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围海造田”与我国的“围湖造田”有着相似的初衷,而“退耕还海”与“退耕还湖”都反映了人类可贵的自省。还应该注意到,荷兰人的“退耕还海”虽然只涉及3平方公里的海域,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很宝贵的。

题目

【2010年国考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申论真题】(二)依据给定资料,谈谈你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20分)
荷兰的“围海造田”与我国的“围湖造田”有着相似的初衷,而“退耕还海”与“退耕还湖”都反映了人类可贵的自省。还应该注意到,荷兰人的“退耕还海”虽然只涉及3平方公里的海域,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很宝贵的。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概括特定事实是什么,有什么影响,产生了哪些经验或教训

1.荷兰政府决定将一片3平方公里的“开拓地”,实行“退耕还海”方案,为候鸟让出部分家园,这样的抉择是值得称赞的。
2.荷兰环保组织认为,湿地,首先是候鸟们在北非与西伯利亚之间迁徙的落脚点、中转站,其次才是可供人类利用的水道。为了人类的利益侵占候鸟栖息的湿地,实属不义之举。
3. 我国的“向湖泊要良田”导致淡水湖面积均大幅缩小,酿成洪水灾后后果。
4. 国家因此反省,实行大规模的“退耕还湖”,淡水湖面积增加,提高了蓄水抗洪能力。
5. 荷兰的“围海造田”与我国的“围湖造田”有着相似的初衷,而“退耕还海”与“退耕还湖”都反映了人类可贵的自省。还应注意到,荷兰人的“退耕还海”虽然只涉及3平方公里的海域,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很宝贵的。

给人的启示

1、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2、人类一味掠夺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疯狂报复。
3、对于人类过去经济发展中一些错误做法造成的对自然的损害要敢于承认和纠正,从协调经济、环境的角度出发,适当牺牲人类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措施恢复自然环境。

答案

第一,荷兰在“退耕还海”的过程中,统筹考虑水道、候鸟、居民生活之间的关系,这启发我们要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统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生态保护。同时,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民意,鼓励民间组织积极参与。

第二,“退耕还湖”的案例说明,如果人类一味掠夺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疯狂报复。因此,要增强对海洋资源的忧患意识和主动保护意识,要主动反思过度开发与掠夺自然资源、忽略环境保护的行为,要善于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积极预防自然灾害,而不是灾难后的被动应对,

第三,两个案例都说明,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和处理好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关系,避免掠夺式开发,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