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

参考:http://www.runoob.com/design-pattern/strategy-pattern.html

在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中,一个类的行为或其算法可以在运行时更改。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在策略模式中,我们创建表示各种策略的对象和一个行为随着策略对象改变而改变的 context 对象。策略对象改变 context 对象的执行算法。

介绍

意图: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 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

主要解决:在有多种算法相似的情况下,使用 if...else 所带来的复杂和难以维护。

何时使用:一个系统有许多许多类,而区分它们的只是他们直接的行为。

如何解决:将这些算法封装成一个一个的类,任意地替换。

关键代码:实现同一个接口。

应用实例: 1、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每一个锦囊就是一个策略。 2、旅行的出游方式,选择骑自行车、坐汽车,每一种旅行方式都是一个策略。 3、JAVA AWT 中的 LayoutManager。

优点: 1、算法可以自由切换。 2、避免使用多重条件判断。 3、扩展性良好。

缺点: 1、策略类会增多。 2、所有策略类都需要对外暴露。

使用场景: 1、如果在一个系统里面有许多类,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它们的行为,那么使用策略模式可以动态地让一个对象在许多行为中选择一种行为。 2、一个系统需要动态地在几种算法中选择一种。 3、如果一个对象有很多的行为,如果不用恰当的模式,这些行为就只好使用多重的条件选择语句来实现。

注意事项:如果一个系统的策略多于四个,就需要考虑使用混合模式,解决策略类膨胀的问题。


传统策略模式



//这里定义了一个说话的行为
public interface Speak {
	void speak();
}

//定义了一个中国人
public class Chinese implements Speak{

	@Override
	public void speak()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ln("您好");
	}
	
}
//定义了一个美国人
public class English implements Speak{

	@Override
	public void speak()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以下我们定义了好多个国家的人,他们问候的方式都不同。

//现在我们要声明一个结合体,不过是哪个国家的人,他都是人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peak sp;
	public Person(Speak sp){
		this.sp = sp;
	}
	public void speak(){
		sp.speak();
	}
}

//下面是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new Chinese());
		person.speak();//您好
		Person person2 = new Person(new English());
		person2.speak();//hello
	}
}
下面一种是我从《Head First设计模式》中学来的改良模式:
//还是上个代码,都是人,可是人不知会说话,还会吃,那么怎么办呢?难道在构造里又加一种策略?如果以后还加了,那么不是太麻烦了
//现在我加了一个吃的行为

public interface Having {
	void eat();
}

//快速的吃
public class HavingQuickly implements Having{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ln("I am quick");
	}

}

//安静的吃
public class HavingQuitly implements Having{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ln("I am quite");
	}
	
}

//修改过后的Perosn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peak sp;
	private Having have;
	public Person(){
	}
	public void speak(){
		sp.speak();
	}
	public void have(){
		have.eat();
	}
	public void setHave(Having have) {
		this.have = have;
	}
	public void setSp(Speak sp) {
		this.sp = sp;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person.setHave(new HavingQuitly());
		person.setSp(new Chinese());
		person.have();//I am quite
		person.speak();//您好
	}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是Java设计模式中的一种行为型模式,它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个算法封装在独立的中,使得它们可以互相替换。这样可以使得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它们的客户端。 在策略模式中,有三个主要角色: 1. 环境(Context):持有一个策略的引用,用于调用具体的策略。 2. 抽象策略(Strategy):定义了一个公共接口或抽象,用于具体策略的统一调用。 3. 具体策略(Concrete Strategy):实现了抽象策略定义的接口或抽象,提供具体的算法实现。 使用策略模式可以实现算法的动态切换,增加新的算法也不会影响到已有的代码。例如,假设我们需要实现一个排序算法,可以定义一个抽象策略 SortStrategy,然后具体的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分别实现 SortStrategy,并在环境中持有 SortStrategy 的引用。这样,通过更换不同的 SortStrategy 对象,就可以在运行时选择不同的排序算法。 策略模式能够有效地解耦策略的定义和使用,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同时,它也符合面向对象设计原则中的"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和"单一职责原则"(一个应该只有一个引起变化的原因)。 希望这个简要的介绍能够帮助到你对策略模式的理解。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提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