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 第三天

第三天

OSI/RM--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1979年
OSI的核心思想:分层
---属于同一层的不同功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目的和作用;处于不同
层次的功能其目的和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每一层都下下一层提供服
务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
分层的作用:
1,更易标准化
2,降低关联性
3,更易学习和理解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维持网络应用和服务器之间的会话连接
传输层---端到端的通讯---端口号---区分和标定不同应用---
16位二进制构成1-65535---1-1023知名端口号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层(MAC),逻辑链路控制层(LLC)---
FCS(帧校验序列)---保证数据完整性---CRC(循环冗余算法)
物理层
TCP/IP模型
TCP/IP协议簇

封装和解封装
应用层
  传输层--端口号---TCP UDP
网络层---IP地址---IP协议数据链路层----MAC地址----以太网协议
物理层以太网:早期局域网的解决方案,现在也应用在广域网当中,是一种以MAC地址,工作在1.2层的网络。、
以太网二型桢
应用层  (都是协议)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TCP 80 端口     HTTPS----HTTP+SSL/TLS---TCP 443加密哦     
 FTL---文件传输协议----TCP 20 21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UDP69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TCP  23     
SSH更安全的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UDP67/68    
 DNS---域名解析协议---TCP/UDP  53传输层---端口---TCP  UDP
1,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而UDP协议是无连接的协议;
2,TCP协议的传输是可靠的,而UDP协议的传输“尽力而为”;
3,TCP协议可以实现流控,而UDP不行;
4,TCP协议可以实现分段,而UDP不行;
5,TCP传输速度较慢,占用资源较大;UDP传输速度较快,占用资源小;
TCP和UDP的使用场景
TCP更适用于对可靠性要求较高,但是对速度要求较低的场景;UDP更
适用于对传输速度要求较高,但可靠性要求较低的场景(即时类通信)。

  • 7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