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MI接口中包含一个显示器数据通道(DDC,Display Data Channel),它通过 I2C 协 议通信,用于HDMI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交换一些配置信息。发送端通过DDC通道读取接收端保存在EEPROM中的EDID数据,从而了解接收端的显示能力和特性。
1.1E-EDID 简介
1.2参考资料
E-EDID标准定义了用于承载显示器配置信息的数据格式,使得显示器能够以最佳的效果 显示。标准中描述了基础的128字节的数据结构“EDID 1.3”,以及构成 “Enhanced EDID ” 的数据块的基本布局。
1.3E-EDID Block 结构

在图 1.3.1中,Block 0是必须存在的,而其他扩展块是可选的。所有Block的长度均为128字节。

如图 1.3.2所示,在包含多个扩展块时,block 1被用作block映射(Block Map),其中存储的是紧跟其后的126个扩展块的Extension Tags信息。如果E-EDID中Block的数目大于 128,那么block 128同样作为block映射,存储后续126个扩展块的Extension Tags信息。 另外,所有的扩展块必须是连续存放的,block之间不允许出现空缺。


通用扩展块同样是128个字节,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第一个字节为Extension Tag,用于指示当前扩展块里存储的内容;第二个字节为当前tag的版本号;最后一个字节为当前扩展块的校验和;剩下的125个字节是存储的扩展信息。

1.4EDID V1.3 数据结构

双击图 1.4.1中的图标打开Deltacast E-EDID Editor,在菜单栏里选择“Tools ->ExtractRegistry E-EDID ”,如下图所示:


1.4.1 General / Video Input Definition / Feature



1.4.2 Color / Established Timings




1.4.3 Standard Timings



1.4.4 Detailed Timings / Display Descriptors



除block1之外,剩余的3个block既可以用作detailed timings,也可以用MonitorDescriptors。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有一个“Monitor Name Descriptor”和一个“Monitor Range Limits Descriptor”。如下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