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元件学习——可变电阻及其应用

系列文章目录

本系列文章是我在学习电路基础知识过程中顺道记录下一些重点,感觉比较新颖,遂记之。
本文为基础元件学习中的一部分

  • 基础元件学习——元器件学习内容了解
  • 基础元件学习——电阻元件知识(一)
  • 基础元件学习——电阻元件知识(二)
  • 基础元件学习——敏感电阻知识
  • 基础元件学习——可变电阻及其应用


前言

本文讲解了可变电阻的知识。以及在音量调节方面的各种应用。


一、可变电阻器

可变电阻器又称微调电阻器、可调电阻器。顾名思义,可变电阻器的阻值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任意改变。在一些要求电阻值可变动而又不常变动的场合,可使用可变电阻器。可变电阻器虽然也是一种电阻器,但是由于可变电阻器结构与普通电阻器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它的外形特征也与普通电阻器大不相同。

1、可变电阻器分类

  • 卧式可变电阻器:卧式可变电阻器主要使用于小信号电路中,它的引脚垂直向下,平卧地安装在电路板上,阻值调节口朝上。
  • 立式可变电阻器:立式可变电阻器也使用于小信号电路中,它的 3 根引脚与调节平面成 90°,垂直地安装在电路板上,阻值调节口在水平方向。
  • 精密可变电阻器:精密可变电阻器的最大特点是调整电阻值时精度高,在一些电路调整精度要求很高的场合下,普通可变电阻器的调整精度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此时可用这种可变电阻器。它在阻值调整时可以转动多圈。
  • 贴片可变电阻器:与其他贴片元器件相同,它没有引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是可变电阻器的内部结构,它主要由动片、碳膜体、3 根引脚片组成,3 根引脚分别是两根固定引脚(又称定片),一根动片引脚。可变电阻器的动片可以左右转动。用平口螺丝刀伸入调节口中转动时,动片上的触点在电阻片上可以滑动。

  • 小信号电路中应用的可变电阻器,一般只关心它的标称阻值,对功率无要求。

电位器是最常见的可变电阻器。电位器与可变电阻器工作原理相近,只是结构更为牢固,在电路中的调整更为频繁。在电路中,电位器用作分压电路,对信号进行分压输出。电位器的体积比可变电阻器大得多,具体的电位器也有大有小。各种电位器的具体特征有所不同。并且电位器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 旋转电位器:这是圆形结构的电位器,它有一根金属转柄,此柄长短在不同电位器中不同,有的长,有的短,转柄可以在左右一定角度内旋转,但是不能 360°转动。
  • 直滑式电位器:这是长方形结构的电位器,它有一根垂直向上的操纵柄,此柄只能直线滑动而不能转动,它的引脚片在下部。
  • 步进电位器:这种电位器由高精度特殊电阻组成,用于专业发烧功放中作为音量电位器。
  • 绕线电位器:这种电位器的结构与普通电位器不同,它所能承受的功率比较大,且可以大于 360°转动调节。
  • 精密电位器:这种电位器的调节精度比较高,用在一些对调整精度要求高的电路中,如仪表电路,常见电路中一般不使用这种电位器。
  • 导电塑料电位器:将 DAP 电阻粉热塑压在绝缘基体的凹槽内形成的实心体作为电阻体。特点是平滑性好、分辨率高、耐磨性好、寿命长、动噪声小、可靠性极高、耐化学腐蚀。可用于导弹、飞机雷达天线的伺服系统等。

同样的电位器可以有很多划分方法。我们根据其输出电阻特性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 线性电位器:用 X 型表示(或用 B 型表示),X 型电位器用于音响设备中,作为立体声平衡控制电位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对数电位器:D 型表示(或用 C 型表示),这种电位器用来构成音调控制器等电路,这是一种十分常用的电位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指数电位器:用 Z 型表示(或用 A 型表示),这种电位器构成音量控制器等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特殊电位器:例如音响设备中专用的 S 型电位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图是我们最常使用的精密电位器的内部结构。内部采用蜗杆传动系统,通过蜗杆的旋转来改变滑块在电阻体上的接触长度来改变电阻。在可变电阻器中,最常见的故障是内部滑片接触不良导致的故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可变电阻与电位器区别

虽然电位器的基本结构与可变电阻器基本一样,但是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电位器动片操作方式不同,电位器设有操纵柄。
  2. 电位器电阻体的阻值分布特性与可变电阻器的分布特性不同,各种输出函数特性的电位器其电阻体的分布特性均不相同。
  3. 电位器有多联的,而可变电阻器没有。
  4. 电位器的体积大,结构牢固,寿命长。

二、应用电路

1、三极管偏置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大小由 RP1、R1 和R2 三只电阻阻值大小决定,R1 和 R2 是固定电阻器。
调节可变电阻器 RP1 阻值时,可以改变VT1 基极电压,从而可以改变 VT1 静态电流。所以,设置可变电阻器 RP1 后,能够方便地调节 VT1 静态工作电流。使三极管VT1更好的工作在放大区。

2、立体声调节电路

  • 立体声平衡。音响电路中,对于双声道放大器而言,严格要求左、右声道放大器增益相等,但是电路元器件的离散性导致左、右声道放大器增益不可能相等,为了保证左、右声道放大器的增益相等(平衡),需要设置左、右声道增益平衡调整电路,简称立体声平衡调整电路。
  • 立体声平衡调整电路。立体声平衡调整电路中通常的做法是:固定一个声道的增益,如将右声道电路增益固定,将另一个声道的增益设置成可调整的,左声道放大器中用 RP1 和 R1 构成增益可调整电路。
  • 负反馈。电路中的 R2 和 C2 构成交流负反馈电路。R2 为交流负反馈电阻,这一电阻的大小决定了放大器的放大倍数,R2 阻值越大,放大器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大。电路中 C2 只让交流信号电流流过R2,不让直流电流流过 R2,这样 R2 只对交流信号存在负反馈作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种调节方法,在高级功放系统中十分常见,需要经过精密的调试才能使功放系统工作在理想状态。在上图电路中右声道电路中 R2 的阻值确定,使右声道放大器增益固定。以右声道放大器增益为基准,改变 RP1 阻值,使左声道放大器的增益等于右声道放大器的增益,这样就能实现左、右声道放大器的增益相等。

三、电位器音量控制电路

不同的音响设备对音量控制器的控制要求有所不同,所以会有许多类型的音量控制器电路。在音量控制器中采用 Z 型电位器。音量控制器电路的实质是电阻构成的分压电路,在掌握了电阻分压电路工作原理后对音量控制器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就会比较方便。

1、单声道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单声道音量控制器是各种音量控制器的基础。这实际上是一个分压电路的变形电路,电位器 RP1 相当于两只分压电阻。
RP1 是电位器,因为用于音量控制器电路中,所以称为音量电位器。BL1是扬声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功率放大器的作
用是对 RP1 动片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再推动扬声器 BL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为什么要在功放系统中运用指数电位器,也就是Z型电位器。主要还是由于人耳听觉特性曲线所导致。

  • 人耳听觉特性曲线。人耳对较小音量的感知灵敏度比较大,当音量较大后,感知灵敏度变小。
  • 电位器阻值分布特性曲线。均匀转动音量电位器转柄时,动片与地端之间的阻值一开始上升较缓慢,后来阻值增大较快。这样,音量较小时,馈入扬声器的电功率增大量变化较小,音量较大时馈入扬声器的电功率增大量上升很快,这与人耳的对数听觉特性恰好相反,这样在均匀转动音量电位器转柄时,人耳感觉到的音量是均匀上升的,如图中听音特性曲线所示。

2、双声道控制

这一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单声道音量控制器一样,只是采用了双联同轴电位器后,左、右声道的音量同步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双声道立体声系统中使用左、右两个声道记录、重放信号。左侧的称为左声道,右侧的称为右声道。左、右声道的电路是完全对称的,即两个声道的频率响应特性、增益等电声指标相同,但是左、右声道中处理、放大的信号是有所不同的,主要是它们的大小和相位特性不同,所以将处理、放大不同相位特性信号的电路通路称为声道。

3、集成电路控制

普通音量控制器电路结构简单,但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当机器使用时间较长以后,由于音量电位器的转动噪声会引起在调节音量时扬声器中出现“喀啦、喀啦”的噪声。这是因为音量电位器本身直接参与了信号的传输,当动片与碳膜之间由于灰尘、碳膜磨损存在接触不良,导致信号传输有中断,引起“喀啦、喀啦”的噪声。采用集成电路音量控制器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所示是一个集成双声道电子音量控制器电路,其中 RP1、RP2 是音量电位器。这一电路与前面电路不同的是,RP1、RP2 不直接参与音量信号的传输,故它引起的转动噪声不会窜入音频信号电路中。

4、MOS管控制

理论和实践表明了场效应管的一个特性:当漏极和源极之间加上很低的电压时,栅极电压的变化会引起漏极与源极之间近似的对数性的阻值化,故可以通过改变栅极电压来实现音量控制。这样,电位器只控制栅极电压而不参与信号的传输,使转动噪声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是场效应管的串联衰减式音量控制器电路。电路中,门极电压 UG 由电位器控制,场效应管内阻受 UG 控制。改变场效应管内阻时,输入 VT1 的音频信号将随之变化。漏极与源极之间电压 UDS 大时,音量小,反之音量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是结型场效应管的负反馈电路,场效应管漏极与源极之间内阻与 R1 并联后,与 R2 构成负反馈电路。场效应管漏极与源极之间内阻愈小,负反馈量愈小,放大器增益愈大,音量愈大;反之音量则小。而场效应管漏极与源极之间内阻又受场效应管栅极电压控制。

5、级进式电位器控制

在高保真音响中,对音量控制器的要求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只性能非凡的音量电位器价格不菲。级进式(或步进式)电位器构成的音量控制器在高档音响设备中大量应用。它通常由多刀多位的波段开关和高精度特殊电阻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数字电位器控制

数字电位器是一种固态电位器,它与传统的模拟电位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外形完全不同。它取消了活动件,是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其优点是没有噪声,有极长的工作寿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是数字电位器集成电路DS1666的引脚分布和功能示意图。集成电路 DS1666 采用14 脚双列直插式封装。RH 为音频输入端,RL为接地端,RW 为音频信号输出端(经过音量控制后的信号从该引脚输出)。其内部有电阻网络,可以通过改变输入,来控制输出音量大小,避免了传统电位器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的问题。

四、电位器音调调节电路

音调控制器用来对音频信号各频段内的信号进行提升或衰减,以满足听音者对听音的需要。在一些中、低档组合音响中,采用简单的音调控制器,而在一些中、高档组合音响中则采用高级音调控制器,此时音调控制器采用独立一层的结构。

1、RC衰减式高低音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高、低音式音调控制器电路比较简单,如图 4-54 所示,这是一个声道电路,对于双声道电路中的另一个声道电路与此一样。电路中,RP1L 是左声道的高音控制电位器,RP2L 是左声道的低音控制电位器,Ui 是左声道输入音频信号,Uo 是经过高音和低音控制后的左声道音频信号。

  • 高音控制器由 C107、RP1L 和 C109 构成。当 RP1L 动片滑到最上端时,对高音段信号呈最大提升状态;当 RP1L 的动片滑到最下端时,对高音段信号呈最大的衰减状态;当 RP1L 动片在中间位置时,对高音段信号不提升也不衰减。
  • 低音控制器电路由 R100、RP2L、R102、C103、C105 和 R111 构成。当 RP2L 动片在最上端时对低音信号呈最大提升状态,当动片滑到最下端时呈最大衰减状态,当动片在中间位置时为不提升也不衰减的状态。
  • 对输入信号 Ui 中的高频段信号而言,由于低音控制器电路的阻抗远大于高音控制器电路的阻抗,这样低音控制器电路相当于开路。对于输入信号 Ui 中的中、低频段信号而言,由于C107 的容抗大,高音控制器电路相当于开路。这样,高频段信号受到高音控制器的控制,中、
    低频段信号在低音控制器中通过衰减中频段信号来达到控制低频段信号的目的。
  • 在实用电路中,判断某组电路是高音音调控制器还是低音音调控制器是有方法的,与音调控制电位器相连的电容其容量小的是高音音调控制器,容量大的是低音音调控制器。
  • 这一判断方法是因为频率高时要求电容的容量较小。
  • 无论哪种音调控制器,这种判断方法都有效。

2、RC负反馈式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所示是 RC 负反馈式高、低音音调控制器电路。电路中的 VT1 是放大管,RP1 是低音控制电位器,RP2 是高音控制电位器。

  • 当低音控制电位器 RP1 动片滑到最左端时,低音呈最大提升状态;RP1 动片滑到最右端时,低音呈最大衰减状态;RP1 动片在中间位置时,对低音不提升也不衰减。
  • 当高音控制电位器 RP2 动片滑到最左端时,高音呈最大提升状态;RP2 动片在最右端时,高音呈最大衰减状态;RP2 动片在中间位置时,对高音不提升也不衰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种音调控制器控制信号提升、衰减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改变信号传输回路中的电路阻抗大小;二是改变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大小,以改变负反馈量,控制 VT1 对信号的放大倍数。
对于输入信号中的高频段信号而言,由于 R1、C3 等低音控制器电路的阻抗较大,所以高频段信号只能通过高音控制器电路。对于输入信号中的中、低频段信号而言,由于 C2、C5 等高音控制器电路的阻抗较大,所以中、低频段信号只能通过低音控制器电路。

3、LC串联谐振式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所示是 LC 串联谐振图示音调控制器电路,这是一个 5 段电路。电路中 VT1 是放大管;RP1~RP5 分 别 是 100Hz、330Hz、1kHz、3.3kHz 和 10kHz 音调控制电位器,这5只电位器都有抽头,且均接地。
这一电路 5 个频段提升和衰减控制是由 RP1~RP5 动片滑动的位置来决定的。当动片滑到电位器抽头处时,对信号不提升也不衰减。当动片从抽头位置向上滑动时,信号开始受到衰减,动片滑到最上端受到的衰减为最大。当动片从抽头位置向下滑动时,信号开始受到提升,动片滑到最下端受到的提升为最大。
5 个频段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相同,只是由于动片上接的 LC 串联谐振电路其谐振频率不同,控制的信号频段不同。当LC谐振时,相当于对该频率信号短路。将RP向上移动至电位器上端,输出信号中该频率信号被对地短路,故可以削弱或者加强信号中某一频段的增益。该电路也是调音台的基本原理。

4、集成电路控制

由于电感 L 成本较高、安装不方便,所以现在大量采用电子电路来等效电感L,集成电路图示音调控制器电路就是采用这种等效电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图是集成电路调音控制电路,同样可以实现对信号中某一频率信号衰减和加强增益的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集成电路中,由陷波器电路来代替了LR电路部分。电路中的 RP 是音调控制电位器,A01 是一个运算放大器,由于它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相连,这样构成一个增益为1的放大器。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陷波器电路可等效成一个 LC 串联谐振电路。

5、分立元件控制

分立元器件构成的图示音调控制器电路与集成电路图示电路原理是基本相同的,只是用分立元器件构成陷波器等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是自举射极输出器及等效电路。这种电路的实质是采用自举射极输出器来获得电子模拟电感。
C1 是基极自举电容。这种电路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且输入阻抗具有电感特性,它等效成一个电阻 R 和电感 L 的串联电路,电感 L 大小与 R1、R2、R3、C1 的大小有关。

五、电位器立体声平衡电路

在双声道音响电路中,要求左、右声道的增益是相等的。尽管左、右声道电路结构和元器件参数相同,但是由于元器件参数的离散性(不一致)和使用一些时间后的参数变化,有可能导致左、右声道放大器增益不相等,这会影响立体声效果,为此设置了立体声平衡控制器电路。

1、单联电位器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是 X 型单联电位器构成的立体声平衡控制器电路,这也是最常见的立体声平衡控制器电路。电路中的 2RP12 构成立体声平衡控制器电路,它接在左、右声道放大器输出端之间,为低放电路(音频放大系统中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

  • 2RP12 动片从中心点向上滑动时,2R33送来的 L 声道信号,经 2RP12 的动片以上部分与 2RP7 并联的电阻到地,2RP12 阻值减小,该信号衰减量增大,送到 L 声道低放电路中的信号减小,其输出随之减小。
  • 2RP12 动片从中心点向下滑动时,与2RP12动片从中心点向上滑动时的调节恰好相反。
  • 当左、右声道放音放大器没有什么问题时,原设计使左、右声道输出平衡,故2RP12 动片应在中心点位置。由于 2RP12的插入,不难想象对两声道信号是有衰减的。电路中的 2RP7、2RP6 是左、右声道音量电位器。

2、带抽头电位器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上图所示是带抽头电位器构成的立体声平衡控制器电路。电路中的 RP702 是平衡控制电位器,它的中心阻值处有一个抽头,且抽头接地。
  • RP702 动片在中心点时,RP702 对左、右声道信号衰减量相等。
  • 当 RP702 动片从中心抽头向上端滑动时,RP702 对 R 声道信号衰减量不变,因为 RP702中心抽头接地,此时 L 声道信号衰减量增大,L 声道低放电路输出减小。
  • 当 RP702 动片从中心抽头向下滑动时,L声道输出不变,R 声道低放电路输出减小。

有抽头的电位器和无抽头的区别在于。无抽头的电位器调解时,左右声道一个输出增大,一个输出减小。而有抽头的电位器在调节时。只有一个声道输出减小,另一个声道输出不变。

六、电位器响度控制电路

响度控制电路的设置是为了补偿人耳的听觉缺陷。听觉对各频段的音频信号感知度是不同的,而且明显地受音量大小变化的影响。在小音量下,对低音和高音的听音灵敏度远比中音低,这样便感觉乐曲低音不丰富、不柔和,高音不明亮、不纤细,相对会感到中音的输出大,这时必须在小音量下提升低音和高音

1、单联响度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所示是单抽头式响度控制器电路,属于开关控制式电路。开关 S1 为响度开关,图示位置具有补偿作用,置于另一位置时无补偿作用。这一电路对低音和高音均有提升作用。

  • 电路中,电容 C1 构成高音提升电路,由于C1 对高频信号的容抗较小,输入信号中高音成分经 C1,由电位器抽头送到 RP1 抽头处,而其他频率信号时 C1 呈高阻抗,从 RP1 上端送到 RP1动片的衰减较大。这样相对提升了高音信号。
  • R1、C2 构成低音提升电路,该电路对低音信号的阻抗较大(中音信号阻抗较小),这样相对中音而言低音得到提升。RP1 是音量控制器,响度补偿未设专门控制电位器。抽头点至地端的电阻占 RP1 全部阻值 1/4~1/3,抽头点离地端近,对低、高音提升量有利。

2、双联响度控制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等响度补偿,即在小音量时补偿量大些,较大音量时补偿量小些,可采用双抽头式响度控制器电路,这样可以将响度补偿分得更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音量较低时,其补偿原理与单抽头式相同。当音量开得较大后,上面抽头所接入的补偿电路,仍可继续少量地提升高音和低音。C1、C2 和 R1 构成在较大音量下的响度补偿电路,C3、C4 和 R2 构成在较低音量下的响度补偿电路。这两个补偿电路的工作原理同前面介绍的单抽头式响度控制器电路一样。

3、无抽头响度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采用的音量电位器无抽头时,可以采用如上图所示的 RC 补偿型无抽头式响度控制器电路。
电路中,C1、R2 构成高音补偿电路,该电路对高频信号阻抗小,输入信号经该电路送到低放电路中,当 RP1 动片滑向地端时(音量减
小),R2、C1 电路提升作用更加明显。
R3、C2 构成低音补偿电路,对低音有相对提升作用。当 RP1 动片往下滑时,该电路提升低音的作用更加明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所示是LC补偿型无抽头式响度控制器电路。电路中,L、C组成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落在中音区域。由于并联谐振其阻抗大,失谐的高、低两侧信号高音和低音能通过谐振电路,这样达到提升高音、低音的目的。动片愈往下滑,提升作用愈明显。


总结

这篇文章是在学习可变电阻过程中,所感觉到比较有用的知识,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对元器件知识的全面了解有很好的作用。

  • 1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