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文化3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它以价值观念为核心,并以物质、观念、行为、制度等文化形态表现出来。寝室文化具有业余性、自发性、非正式群体作用突出性等特征,具有熏陶、凝聚、导向、改造等功能。针对目前寝室文化存在的自由散漫、卫生状况恶劣、享乐主义思想泛滥、封闭性强、慎独观念弱等问题,要以"文明、卫生、严谨、团结"为目标,从物质、制度、观念、行为等方面综合地采取措施,促进寝室文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寝室文化  内涵、特征与功能  问题与对策
    寝室生活是寄宿制学校住校生校园生活的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寝室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映射"是其亚文化,并且对校园文化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并且,寝室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的特点,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学校寝室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过程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研究是很不够的。本人借鉴一些专家研究校园文化的方法,写作此文,以期能为寝室文化建设略尽绵薄之力。
  一、寝室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一>、寝室文化的内涵
   寝室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寝室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为广大学生所认同的,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寝室圈"内物质、制度、观念、行为等各种文化形态有机结合的整体系统。
   以寝室为单位居住在学校学生公寓中的广大学生,是寝室文化的主体或创造者。他们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着广泛的联系,并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得到大多数人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和行为规范,并以物质、观念、行为、制度等文化形态表现出来,就形成了寝室文化。
   寝室文化的内涵较为丰富,一般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四种基本形态。寝室物质文化,主要指寝室中的生活资料、寝室的装饰以及寝室的空间、空气、光线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产品。它们既是学生生活的物质保障,又体现某个"寝室圈"所独有的文化特征。学生们可以通过对寝室的装饰、美化,对寝室环境的维护和改造,赋予寝室的物质设施一定的文化内容;可以通过寝室生活用品的选用、摆放,体现其独特的审美观点。
   寝室的制度文化,是指与寝室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主要是学校的宿舍管理部门制定的一些管理制度或规定,如寝室作息时间,寝室纪律,寝室公物管理规定等。非正式制度则是由学生自己订立的,在较小的范围内发生作用的一些规定,如寝室值日制度,寝室公约,非正式群体内部的约定俗成等。寝室制度之所以也是一种文化,是因为当这些制度规定、约定内化为人的行为规范或习惯时,不但能够保证寝室生活的正常有序,而且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纪律意识等成才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制度文化在实质上是行为文化的派生。
   寝室的观念文化主要包括寝室生活的历史传统和被大多数的学生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审美情趣、思维导向、生活信念等意识。它是寝室文化的核心内容。
寝室的行为文化是寝室文化的最大量的表现内容,是学生适应校园生活,获得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基本能力的方式。它包括学生以寝室生活为主题的各种业余生活方式,如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行为以及文体活动、群体(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活动等。
寝室文化的四个层次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其中观念文化是寝室文化的核心内容,物质文化是寝室文化的物质载体,制度文化是寝室文化的运行制导系统,行为文化是寝室文化的主要表现。
   <二>、寝室文化的特征
   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尽管与校园文化存在相同的地方,但同时又具有自己显著的特征:
   1. 寝室文化以业余生活为主旋律。寝室文化是在寝室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而寝室生活是业余生活的主要部分。寝室生活是指在"寝室圈"内进行的不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业余生活,以休闲、娱乐、休息、人际交往为主题。其中以课外学习为目的而进行的交流活动所占的比重极小。因此,寝室文化与校园文化相比较,生活的气息更浓,休闲娱乐的性质更加突出。
   2. 寝室文化的主体内部非正式群体的作用较为突出。在整个"寝室圈"内,存在着各种类型的非正式群体,如老乡会,情感组合(感情亲密的人形成的群体),兴趣组合(兴趣爱好相同或相近的人形成的群体)等,在大学中尤以"老乡会"的辐射力最大。在这些群体中,全体成员地位平等,年龄相当,有些成员甚至专业相同,兴趣相近。因此这些非正式群体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容易形成较强的内部凝聚力。其对寝室文化的影响也将会因引导的正确与否产生质的不同。若引导得正确,这些非正式群体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助各正式群体、组织开展工作;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若不能有效引导,则会使"小团体"主义泛滥,削弱集体的凝聚力,破坏学生之间的团结,更会给学校各部门、各级团学组织的工作带来巨大的阻力。
   3. 自发性强,可控度较低。寝室文化不是其主体--广大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寝室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因此,这个文化缺乏科学的体系;缺乏强有力的行为规范(主要是约定俗成或依靠学生自觉);地域文化间的融合度较低,表现为地域文化的冲突;价值观混乱,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正是由于这种自发性带来的弊端,以及非正式群体的突出作用,寝室文化的可控度较低。各正式群体、有关管理部门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寝室文化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只能通过校园文化对其进行长期的文化渗透,发挥校园文化的主导作用,并进行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此外,新时期的青少年个性强,分辨能力差也是造成寝室文化可控度低的原因。
   4 . 受外部社会传媒的影响大。大学生的休闲娱乐离不开广播、电视、录像、报刊、杂志、电脑网络、电话等大众传播媒体。他们通过这些媒体,获取外部文化市场的信息,接受各种文化的熏陶,不断地改造着自身的文化构成。而学生作为寝室文化的主体,其文化构成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寝室文化的发展。
    <三>、寝室文化的功能
    寝室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其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方面,良好的寝室文化是学生健康成才的必要条件。
    1. 熏陶功能。寝室文化的教育功能不同于简单的单向灌输式的课堂教育,或说教式的思想教育。它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寝室文化就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改造着学生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将其同化为"圈" 中人。
    2. 凝聚功能。寝室文化的主体是由一个个具有独立个性的青少年学生所构成的,行为具有分散的倾向。而良好的寝室文化则能够通过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以及与该价值观相适应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将这些成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他们能够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同心协力,努力奋斗,从而发挥寝室文化的凝心聚力的功能。
    3. 导向功能。观念文化是寝室文化的核心内容。观念文化通过寝室生活的历史传统、广大学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公认的道德风尚、普遍的审美情趣、生活信念和外部的思维导向等,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趋向,对美的认识和追求,对生活的态度等。健康的寝室观念文化,能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保证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塑造。而庸俗、腐朽的寝室观念文化则会起到消极的破坏作用,不利于广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4. 改造功能。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亚文化,一般来说,寝室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寝室文化形成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其又会对校园文化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反过来改造着校园文化,二者是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当校园文化建设滞后或薄弱的时候,寝室文化就有可能取代校园文化的地位,上升为学校的主流文化。当校园文化与寝室文化在核心内容上发生冲突时,寝室文化就会成为校园文化的"反文化",与其作"你死我活"的斗争。因此,学校要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主导作用,引导寝室文化向正确的道路上发展。
    二、当前学校寝室文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据调查,目前寄宿制学校的寝室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自由散漫,缺乏严谨的作风。有的学校寝室管理松懈,不严格执行规定的作息时间,放任一些学生滞留于网吧、游戏厅,录相厅等娱乐场所夜不归宿。还有的学校的学生在熄灯后违反规定点蜡烛,或是在寝室内烧饭,以致酿成了火灾。
    其二,寝室内环境脏、乱、差,卫生状况恶劣。有的学校学生寝室内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物品摆放凌乱且不科学,影响寝室的通风与采光;不重视寝室的美化,或审美趣味比较庸俗;等等,严重影响表少年的身心健康。
    其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有的学生花钱叫别人为其洗衣服、打水、打饭,甚至做作业。有些学生在生活中相互攀比,爱慕虚荣,甚至将用于交学费的钱用来添置服装或其它用品。而在学习上,则有很大一部分人畏难怕苦,不思进取。
    其四,寝室成员交际面狭窄,呈现出封闭性的特点。大部分学生的交际面往往只局限于各自的寝室或所在的集体(如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内部,而缺乏较为广泛的横向交流和纵向交流。(横向交流是指同年级学生之间 的交流,包括同一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纵向交流是指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如让高年级的学生介绍学习方法,高低年级学生分别从不同层次谈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等。)各个寝室之间虽是"呼吸相闻",但寝室成员"老死不相往来",使各个大集体被分割成多个相互孤立的小团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大集体的团结,削弱了集体的凝聚力。
    其五,部分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慎独"观念薄弱。"寝室圈"内脏话、粗话泛滥,寝室公物时遭破坏,尤其是毕业生在离校时,有破坏公物的倾向。此外,还有乱倒剩饭菜,乱泼污水,乱扔垃圾,以及吸烟、喝酒、打架、偷窃等现象。而那些学生在公共场合,大部分都能够注意言行的文明化。因此,这一现象反映出了学生"慎独"观念比较薄弱。
    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寝室文化的特征,本人认为应以"文明、卫生、严谨、团结"为目标,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地进行寝室文化建设,使其健康发展,发挥正面的教育功能。具体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开展丰富、健康的寝室活动。寝室文化是在寝室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要改造寝室文化,可以从开展寝室活动入手。
    1. 进行寝室间横向、纵向的学术交流、学术讨论活动。通过开展此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浓厚的学习风气。
    2. 开展寝室间的文艺、体育交流,加强寝室间的人际交往,促进大集体内部各个小团体间的融合,增强大集体的凝聚力。
    <二>、加强寝室制度文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寝室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增强正式制度的规范力,约束学生的自由散漫作风。同时,还要切实加强宿舍的管理,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使寝室生活严谨有序。
    <三>、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使其成为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学生干部是学校管理系统中最基层的人员,但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干部要力争成为"寝室圈"内各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这样就能够较好地做好各非正式群体的转化工作,发挥其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促进寝室文化的健康发展。
    <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引导他们形成高雅的生活情趣。对广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其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自觉地净化、美化寝室--这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应引导广大学生陶冶高雅的生活情趣,即形成有益身心健康,催人进取,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符合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健康、向上、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对寝室文化的主导作用。处于"寝室文化圈"中的学生同时又处于"校园文化圈"中的,也会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改变自身的文化构成,并进而对寝室文化产生影响。而与寝室文化相比,校园文化的可控度更高,其性质较易得到保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对寝室文化的主体进行改造,并进而改造寝室文化。
    <六>、进行观念的改造。寝室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观念文化。观念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绝非说教非式)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时代特征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法律观、集体观、消费观等观念的教育和改造。当作为寝室文化的核心的价值观的性质得到保障后,与之相适应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的性质必然也会得到保障。如此,则形成一个健康文明的寝室文化也就不是太困难的事情了。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