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绩效考核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价值观考核。
马云曾对HR部门下达指令:要严把招聘关,招聘优秀的人才,要吸引那些「和阿里的味道一样的人」。所谓「和阿里的味道一样的人」即认同阿里价值观的人。
阿里价值观考核做的很深入,以前有一个销售人员,一年可以为公司产生2000多万的业绩。但是因为在走访客户记录上做了假信息,违反了诚信。虽然客户特意坐飞机过来为他解释和求情,但是这个人依旧被开除了。
价值观这件事说起来好像听虚的,但却告诉员工公司的底线是什么,对内我们做事的规则是什么。它就好像红绿灯和斑马线的作用,规范你在过程中向左或右,确保你不偏方向,但是给你一定的弹性,这是阿里绩效考核工作中最大的特点。
价值观定了得有共识,共识就得遵守,想要遵守就要有约束,这就是阿里整体考核导向。
今天的分享更多的是从一个业务管理者的视角来为大家解读“绩效”。
要说“绩效”还必须要从“文化”说起(使命、愿景、价值观)。绩效是通往业绩和文化的第一步,但是绩效的基础一定是文化。马云对绩效的诠释我觉得说的非常好:使命感和梦想给你一个方向,绩效体系里面,一定要富含着这家公司的使命感和梦想。
使命 愿景 价值观
使命是一家企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组织的信念,使命的关键是让组织的所有成员相信信念的力量。
愿景是企业的规划与蓝图,愿景的关键是让组织的伙伴去共同看见。绩效最重要的目的是确保使命和愿景的实现,如何达成战略目标、阶段性目标、使命目标。
价值观是言谈举止、行为准则,是团队的保障。马云也说过,价值观并非虚无缥缈的理念,不经过考核是没有用的。绩效考核在阿里其实就是对于价值观和文化最好的保障。
阿里在文化建设、绩效体系的搭建的第一个核心是把使命愿景之间的逻辑梳理清楚,使命驱动愿景,愿景驱动战略。而制度是使命愿景价值观的根本保障。
马云有一次内部讲话也说到:
天下没有一个制度能解决所有问题。制度从哪儿来,我花很多时间想这个问题,最后终于搞明白,制度是基于文化的。文化有很强的约束力,红线都是画好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法律体系才管用。
管理体系一旦丧失了价值文化,我们很容易变成一群暴发户。我们应该让这个公司建立起健康、良好、持久、真正符合中国文化的本土价值体系。我们的六大价值观,加上我们的领导力的三条,假如基于这个文化,我们再在上面建立价值体系和我们的干部组织管理体系,再产出人才,这个也许是阿里巴巴持久可发展的东西。
组织一定离不开人、文化、结构,结构是可以改的,文化是要用心血去换的。
阿里绩效概况
考核内容:业绩和价值观各占50%;
考核频次:季度考核为主;
部门排序:2-7-1排序;
个人排序:3-6-1排序;
考核工具:KPI主导;
淘汰标准:连续两个季度,成为末尾10%;
晋升条件:上年度KPI达3.75(分数定义看下文);
基本年薪:多为14-16个月,好的团队更多;
目标确定:公司领导确定大目标,目标一般都很高,譬如目标是10亿元,一般完成6亿是基本达标,完成8亿是符合预期,完成10亿是超出期望;
追踪目标:有了KPI后,分成4个季度,每个季度有分成月,周,有些部门到日。每周都有周会,每周都有周报,大家都会过一下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没有完成的,需要自己出补救计划;
评价形式:三对一的考核,比如你是个经理,上级是总监,总监的上级是副总。那总监在考核经理的时候,副总要参加,还要加上相应部门的人力资源,这样防止“一言堂”;
结果奖励: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基本达标的话基本奖金和红包都很少甚至没有;符合预期的话,就会有奖金和红包,且团队中前20%的人有机会升职加薪;超出期望的话,奖金和红包会很大,部门还会敲锣打鼓,年终奖也会增加,部门内前20%的人肯定会有人升职加薪。
阿里的双轨制
阿里采用的是双轨制的绩效评估体系,50%的KPI,50%的文化。双轨制评估:“红”与“专”。
红:是针对于公司文化的考核,阿里希望每个阿里人把文化、价值理念融入到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中。
专:是针对工作业绩方面的考核,每季度、每年每个部门都会制定具体的、可行的目标。
图中坐标横轴是价值观,纵轴的业绩。
价值观好,业绩不好的在阿里被称之为“小白兔”。我们还有句话“小白兔往往是放错了位置的明星”这类员工我们往往会给到他们机会,如果给到机会还是没有突破,那就会被淘汰。
业绩好,价值观不好是在阿里被称作“野狗”。野狗在阿里巴巴是一定不能留的。只以业绩为导向,不考虑团队、客户利益的人会毁掉你的团队。
业绩好,价值观好的我们称之为明星。明星一定是团队的榜样。
整个价值观考核就是一句话:赏明星,杀白兔,野狗要示众。
见微知著,就算像禁烟一类的最微细的事情,企业都不应放松。要记住,姑息可以养奸!
绩效考核是通往业绩文化的第一步。要有考核表现的计分系统,把员工的表现区分开来。区分是关键,把业绩佳的明星区分开来,并好好照顾你企业中的明星。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把明星区分出来非常重要,以绩效考核的方法把最优秀的20%员工挑选出来,把中坚的70%员工予以保留,最欠表现的10%淘汰,这看来残酷,却实际可把企业资源集中地照顾精英,最后把生产力提高。虽然把在企业里表现不佳的员工放走,但说不定他们在外面会有更好的发展。
——摘自关明生《关乎天下》
阿里的价值观考核
阿里执行打分的过程是KPI和文化的结合。KPI这里不多赘述,文化方面主要是价值观的深度考核。
阿里对每一条价值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每个季度要对每条价值观进行打分。
现在的评分机制是根据案例评定A、B、C。员工先自己打分,员工打完分之后直线管理者再进行进一步的打分,每位员工和管理者在打分过程中都要有详细的各方面的案例分析,并进行绩效谈话。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要什么就要考核什么,才会得到什么。并且绩效评估之后一定是有奖罚的,没有奖罚,这个评估也是没有意义的。
在团队里,不是管理者在处罚员工,而是绩效体系在约束我们的整个团队,管理者要做到“丑话当先,而不是秋后算账”。明确奖惩,大鸣大放,奖励就要奖得员工心动,处罚就要罚得员工心痛,这样才能吃一堑长一智。
在《韩非子》中说奖罚是管理者的二柄,奖罚做得好,群心有向,向上有序,心有敬畏,活力四射;奖罚做得不好,军心涣散,拉帮结派,团队离心,内耗不断。
“赏不服人者叛”,因为奖励不能服众,团队也会土崩瓦解。“罚及无罪者酷”,如果惩罚不能服人,不该罚的受了惩罚,该罚的没有处罚,或者处罚的力度宽松不到位,都会引起非常大的动荡。
绩效管理与发展
绩效考核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绩效管理和发展。
20%的员工
最好的20%员工应该得到大量的褒奖,这其中包括奖金、期权、表扬、培训机会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公司的区别考评中,绝对不能把明星员工给怠慢了。他们是最优秀的人,应该得到相应的待遇。
例如阿里:技术人员及后台人员的年终奖严格按照2-7-1来落实,2的员工最高可拿到18到20薪,而1的员工只能拿到13薪;ICBU的销售在全年中一个季度绩效是2,成为下一年P序列晋升的硬指标。
70%的员工
对中间的70%,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对这70%的人适用的管理方法更多是培训教育、积极的反馈和有周全考虑的目标设定。如果发现这个群体当中的某些个人具有特别的潜力,那么可以把他们调动到不同的产业或职位上,以增进他们的经验和知识,检验其蕴藏的领导才能。
70%的员工将构成对经理人的主要挑战和风险——保持中间的70%的能动性和工作激情。
10%的员工
对考评结果最差的10%,那将没有任何甜言蜜语的粉饰,他们不得不离开。心要慈,刀要快!
我遇到好多企业的管理者,说不了狠话,逼不了员工成长,拿不到结果甚至连FAIR员工都是HR在做,这是万万不可的。
除了心要慈,刀要快。你在FAIR员工时一定要问自己三件事:我在这个员工的成长过程中做了哪三件事?如果你回答不上来那就是“不教而杀谓之虐”。
下面是一张绩效考核的流程表,271的这种考核机制也是从制定目标和达成目标开始的。
绩效考核的焦点是针对过去完成的业绩进行打分和评价,而绩效管理的焦点是针对目标。
对于绩效和未来的改善行动,两者之间的环节就是绩效面谈,绩效面谈一定要针对员工进行坦诚的对话,对他工作中的亮点、不足,需要改进的行动,需要获得的支持,制定出计划。在阿里叫做review。每一次review都是对员工赋能的过程。
GE与阿里“活力曲线”的应用之所以发挥出很好的效果,在于其整整花费了10年时间来建立起的绩效文化,文化与价值观理念的深度认同,较好地弥合了“强制分布法”负面效应。
简单与开放是GE及阿里绩效文化中最显著的特点,人们可以在任何层次上进行沟通与反馈,在这种文化下,绩效的持续改进与提升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如果没有这种绩效文化的依托,“强制分布法”也只能起到传统考核所起到的“胡箩卜加大棒”的效果。模仿的好或许会成为创新,但是模仿的不伦不类只能称其为“山寨式”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的最终结果是造就一支备受鼓励和激励的员工队伍,一只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员工队伍。一群有情有义的人在一起做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组织,这都是我们想要的。
来源:跨界标杆研习社
更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