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行政处罚对法人的影响往往会被忽视,不知道各位又帅又多金的法人或高管有没有认识到。行政处罚绝对不“罚酒三杯”就万事大吉,那么这个处罚对公司和法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公司的行政处罚,通俗的讲,就是公司犯了点错,有了违规行为,相关部门来罚点款,要求你整改或者停业整顿等。这个错误的“代价”不仅仅需要公司承担,法人当然也跑不了。
我们来具体看看公司行政处罚都有哪些负面影响?
一、罚款只是表象
很多财大气粗的老板说,行政处罚不就交点罚款吗,小事情,罚的起。但是,罚款只是公司行政处罚惩戒措施里最直观的表象。不防想象一下,你的竞争对手老王头他的食品加工厂,因为想节约点成本,导致排放不达标,环保处罚被罚十几万。
人与人的悲欢各不相通,老王头沉浸在被罚十几万的悲伤中,你可能在加班加点抓紧生产,赶在中秋节前抢占老王头辛苦几年沉淀下来的市场,甚至谈客户的时候还不忘踩老王头一脚。
二、信用受损,形象打折
老王头还是那个老王头,但是一旦他公司受了行政处罚,被公示在“信用中国”及其他公示网站。他的客户、合作伙伴都会质疑他的公司实力,合作动摇,一个经常违规的企业,谁能对其产品质量放心?你挖几年没挖动的墙角,这个时候稍稍挥下锄头不费吹灰之力把老王头几年的合作伙伴都能挖过来。这样一算,老王头的损失可真不是那十几万的事情。这时候可能大家都才意识到“一处失信,痛失半壁江山”。
三、投标融资受影响。
老王头兢兢业业,干了十几年,家底还算雄厚,可能用不到银行贷款,但是一些刚起步的中小微企业,如果这个时候需要资金,如果这个时候正好有个行政处罚记录,那算是完了,这个记录不处理掉,贷款恐怕指望不上;还有参与一些政府项目的投标时,很多硬性规定其中一条就写明了“信用中国”三年内无行政处罚记录。
四、法人个人也难逃其咎
在某些情况下,法人或高管需要承担公司行政处罚的个人责任。比如,老王头公司因为税务违规受到处罚,他本人直接参与或知情不报,会面临刑事责任。
在特定情况下,如果公司不执行行政处罚的罚款判决,法人也会被列入执行人。
严重的公司行政处罚,法人或高管会被禁止一定期限内从事相关行业或担任特定职务。
案例警醒
放过老王头,再举一个实际的案例
某互联网公司的李总,之前也威风凛凛,现在每日苦练缝纫机的N种高效踩法。
当时,他公司因为违法经营被行政处罚100万元。作为法人他觉得又委屈又冤枉。就把法人变更了。结果,新法人代表一上任,就发现了这100万的“雷”,去找李总理论,李总却说:“谁让你接我的班呢”,新法人自认倒霉。
结语:
公司行政处罚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法人,都不是“罚酒三杯”,掏钱完事这么简单。它关乎公司的发展,员工的生存,也关乎每一位法人或高管的职业生涯。只有老老实实依法经营,才能长久笑傲江湖,把酒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