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NA学习笔记(三)以太网帧结构、OSI参考模型、TCP模型

6. 以太网帧结构:
网络中传输数据时需要定义并遵循一些标准,以太网是根据 IEEE 802.3 标准来管理和控制 数据帧 的。了解IEEE802.3标准是充分理解以太网中 链路层通信 的基础。
(掌握分层模型作用、数据帧结构、MAC、转发过程)
6.1 什么是协议:
为了使数据可以在网络上从源传递到目的地,网络上所有的设备需要“讲”相同的“语言”,好比两个人交谈,要使用相同的语言。
数据通信协议的定义: 决定数据的格式和传输的一组规则或者一组惯例。在网络中,为了完成通信,必须使用多层上的多种协议。这些协议按照层次顺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 协议栈(Protocol Stack) ,也称为协议族(Protocol Suite)。不同的协议栈用于定义和管理不同网络的数据转发规则。 常用的协议栈 :TCP/IP、IPX/SPX、AppleTalk等。
协义只是一套规划,而协义栈就是协议的分层实现。
6.2 协议为什么要分层:
6.2.1 网络通信的过程很复杂:
1)数据以电子信号的形式穿越介质到达正确的计算机,然后转换成最初的形式,以便接收者能够阅读。
2)为了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将协议进行了分层设计。
6.2.2 分层设计的意义:
1)通信服务层的模块设计可相对独立于具体的通信线路和通信硬件接口的差别。
2)而通信服务层的模块设计又可相对独立于具体用户应用要求的不同。
3) 简化了相关的网络操作;提供了不同厂商之间的兼容性; 促进了标准化工作;结构上进行了分层;易于学习和操作。
4) 各个层次独立,一层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临层。

6.3 分层模型之——OSI(参考模型,非强制):
应用、表示、会话、传输、网络、数据链路、物理层共7层。

国 际 标 准 化 组 织 ISO 于 1984 年 提 出 了 OSI RM (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参
考模型很快成为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模型。
6.3.1 OSI参考模型具有以下优点: 简化了相关的网络操作;提供了不同厂商
之间的兼容性;促进了标准化工作;结构上进行了分层;易于学习和操
作。
6.3.2 OSI参考模型各个层次的基本功能如下:
物理层:
通过物理的网卡、线缆、光纤等在设备之间传输比特流,规定了电平、速度和电缆针脚。
--------
数据链路层:
将比特组合成字节,再将字节组合成帧 ,使用链路层地址(以太网使用 MAC 地址)来访问介质,并进行差错检测。 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
网络层:
提供逻辑地址,供路由器确定路径。IP寻址和路由选择。
--------
传输层:
提供面向连接或非面向连接的数据传递以及进行重传前的差错检测。 建立、维护和管理端到端的连接。 分为 可靠传输 (传输前先建立连接,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和 不可靠传输 (传输数据前不先建立连接,直接传输,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
--------
会话层:
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通信会话。 该层的通信由不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如QQ、迅雷)之间的服务请求和响应组成。
--------
表示层:
提供各种用于应用层数据的编码和转换功能,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发送的数据能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识别。包括数据格式化、加密、解密等。
--------
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接口)。
--------
6.3.3 OSI层次设计理念:

6.3.4 OSI层次举例:
发送信息是从上往下处理:
①甲地写信的人( 应用层处理 ,如QQ)——②防止泄密,对信息进行了加密( 表示层处理 ,数据格式化、加密、解密)——③这个人可能会写很多信件(多个会话),为了区分这些信是写给哪些人的将每封信<会话>的信息记录下来( 会话层处理 ,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④选择传递方式(如顺丰、邮局, 传输层处理 ,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⑤顺丰/邮局处理,信件该发往哪里( 网络层处理 ,IP寻址/路由选择)——⑥将信件/信息进行打包处理( 数据链路层处理 ,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⑦将同目的地的信件包裹采用空运(光纤)、陆运(双绞线)等方式送达目的地( 物理层处理 ,比特流传输)乙地收信人。
邮局对于写信的人来说是下层,运输部门是邮局的下层 ----下层是为上层提供服务的
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使用相同的语言----即协议
甲乙两地邮局之间的约定 ----同层次之间使用相同的协议

对于发送方来说是高层到低层处理(应用层至物理层)。对于接收方是从低层到高层处理(物理层到应用层)。

6.4 分层模型之——TCP/IP(在使用的模型):
6.4.1 概念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 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 ,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协议采用了 4层的层级结构 ,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联网设备规定一个地址。

TCP/IP模型同样采用了分层结构,层与层相对独立但是相互之间也具备非常密切的协作关系。TCP/IP模型将网络分为四层。TCP/IP模型不关注底层物理介质,主要关注终端之间的逻辑数据流转发。TCP/IP模型的核心是网络层和传输层, 网络层解决网络之间的逻辑转发问题(IP),传输层保证源端到目的端之间的可靠传输(TCP) 。最上层的应用层通过各种协议向终端用户提供业务应用。
网络工程师重点关注传输层、互联网层、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

应用数据需要经过TCP/IP每一层处理之后才能通过网络传输到目的端,每一层上都使用该层的 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彼此交换信息。不同层的PDU中包含有不同的信息,因此 PDU在不同层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 。假设QQ发送一句Hello,首先 应用层 将其处理为一个PDU数据,该数据在 传输层添加TCP/或UDP报头 后得到的PDU被称为 Segment(数据段) ;数据段被传递给网络层, 网络层添加IP报头 得到的PDU被称为 Packet(数据包或报文) ;数据包被传递到 数据链路层 ,封装数据链路层报头得到的PDU被称为 Frame(数据帧) 最后,帧被转换为比特流或光信号,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这种协议栈逐层向下传递数据(应用层---网络接口层),并添加报头和报尾的过程称为 封装(反过来则称为解封装)

数据包在以太网物理介质上传播之前必须 在数据链路层封装头部和尾部信息,封装后的数据包称为数据帧 ,数据帧中封装的信息决定了数据如何传输。以太网上传输的数据帧有两种格式,选择哪种格式由TCP/IP协议簇中的网络层决定。一种帧格式为Ethemet_II(平时使用的),另一种为IEEE802.3(在通信协议中使用)。

不同的Type字段值可以用来区别这两种帧的类型,当 Type字段值小于等于1500 (或者十六进制的0x05DC)时, 帧使用的是IEEE 802.3格式 。当 Type字段值大于等于1536 (或者十六进制的0x0600)时, 帧使用的是Ethernet II格式 以太网中大多数的数据帧使用的是Ethernet II格式。

Ethernet_II的帧中各字段说明如下:
1. DMAC(Destination MAC)是目的MAC地址。 DMAC字段长度为 6
个字节,标识帧的接收者。
2. SMAC(Source MAC)是源MAC地址。 SMAC字段长度为 6 个字节
,标识帧的发送者。
3. 类型字段(Type)用于标识数据字段中包含的高层协议 ,该字段长
度为 2 个字节。类型字段取值为 0x0800的帧代表IP协议帧 ;类型字
段取值为 0x0806的帧代表ARP协议帧
4. 数据字段(Data)是网络层数据 ,最小长度必须为46字节以保证帧
长至少为64字节,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为1500字节。(46-1500字节byte)
5. 循环冗余校验字段(FCS)提供了一种错误检测机制 。该字段长度
4 个字节。
以太网数据帧的长度范围为 64-1518字节(byte) 之间。

IEEE802.3帧格式类似于Ethernet_II帧,只是Ethernet_II帧的Type域被802.3帧的Length域取代,并且占用了Data字段的8个字节作为LLC和SNAP字段。
1. Length字段定义了Data字段包含的字节数。
2. 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由目的服务访问点DSAP(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源服务访问点SSAP(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和Control字段组成。
3. SNAP(Sub-network Access Protocol)由机构代码(Org Code)和类型(Type)字段组成。Org Code三个字节都为0。Type字段的含义与Ethernet_II帧中的Type字段相同。IEEE802.3帧根据DSAP和SSAP字段的取值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1)当DSAP和SSAP都取特定值0xff时,802.3帧就变成了Netware-ETHERNET帧,用来承载NetWare类型的数据。
2)当 DSAP 和 SSAP 都 取特定 值 0xaa 时, 802.3帧就 变成ETHERNET_SNAP帧。ETHERNET_SNAP帧可以用于传输多种协议。
3)DSAP和SSAP其他的取值均为纯IEEE802.3帧。

以太网在数据链路层上通过MAC地址来唯一标识网络设备,并且实现局域网上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MAC地址也叫物理地址,大多数网卡厂商把MAC地址烧入了网卡的ROM中。发送端使用接收端的MAC地址作为目的地址。以太帧封装完成后会通过物理层转换成比特流在物理介质上传输。

如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一样,每一台网络设备都用物理地址来标识自己,这个地址就是MAC地址。网络设备的MAC地址是全球唯一的。MAC地址长度为48比特,通常用十六进制表示。MAC地址包含两部分: 前 24 比 特 是 组 织 唯 一 标 识 符 ( OUI , 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由IEEE统一分配给设备制造商。例如,华为的网络产品的MAC地址前24比特是0x00e0fc。后24位序列号是厂商分配给每个产品的唯一数值,由各个厂商自行分配(这里所说的产品可以是网卡或者其他需要MAC地址的设备)。

单播: 局域网上的帧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发送。第一种是单播, 指从单一的源端
发送到单一的目的端。 每个主机接口由一个MAC地址唯一标识,MAC地址的OUI中,第一字节第8个比特表示地址类型。对于主机MAC地址,这个比特固定为0,表示目的MAC地址为此MAC地址的帧都是发送到某个唯一的目的端。在冲突域中,所有主机都能收到源主机发送的单播帧,但是其他主机发现目的地址与本地MAC地址不一致后会丢弃收到的帧,只有真正的目的主机才会接收并处理收到的帧。

广播: 第二种发送方式是广播, 表示帧从单一的源发送到共享以太网上的所有主机。广播帧的目的MAC地址为十六进制的FF:FF:FF:FF:FF:FF 所有收到该广播帧的主机都要接收并处理这个帧。 广播方式会产生大量流量,导致带宽利用率降低,进而影响整个网络的性能。当需要网络中的所有主机都能接收到相同的信息并进行处理的情况下,通常会使用广播方式。

组播: 第三种发送方式为组播,组播比广播更加高效。组播转发可以理解为选择性的广播,主机侦听特定组播地址,接收并处理目的MAC地址为该组播MAC地址的帧。组播MAC地址和单播MAC地址是通过第一字节中的第8个比特区分的。 组播MAC地址的第8个比特为1,而单播MAC地址的第8个比特为0。当需要网络上的一组主机(而不是全部主机)接收相同信息,并且其他主机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通常会使用组播方式。(如网络教室教学)

帧从主机的物理接口发送出来后,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到目的端。 共享网络中,这个帧可能到达多个主机。 主机检查帧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如果目的MAC地址不是本机MAC地址,也不是本机侦听的组播或广播MAC地址,则主机会丢弃收到的帧。 如果目的MAC地址是本机MAC地址,则接收该帧,检查帧校验序列(FCS)字段,并与本机计算的值对比来确定帧在传输过程中是否保持了完整性。如果帧的FCS值与本机计算的值不同,主机会认为帧已被破坏,并会丢弃该帧。如果该帧通过了FCS校验,则主机会根据帧头部中的Type字段来确定将帧发送给上层哪个协议处理。本例中,Type字段的值0x0800,表明该帧需要发送到IP协议上处理。在发送给IP协议之前,帧的头部和尾部会被剥掉。
1)网络设备如何确定以太网数据帧的上层协议?
答: 以太网帧中包含一个Type字段,表示帧中的数据应该发送到上层哪个协议处理。比如,IP协议对应的Type值为0x0800,ARP协议对应的Type值为0x0806。
2)终端设备接收到数据帧时,会如何处理?
答: 主机检查帧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如果目的MAC地址不是本机MAC地址,也不是本机侦听的组播或广播MAC地址,则主机会丢弃收到的帧。如果目的MAC地址是本机MAC地址,则接收该帧,检查帧校验序列(FCS)字段,并与本机计算的值对比来确定帧在传输过程中是否保持了完整性。如果检查通过,就会剥离帧头和帧尾,然后根据帧头中的Type字段来决定把数据发送到哪个上层协议(如IP、ARP等)进行后续处理。
  • 21
    点赞
  • 5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HCNA-WLAN学习指南是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HCNA)- WLAN认证考试的参考资料。本书内容全面详细地介绍了WLAN网络的基础知识、无线接入技术、网络规划与部署等方面的知识点。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全面了解WLAN网络架构和体系结构,理解无线接入技术(WLAN和WLAN控制器)、路由器与交换机技术、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和网络性能优化。本书的内容涉及众多领域,涵盖了现代化网络的组成环境、硬件配置等等。课本采取易懂易学的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方法,使读者能够逐步掌握WLAN网络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读者还可以结合Huawei eLab在线实验室来进行实际操作,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实战,增强实操能力。总之,本书是一本认真负责、强有力的参考资料,是广大技术人员提升技能、实践经验和市场竞争力的不可或缺的教材。 ### 回答2: HCNA-WLAN学习指南是一本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无线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教材,主要是为了帮助想要了解企业级无线网络技术的IT从业人员和无线网络爱好者。本书从无线网络的基础概念以及无线网络组成部分入手,详细介绍了IEEE 802.11协议,覆盖了WLAN的架构和组成、业务需求分析、WLAN规划设计、认证与加密、安全、无线控制器配置与管理、无线探针、WLAN故障诊断与维护等内容。 此外,本书还对无线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掌握无线网络的发展方向。此外,本教材还提供了许多实例,以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无线网络知识和技能。 总之,本书以系统的知识结构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份完整而实用的无线网络学习指南,无论是对于提高个人职业素养还是企业的网络建设,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 回答3: HCNA-WLAN学习指南介绍了如何设计、部署和维护企业级无线局域网。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企业的关键应用,因此需要高效、可靠的无线网络解决方案来满足业务需求。HCNA-WLAN学习指南的阅读,对于从事网络工程师的同学来说,可以进行无线网络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设计,以及优化和调优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其中,包括无线网络的标准和处理无线网络的物理信道、频率和调制。此外,还介绍了常见的无线攻击和如何保护无线网络。由于无线网络的特殊性质,学习HCNA-WLAN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无线网络的特点和技术。学生学习了如何使用无线技术和设备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和用户的需求。 总的而言,阅读HCNA-WLAN学习指南,对于从事无线网络工程师的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让他们提高无线网络知识和技术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用户。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