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方法》(第7版)答案(第九章)

P1

a)
1,4,5,6
b)
1,2,3,4,5,6
c)
2
d)
t 1 + 3 δ t_1+3\delta t1+3δ

P2

a)
连续播放: Q r − x \frac{Q}{r-x} rxQ
停滞期: Q x \frac{Q}{x} xQ
b)
Q x + B − Q x − r \frac{Q}{x}+\frac{B-Q}{x-r} xQ+xrBQ

P3

a) H 2 \frac{H}{2} 2H
b) 会卡成PPT
c) 2 Q T / H \sqrt{2QT/H} 2QT/H
d)
显然
Q . E . D Q.E.D Q.E.D
e)
r 2 T 8 H \frac{r^2T}{8H} 8Hr2T
f)
H 2 T t 2 − r ( t − 2 Q T / H ) = B \frac{H}{2T}t^2-r(t-\sqrt{2QT/H})=B 2THt2r(t2QT/H )=B
解之,即可

P4

中文版把消耗率翻译成压缩率了。。。🌶🐔
a)
E ( x − r ) E(x-r) E(xr)
b)
E ( x − r ) E(x-r) E(xr) or r ( T − E ) r(T-E) r(TE)

P5

a)
N 2 N^2 N2
b)
2 N 2N 2N

P6

a)
应该是每20毫秒,中文版变成了每20秒
( 160 + h ) ∗ 8 20 K b p s \frac{(160+h)*8}{20}Kbps 20(160+h)8Kbps
b)
40(IP:20,UDP:8,RTP:12)

P7

a)
d = u ( r 1 − t 1 ) + ( 1 − u ) u ( r 2 − t 2 ) + ( 1 − u ) 2 u ( r 3 − t 3 ) + ( 1 − u ) 3 ( r 4 − t 4 ) d=u(r1-t1)+(1-u)u(r2-t2)+(1-u)^2u(r3-t3)+(1-u)^3(r4-t4) d=u(r1t1)+(1u)u(r2t2)+(1u)2u(r3t3)+(1u)3(r4t4)
b)
d n = u ∑ j = 0 n − 2 ( 1 − u ) j ( r j + 1 − t j + 1 ) + ( 1 − u ) n − 1 ( r n − t n ) d_n=u\sum^{n-2}_{j=0}(1-u)^j(r_{j+1}-t_{j+1})+(1-u)^{n-1}(r_n-t_n) dn=uj=0n2(1u)j(rj+1tj+1)+(1u)n1(rntn)
c)
d ∞ = u 1 − u ∑ j = 1 ∞ ( 1 − u ) j ( r j − t j ) d_{\infty}=\frac{u}{1-u}\sum^{\infty}_{j=1}(1-u)^j(r_j-t_j) d=1uuj=1(1u)j(rjtj)

P8

🐴

P9

a)
d n = n − 1 n d n − 1 + 1 n ( r n − t n ) d_n=\frac{n-1}{n}d_{n-1}+\frac{1}{n}(r_n-t_n) dn=nn1dn1+n1(rntn)
b)
时间距离目前越近的时延的权重应该越大。

P10

🐴

P11

a)
7 9 8 7 9 8
b)
3 4 6 7
c)
3 6
d)
从t=10开始播放

P12

编号 r i − t i r_i-t_i riti d i d_i di v i v_i vi
1770
287.10.09
387.190.162
477.170.163
597.350.311
697.520.428
787.570.429
887.610.425

P13

a)
方案一25%额外带宽,5个包时间的播放时延;
方案二25%额外带宽,2个包时间的播放时延。
b)
方案一通过计算可以恢复丢失的分组;
方案二使用第二个分组的低比特率编码代替之;
方案一音频质量更好。
c)
方案一直接丢包;
方案二使用低比特率编码代替;
方案二音频质量更好。

P14

a)
r N rN rN,其他r,total:(2N-1)r
b)
(N-1)(N-1)r;r;N(N-1)r
c)
(N-1)r;(N-1)r;N(N-1)r

P15

a)

b)
够,来自不同源的分组有不同的SSRC

P16

a) T
b) T
c) F
d) F
e) T
f) F
g) F
h) T
i) T
j) F

P17

a)

时隙队列中的分组桶中令牌数量
01 2 32
13 41
24 51
35 61
461
5-1
67 82
79 101
8101

b)

时隙输出分组
01 2
13
24
35
46
5-
67 8
79
810

P18

a)

时隙队列中的分组桶中令牌数量
01 2 32
13 42
252
362
4-2
5-2
67 82
79 102
8-2

b)

时隙输出分组
01 2
13 4
25
36
4-
5-
67 8
79 10
8-

P19

没有(震声

P20

🦓

P21

不(确信

P22

第九章 完

  • 6
    点赞
  • 2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 回答1: 《自顶而下计算机网络 第7 pdf》是由James F. Kurose和Keith W. Ross合著的一本经典教材。它是一本系统介绍计算机网络原理和技术的教材,适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 《自顶而下计算机网络 第7 pdf》中包含了计算机网络的各个方面,从应用层到物理层,完整地讲解了网络体系结构、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等内容。书中内容详实,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具体的实例和案例分析,更有大量的实验和编程项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网络技术。 这本教材以自顶而下的方式组织内容,从高层次的应用层开始,逐渐深入介绍了网络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教材也强调了网络设计的核心原则和技术考虑,如可靠性、性能、安全性等。通过阅读和学习,读者可以获得对计算机网络原理和技术的全面理解,并具备实践能力。 这一本的pdf将教材内容以电子书的形式呈现,方便了学生和教师的阅读和使用。可以使用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等设备打开该电子书,随时随地学习和查阅内容。 总的来说,《自顶而下计算机网络 第7 pdf》是一本权威且具有实用性的计算机网络教材,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各个方面。不仅适合作为教学辅助教材,也适合作为网络技术爱好者的学习工具。 ### 回答2: 《计算机网络 自顶而下 第7pdf》是一本计算机网络的教材,采用自顶向下的教学方法,全面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该教材有许多优点。首先,它从应用层开始,逐层介绍网络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相关协议。这种自顶向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整个网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次,该教材给出了丰富的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技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此外,该教材还提供了习题和实验,供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该教材的内容非常全面。它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各个方面,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等。不仅介绍了网络的基本原理,还详细讲解了各种常见的网络协议和技术,如以太网、IP协议、TCP协议等。此外,还深入探讨了网络安全、无线网络、多媒体网络等当前热门的网络主题。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进阶学习者,都能从该教材中获得所需的知识。 总之,《计算机网络 自顶而下 第7pdf》是一本经典的计算机网络教材,以其自顶向下的教学方式和全面的内容而闻名。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能从中受益,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应用。同时,该教材也是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权威参考资料,对于从事相关研究和工作的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