,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应用,员工从重复性的劳动
中解放出来,并且借助无处不在的信息知识传播渠道从经济人转化为知识人。与经济人不同的是,
知识人具有强烈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大大增加了企业管理的复杂性,企业
需要重构其人才评价、激励等管理模式。
 

第六章 | 数据运营:业务持续创新的必由之路

对数据的理论研究,DIKW 金字塔模型 6.3 在行业形成广泛共识,其认为数据(Data)组合为信
息(Information)加工为知识(knowledge)后转换为智慧(Wisdom)。按 DIKW 模型,数据运营是
围绕数据形成知识和智慧的过程,如图 6.2 所示:
 

第七章 | 数据资产管理:构筑企业竞争新优势

 


 


 

 

 

  • 1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