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科学证据,本来是个好事情,这些年大众读者经过泛滥的鸡汤文和灵魂写作的洗礼之后,慢慢觉悟到说要看科普文章,最好看有文献引用的,有出处的那些。
但是科普也分好科普和坏科普。重点不在于是不是科普,而是是不是靠谱。
尤其是现在泛滥的公号、媒体(中外皆如此,并不是外媒上的文章就更可靠),为了保持更新,为了出稿,常常是看到一篇新的论文,只要论文的结论看上去有些噱头,就赶紧发个文章来「解读」一下(science writer也是有生存压力的好吗),因为「来自(这里往往会强调「一项最新的」)科学研究」,而且末尾引用了文献来源(绝大多数连引用都没有), 所以看上去很是高大上(@张怡筠 就常常发这类「一项研究表明」类的文章)。
本来大众的阅读注意力和认知资源就有限,大家都是希望「你给个准话,咱没时间慢慢考究」,所以这种看上去很美的「科普」文章就很容易误导人,有的时候,反而比一眼就看得出来就是「个人经验」的文章更容易误导,因为后者别人本来就是把你当一个「opinion」来看的,所以内心有一定的先验防御,而前者在普通读者一眼扫过去之后看到「研究」啊「最新」啊「科学」啊以及一些英文文献字眼之后,就很容易下意识的把它当做「fact」来看了。
我们知道科学的精髓在于研究方法论,而不是结论本身。如果把科学研究方法论看做一个「管道」,从一端进去的如果是客观事实,那么从另一头导出来的,也更可能(也只是「更可能」,而不是绝对)是客观事实。但如果从一头进去的是垃圾,另一头出来的,仍然是垃圾。这就是著名的「garbage in, garbage out」(垃圾进,垃圾出)原理[1]。
那遇到常识碰常识两难的时候具体怎么决定?「说这么多,有没个准呢?」答案是「当然没个准」,家家情况本来就不同,怎么能一概而论呢?It depends。具体咋办可以问问有大量一线经验(常识),有科学思维,同时又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态度的人,也可以自己用心体会和观察自己孩子的状态,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条件和限制,去做一个折中。而且绝大多数时候选择也不只是一个,也很难去判断好赖,更不用说「最优」了。
放宽心,别执着于「唯一正确」、「非黑即白」和「最优选择」这三个大坑就好,只要不突破底线,人都是有弹性的。
如今号称科普的育儿公号和媒体越来越多,知乎上的相关问答也越来越多,但总体而言的观感是大部分都不值得看(还是有少部分不错、且值得看的,一个识别的关键是,看看ta是在「追新」,还是在讲那些深层的、深刻的、也常常是简洁的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学原理和大方向),如果要看,也带好以上心智工具,不然容易瞻之在左,忽焉在右,诚惶诚恐,不知所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