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有阴爻和阳爻。“传”实际上是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7种10篇。
《经》出自周文王(文王拘而演周易),后有周公旦做补充完善。但有些卦辞爻辞显然是更晚的时期才会出现的。比如“武人为之大君”,“康侯用锡马蕃庶“等。根据现有史料文献推测,《经》成型的年限上限是周宣王时期。
《传》也称《十翼》,为孔子所著,后也有些佐证说明其中内容有些出自孔子的弟子。不过看其风格,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前中期儒家弟子作为。
从解读顺序来整理为:
卦辞(全卦的主环境)、彖传(解释卦辞)、大象传(解释卦名与卦义),爻辞(六个爻),小象传(解释爻辞和其原因)
卦与爻的占断主要依据为对其象征的一些事物进行组合联想,将抽象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八个基本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各自代表着非常多的事物(见后文衍生象征)。
卦辞、彖传、大象传的定义主要取自基本卦的主概念(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以及其卦变的关系(例如由某个消息卦变卦为此卦,会产生的影响)
爻辞和小象传的定义主要取自基本卦大环境,爻的位置及其衍生象征
爻位置
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
1.当位:初三五爻为阳位,二四上爻为阴位,如果本爻除的位置与自身爻不符,则为不当位,通常会有一些不好的关联。
2.得中:即二爻和五爻,古人尊崇中庸之道,卦分为上下两基本卦,有君臣之道、主客之道,内外之道、其中居于二爻、五爻为中爻,上下逢源,会比较好。六十四卦中爻辞比较大概率发生的是《初难知,上易知;二多誉,五多功;三多凶,四多惧》。初爻通常是刚进入一个环境的初级阶段,所以后面的众多变化都是不确定的。而上爻通常都是尊崇物极必反的原则,如果一个主卦是比较好的象征,那么上爻多半是废了。(比如乾卦、坤卦)。二爻处于为臣之道,和五爻配合,会多得到尊位的称赞,所以多荣誉。五爻则多数为全卦的尊者,故有功绩。而三爻则要实现阶级跳跃,从下卦升到上卦,必然历劫,即多凶。四爻是刚进入上卦,还没有稳定,上面还伴随者五爻,即伴君如伴虎,所以多惧。
《系辞下传第九章》:“《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3.有应:初与四配合,二与五配合,三与上配合,若为阴阳呼应,则为有应,若阴阳相同则为不应。
4.乘承:上爻乘下爻,下爻承上爻。一般来说阳爻下面是阴爻比较好,即阳乘阴,阴承阳。反之若阴爻在阳爻之上,阴乘刚就有不好的象征。
5.互卦:即二三四爻,三四五爻形成的基本卦、与某些爻也会产生关联影响关系。
6.等级制度:初爻为元士,二爻为大夫,三爻为公卿,四爻为诸侯,五爻为君主,上爻为宗庙。
7.三才象征:初爻二爻为地,三爻四爻为人,五爻上爻为天
衍生象征
参考说卦传(说卦传可以称之为易经的词典)以下几章尤为明显:
【第四章】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第七章】乾,健也;坤,顺也; 震,动也; 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第八章】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第九章】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额外补充:艮为鼻:艮为山,鼻为面之山,故艮为鼻)
【第十章】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第十一章】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敷、 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 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的颡。 其于稼也,为反生。 其究为健,为蕃鲜。(额外补充:为诸侯,为鬯chàng祭器,取其形,及长子主祭)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 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 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 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 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额外补充:为狐,取其性疑)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苽、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刚卤。为妾、为羊。
卦的一些名词
互卦
上文提到过,即二三四爻,三四五爻形成的基本卦。对本卦会起到一定的影响,比如说有个互坎,可能就会有危险。
综卦(覆卦)
是本卦倒置成的另一个卦,在周易的顺序里,多数都是综卦演变的关系,比如屯蒙两卦
错卦
一个卦六爻皆变,在周易的顺序里,如果一个卦综卦是他本身,那么与其一组的就是其错卦,比如乾坤两卦。
之卦
在大衍筮法或金钱卦中,本卦的老阴老阳变化产生的新的卦为之卦
十二消息卦(辟卦)
六十四卦的产生顺序为乾坤卦衍生十二消息卦,消息卦为阴爻阳爻都相连,没有交叉,通常卦象的含义为阴或阳某个力量向上发展变化的程度。阳变阴称消,阴变阳称息。然后再由十二消息卦通过某两个爻进行换位得出其他的卦。这里中孚和小过除外。
十二卦为:复、临、泰、大壮、夬、乾、姤、 遯、否、观、剥、坤。
其有很多衍生意义: 月份:复十一(子)月,临主十二(丑)月,泰主正(寅)月,大壮主二(卯)月,夬主三(辰)月,乾主四(巳)月,姤主五(午)月,遯主六(未)月,否主七(申)月,观主八(酉)月,剥主九(戌)月,坤主十(亥)月。
节气: 复卦初九冬至,姤卦初六夏至,临卦六三大寒,遁卦九三大暑,泰卦九五雨水,否卦六五处暑,大壮初九春分,观卦初九秋分,夬卦九三谷雨,剥卦六三霜降,乾卦九五小满,坤卦六五小雪 。
十四母卦
由于十二消息卦通过某两个爻进行换位无法得出中孚和小过两卦(因为这两个卦三四爻和其他爻不同,只交换一个爻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形成阴阳爻全都相连的局面),所以这两个卦和其他十二消息卦合称为十四母卦。
八宫卦
西汉京房的易学术语。《京氏易传》将八位卦的重卦称为“八宫卦”,也叫纯卦,统领其余五十六卦,每一宫卦统领七个卦。前五个卦分别称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第六卦称游魂,第七卦称归魂。《京氏易传》:“易有四世,一世、二世为地易,三世、四世为人易,五世八纯为天易,游魂归魂为鬼易。”。其变化规律:
例如乾卦:初爻变后,为第一世姤,二爻再变为第二世遁,三爻再变为第三世否,四爻再变为第四世观,五爻再变为第五世剥,然后就不能再变了,再变整个卦就全变了,所以要往回走,四爻再变回去,因为往回走了,表示游荡不定,称为游魂。乾卦的游魂卦为晋,最后一变把下卦全部变回去即从一开始来看,只有第五爻变了,其他的都回归原始,称为归魂,乾卦的归魂卦为大有。
常见词
元:起始,万物开始,也有“最”的意思(例如某些地方把元吉解读为最吉祥更恰当)
亨:通达,畅通无阻。
利:获得好处,会成功,有利。
贞:正固,坚持本心,也有固执的含义(例如贞凶可以解读为照这样继续下去会有凶祸)
眚:过错,灾难,困难
悔:懊恼,自凶而向吉,因为知道后悔了,会改过,悔亡:懊恼消失
吝:灾祸,自吉而向凶,主要场景是事物向不好的方向发展而不自知。
无咎:没有责难,或者不受责怪,主要原因是善于补过而将原有的灾难化解了。
有孚:有诚信、虔诚、也有虚心受教之意。
利涉大川:适宜渡过大河,指代适宜冒险行事,济渡险阻。通常有这句断言的,卦中都会含乾卦或者巽卦(乾刚健巽顺遂)
另可参考《易经·系辞上传》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 也。无咎者,善补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