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1.1) mllib 源码分析(三)-决策树

本文主要以mllib 1.1版本为基础,分析决策树的基本原理与源码

 

一、基本原理

 

二、源码分析

  1、决策树构造

    指定决策树训练数据集与策略(Strategy)通过train函数就能得到决策树模型DecisionTreeModel

    决策树策略包含了:algo(算法类型:分类、回归),impurity(信息增益计算算法)、maxDepth(数最大深度)、

             numClassesForClassification(数分类分支数目,为2就是二叉数),maxBins(特征变量最大的分类数目限制)、

             quantileCalculationStrategy(分位数计算方法)、categoricalFeaturesInfo(每个特征的分类数目)

      

  2、模型训练

    (1)DecisionTree的模型训练函数train主要包含了findSplitsBins、findBestSplits、DecisionTreeModel三部分(入下图所示,为了方便分析,不重要的代码做了删减

       步骤一:findSplitsBins找出数据集中每个变量(Features)对应的所有分裂方式

       步骤二:findBestSplits通过计算信息增益来寻找每个节点的最佳的分裂点

       步骤三:DecisionTreeModel构造决策树模型

        

    (2)findSplitsBins

      通过抽样的方法来近似分位数的计算,抽样样本的的最大数目为maxBins*maxBins

        

      针对每个变量进行迭代,如果是特征是连续变量,先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对数据进行分箱,切成maxBins块,

      每块的数目是stride个。对于maxBins块数据则存在maxBins-1种分裂方式。  

        

      例如:数据集合data包含1000条数据,两个变量,第一个变量从0-999,第二个变量从999-0

        

      可以看出splits的分裂方式有99种

        

      具体split分裂点的threshold

             

      如果特征变量属于离散变量,又分为2种情况,有序的和无序的

      对于无序的离散变量,如果它有n个分类,则分裂的方式就有2^n-1种

        

      如下数据集合包含1000条数据,2个变量。每个变量包含2种分类且是无序的。通过debug可以看出每个变量都有3个split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