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概述

操作系统作业 - 操作系统概述

 

1. 分析阐述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是如何实现与用户交互、提供服务和分配管理资源等功能的,因此对于计算机来说,它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可以总结为三大类:系统管理功能、协调功能和用户接口功能。

  1. 系统管理功能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管理功能主要分为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通过这些管理功能,计算机能最优化地分配和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使其有序化,高性能化并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以下是对这四种管理功能的简述:

     2. 进程管理功能

通过系统的调度使用户在单任务下,采用独占的方式运用处理器处理任务,在多程序和多任务下使用处理器调度任务、分配任务和资源并回收任务。

     3. 存储管理功能

一般计算机的存储管理功能有四部分:存储分配、存储共享、存储保护和存储扩张,以此来满足计算机存储的灵活性、交互性、安全性和延展性。

     4. 设备管理功能

设备管理功能主要由三个部分设备分配、设备传输控制、设备独立性共同发挥,以此来有效地保证设备运行与调度等处于有序的管理中,避免设备间运行冲突、相互干扰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5. 文件管理功能

文件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操作管理和文件保护四个功能。计算机内的文件熟练庞大且种类繁多,文件管理功能能实现对文件的快速存储、查找、编辑、备份,在存储空间中对文件的增添、删除、合并,并支持对文件的批量操作,和通过自动保存,备份,加密等操作保障文件的安全性。

     6. 协调功能

协调功能是对计算机中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针对不同的设备,不同的资源的特点,根据计算机整体的运行状态,正在运行的任务和进程,对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度,使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达到最优化水平,同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于计算机的使用需求,也保证计算机使用的流畅性。

     7. 用户接口

系统的用户接口功能分为两种。

一种是普通用户使用的命令接口,通过键入命令使系统做出相应的相应动作,在反复的命令键入与系统响应中,实现用户与计算机的交互。

第二种是编程人员使用的系统调用接口,编程人员通过系统调用接口申请特定子程序的权限,可对子程序进行独立编写,而不需要重新编写其他相对独立的系统功能程序。

参考文献

[1] 陈广坤. 浅谈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J]. 科学与财富, 2011, 000(005):212-213.

[2]陈文菁.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具体应用[J].山西青年,2016,(17):145.

 

2 区别批处理、分时和实时三种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多道批处理系统主要特征为脱机性、多道和成批处理。此设计是为了让处理器和I/O设备、存储设备同时保持忙状态,以实现最大的效率,其关键机制是:在响应表示I/O事务结束的信号时,操作系统将对内存中主流的不同程序进行处理器切换。

       分时系统的主要特征为多路性,交互性,独占性和及时性。其主要设计目标是能及时响应单个用户的要求,又能同时支持多个用户。由于用户反应时间相对较慢,因此这两个目标可以同时实现。

       实时处理系统主要特征为及时性和高可靠性。实时系统设计目标为能及时响应外部时间的请求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高可靠性为保证在实时处理的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和正确性。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或修改,如航空公司的预订系统。

参考文献

[1] William Stallings .操作系统 : 精髓与设计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34-40.

 

3 为什么会有进程?分析理解进程的概念、上下文的含义

       在任何时刻都有许多作业正在运行,每个作业包括要求按顺序执行的很多步骤,因此要设计出能协调各种不同活动的系统软件是非常困难的。由于缺乏能够在所有活动中进行协调和合作的系统级方法,程序员采用自己特殊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一般也会有错误发生,主要有四类错误原因:不正确的同步、失败的互斥、不确定的程序操作和死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种系统级的方法来监控处理器中不同程序的执行,就有了进程。

       进程由三部分组成:

  • 一段可执行的程序
  • 程序所需要的相关数据(变量、工作空间、缓冲区等)
  • 程序的执行上下文

执行上下文又称为进程状态,是进程的根本,是操作系统用来管理和控制进程所需的内部数据。这种内部信息和进程是分开的,因为操作系统信息不允许被进程直接访问。上下文包括操作系统管理进程及处理器正确执行进程所需的所有信息,包括各种处理器寄存器的内容,如程序计数器和数据寄存器。它还包括操作系统使用的信息,如进程优先级及进程是否在等待特定I/O事件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William Stallings .操作系统 : 精髓与设计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40-42.

 

4 举例说明并发、并行的区别

并发:当有多个线程在操作时,如果系统只有一个CPU,那么它只能把CPU运行时间划分成若干个时间段,再将时间段分配给各个线程执行,在一个时间段的线程代码运行时,其它线程处于挂起状。

并行:当一个CPU执行一个线程时,另一个CPU可以执行另一个线程,两个线程互不抢占CPU资源,可以同时进行。

举例: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在一段时间内宏观上有多个程序在同时运行,但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每一时刻却仅能有一道程序执行,故微观上这些程序只能是分时地交替执行,这称为并发。倘若在计算机系统中有多个处理机,则这些可以并发执行的程序便可被分配到多个处理机上,即多个程序同时执行,这称为并行。

参考文献

[1] 汤小丹,梁红兵,哲凤屏,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 分析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5.1 并发性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使内存中可同时存放操作系统程序和若干个用户程序,多个程序轮流切换地使用CPU并发执行是现代操作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操作系统内核必须提供多道程序并发执行机制。进程是在操作系统中运行着的程序,它是程序针对于某一数据集合的一次执行过程。操作系统一般使用进程机制来实现多道程序的并发执行,它提供进程创建、进程结束等系统调用功能供用户使用。并发性能有效地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作业吞吐率。并发执行的多个进程在宏观上是同时执行,但微观上是串行、交替获得处理机运行的。

5.2 共享性

计算机系统资源可被内存中存放的多个并发执行进程共同使用,称为共享,可达到节约资源和提高利用率的目的,共享分为互斥型共享和同时型共享。互斥型共享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允许一个进程排他式使用资源,如打印机的使用权这种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叫做临界资源。同时型共享则是系统中有一类资源允许多个进程在同一时间内对其进行交替访问,如可重入码盘。

5.3 虚拟性

       现代操作系统常通过某种管理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或把物理上的多个实体变成逻辑上的一个对应物,即操作系统的虚拟性。

从虚拟机角度看,可以把操作系统看作是“操作系统虚拟机”。操作系统在硬件功能支持下,给用户提供方便、易用的功能界面。但是在普通用户看来,这些似乎是计算机硬件本身具有的功能。采用层次结构的操作系统中,每层都实现一定的功能,每层都可看成一个虚拟机。

现代操作系统中主要有两种虚拟技术:时分复用技术和空分复用技术。时分复用技术即把硬件设备的使用时间分割成小的时间片,供多个用户程序“轮流”、“切换”使用,如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中的虚拟CPU。空分复用技术是通过空间的划分,把一个物理存储设备改造成逻辑上的多个存储设备,如虚拟磁盘技术。

5.4 异步性

       异步性也称不确定性、随机性,它是指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系统中每道程序的推进时间、顺序以及完成时间由于受其运行环境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不可预知的。同一程序多次执行相同数据,若不采取任何措施,受运行环境的影响,可能得到不同运行结果。如程序运 行中发生错误或异常的时间是随机的。

参考文献

[1] 孙月楠.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探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33).

[2] William Stallings .操作系统 : 精髓与设计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45-46,55.

 

6 进程调度程序、时钟中断处理程序和命令解释程序在哪种模式下执行?

进程调度程序:内核模式

时钟中断处理:内核模式

命令解释程序:用户模式

进程调度程序属于系统调用,时钟中断处理属于中断,而发生中断、陷阱或系统调用时,处理器是置于内核模式的。命令解释程序属于接口命令,因此属于用户模式。

参考文献

[1] William Stallings .操作系统 : 精髓与设计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88-91.

 

7分析系统调用时的模式切换过程

       用户态,首先出现系统中断,大多数操作系统都将系统中断分为中断和陷阱。在对于普通中断,控制权首先转给中断处理器,在中断处理器完成一些基本的辅助工作后,再将控制权转给与已发生的特定中断相关的操作系统例程。对于陷阱,操作系统判断错误或异常条件是否致命。若致命,当前正运行进程置为退出态,并切换进程;若不致命,操作系统的动作将取决于错误的性质和操作系统的设计,操作系统可能会尝试恢复程序,或简单地通知用户。操作系统可能会切换进程,或继续当前运行的进程。最后,操作系统可被来自正执行程序的系统调用激活,用户进程置为阻塞态。

        即在中断阶段,处理器会根据出现的中断信号来检查终端是否出现。无中断出现时,处理器会继续取指阶段,并在当前进程中取当前程序的下一条指令。出现中断时,处理器会将程序计数器置为中断处理程序的开始地址,并且从用户模式切换到内核模式,以便中断处理代码包含特权指令。然后处理器继续取指阶段,并取中断处理程序的第一条指令来服务该中断,同时,将已中断进程的上下文保存到已中断程序的进程控制块中。

[1] William Stallings .操作系统 : 精髓与设计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88-89.

 

  • 7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