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弧长度的计算是没那么容易的

看到有人问跟椭圆弧长度计算有关的问题,这是典型的不那么容易的问题。一类特殊函数——椭圆积分就是苦于找不到一般的closed form的解析形式而产生的。所以对于涉及椭圆弧长度的问题,通常只好求数值解,或者用特殊函数表达(意义通常并不大)。

此外有一些因为看起来太简单而容易产生错误理解的地方,比如常见的椭圆参数方程

{xy=acosθ=bsinθ(1)

其中 θ 并不是一个自然的对应于椭圆周上点的仰角度的参数,但是这个参数方程太简单,反而广泛采用。采用自然角度参数的椭圆参数方程形式是:
xy=abcosθa2sin2θ+b2cos2θ=absinθa2sin2θ+b2cos2θ(2)

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了。不过奇怪,Geogbra中的 ArcSector 命令中支持的椭圆,其参数方程形式为 (1) 而不是 (2) 。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世界上这样真和假被颠倒的事应该不少。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应该了解它。

### ConcurrentHashMap分段机制 ConcurrentHashMap 确实采用了分段(Segment Locking)技术来实现高效的并发控制[^1]。这种设计允许多个线程同时对不同的数据段进行读写操作,从而显著提高了并发性能。 具体来说,ConcurrentHashMap 将内部的数据结构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部分,称为 Segment 或者说是“桶”。每个 Segment 都有自己的对象,当某个线程要修改某一部分的数据时,只需要定对应的 Segment 而不是整个表,这样就减少了争用的可能性并提升了整体吞吐量[^2]。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 JDK 1.8 及其后续版本中,为了进一步优化性能,ConcurrentHashMap 对原有的基于 Segment 的分段进行了改进。新版本不再显式定义 Segment 类型,而是改用了更细粒度的 CAS (Compare And Swap) 操作配合 Synchronized 来完成相同的功能[^5]。尽管如此,底层逻辑仍然遵循着类似的分段理念——即只针对特定区域加而非全局范围内的独占访问。 ```java // 示例代码展示如何创建和使用 ConcurrentHashMap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ncurrentHashMap; public class 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一个空的 ConcurrentHashMap 实例 ConcurrentHashMap<String, Integer> 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 插入键值对 map.put("one", 1); System.out.println(map.get("one")); // 输出: 1 // 安全地更新现有条目或新增不存在的条目 map.merge("two", 2, Integer::sum); System.out.println(map.get("two")); // 输出: 2 } }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