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Link星座带宽以及对美国潜在用户群的评估

前言

本文介绍了对 StarLink 星座带宽的估计,这些估计是根据公开数据获得的,这些数据包括 SpaceX 专家的公开声明、提交给 FCC 的文件以及 StarLink 用户的数据。

来自卫星的波束所覆盖的地球表面单元的直径为 15 英里(24.13 公里)。StarLink 单星覆盖范围是内接在 15 英里圆内的7个六边形波束,总面积为 379 平方公里。

在美国的农村地区,有 5723 万人生活在农村地区,平均家庭规模为 2.53 人。因此,平均有2,110 间房屋共计 5,339 人住在农村地区的一个蜂窝中。StarLink 卫星到用户终端的下行链路在Ku频段,可用带宽为 2000 MHz,从终端到卫星的上行链路在Ku频段,可用带宽为 500 MHz。

提交给 FCC 的文件谈到了使用从 BPSK 到 64QAM 的调制的可能性。

 

卫星上有两种极化方式。 

        1 在 2000 MHz 和 64QAM FEC = 0.873 (= 8/9) 时,我们将得到一颗 StarLink 卫星的总吞吐量,2000 x 2 x 5.11 = 20.22 Gbit,这与已知数据完全一致。 
        2 UT-1 用户终端工作在 240/62 MHz 信道3
        3 ...并且仅在一个右旋极化下运行。因此,8个波束可以在一个卫星上同时工作于同一个极化方式。我们将使用基于 UT-1 类型终端的服务估算需要多少颗卫星才能确保 100% 覆盖地球的任何部分。 

要实现 100% 的美国农村地区覆盖,需要 1,341 颗卫星,由于所有卫星都相对均匀地分布在地球的整个表面,而美国大陆的领土在 53 °纬线之间仅占地球领土的 2.55%,因此实际1341颗卫星远远不够。 估计在任意给定时刻有多少颗卫星可以在美国上空提供服务需要注意,由于倾斜轨道的卫星分布,美国上空的卫星密度是不均匀的,具体取决于用户的纬度。根据卫星波束覆盖的纬度(24.13 公里)可以估计卫星数量。

北纬48.7°。北达科他州罗莱特的网关站,圆半径约为 1245 公里。

北纬41.4°,宾夕法尼亚州格林维尔的网关,圆半径为 1168 公里。

北纬 26 °,德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网关,圆半径约为 1060 公里。

蓝点是活动卫星,黄点是网关。2021 年 9 月 3 日拍摄了该星座位置的图像,当天有 1,282 颗卫星到达了它们的最终轨道。随着 StarLink 星座的不断增长,卫星的数量在不断变多。让我们估算一下不同纬度的卫星覆盖“密度”,很明显,居住在美国北部的人获得 StarLink 服务的机会比居住在美国南部的人高 70% 。为了仅向美国农村地区(美国的 53%)提供服务,需要 1,549 颗卫星(第一阶段的 100%)。

总的来说,在最好的情况下,即使在美国北部地区,农村地区也只有 29 个小区中的 1 个(不到 4%)可以通过StarLink 星座的第一阶段全面部署的服务来解决。 

SpaceX的任务包括对地球的全覆盖,没有它就不可能组织船舶和飞机的漫游,所以必须有一个解决方案。 

首先,可以将一些无人居住的地区或没有航线或航线的地区排除在服务之外。相控阵天线的重新定位时间仅为 5-10 微秒(比 Starlink 网络中的延迟少 4,000 倍)。这允许波束跳跃单个波束依次为多个小区服务。 然后,根据一个服务周期中包括多少个小区,可以将提供服务的小区的数量增加2到5到10倍或更多。 

对于 4,408 颗v.1.0 卫星,Ku-/Ka 频段,每 10 个小区 1 个波束的周期: 至此,对 StarLink 服务提供全球覆盖的可能性的分析可以认为已经完成。现在让我们从用户流量的角度考虑星座的必要组成。 StarLink 卫星在两个极化和 64QAM(正交幅度调制)下运行时的带宽将为 20 Gbps。现在,网络只能使用一种极化方式与 UT-1 终端一起工作。 

此外,要使用 64QAM 调制,EbNo(归一化信噪比测量)必须超过 17 dB。然而,目前 UT-1 终端上的 SNR(信噪比)参数为 11 至 12.5 dB,对应于 16 至 32 APSK(幅度和相移键控),最大值为 3.5 bit/Hz。 StarLink 服务的测试间接证实了这一点:终端的创纪录速度在 2021 年春季在德国开始提供服务时得到证明,其中每个小区的用户数量最少,一个用户可以使用波束的整个带宽:领土),然后是 1,584 颗卫星(第 1 阶段的 100%)。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波束仅服务于 1 个小区,则同一小区中的所有用户应共享大约 840 Mbit,如果波束使用波束跳跃并服务于 3 个小区,则应共享 240 Mbit。我们来分析一下,一个星链订阅者可以下载多少流量。 

我们假设 StarLink 用户的需求是相似的。在五个小时内(下午 6:00 到 11:00),用户平均下载 5.87 GB。我们假设 85% 的流量来自互联网——那么我们需要每秒 2.27 Mbit 来下载如此大的流量。 还应该考虑到消费的高峰时刻,例如在 Netflix 或超级碗上的首映式。运营商的做法是不允许平均网络负载超过 70% 到 80%,以避免在此类高峰时段服务质量下降。 

我们假设平均网络负载是其全部容量的 80%。在这种情况下,小区的容量为 672 Mbit,可以为 296 个用户提供服务,即小区内潜在用户的 14%。要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您需要使用第二个、第三个等,即同一颗或另一颗卫星的波束,但始终使用不同的频率。 

使用 UT-1 时,为美国大陆的 500,000 名用户提供服务所需的卫星数量估计为 500000 / (8x296) = 211 颗卫星。 

由于卫星在地球表面的均匀分布,并且仅考虑美国领土(地球表面的 2.55%),星座应包括 315 / 2.55% = 8,274 颗卫星。但是,由于卫星位于美国边界以外 300 至 500 公里(在海洋、加拿大或墨西哥上空,同样可以为美国领土服务。此外,在北部边界上,卫星的密度卫星的高度几乎是南方的两倍。我们假设美国大陆的领土可以由星座中 5% 的卫星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星座应该由 4,229 颗卫星组成。 

您还可以计算一个完全部署的 StarLink Ku 波段星座可以为美国大陆的多少用户提供服务——4,408/4,229 x 500,000 = 521,000 个活跃用户。考虑到阿拉斯加、夏威夷、加拿大、欧洲等国家,一百万用户将是可能的。让我们重复一遍——计算是针对 UT-1 终端的当前模型和美国用户的流量消耗概况进行的。 

截至撰写本文时,第一阶段部署的 1,584 颗卫星的 StarLink 星座可以为美国大陆的 187,000 名用户提供服务,并具有先前指出的流量消耗概况。最大用户群将在 4 到 6 个月内达到,但免费容量将在美国大陆以外。 

在没有实际流量消耗数据的情况下,考虑到用户现在连接星联服务之前使用的是低速连接(1..5 Mbit),可能他们还没有形成需求(习惯) 使用需要高速互联网和消耗大量流量的程序。在这种情况下,StarLink 用户的流量消耗达到美国平均水平的时间最长可能需要 6 到 12 个月,在此期间流量消耗将达到美国平均水平。

 


2020年美国用户流量消耗的实际数据。

StarLink 网络中流量消耗可能较少的另一个原因是,该网络目前处于 beta 测试模式,一些用户与他们的旧提供商并行使用 StarLink,从而减少了 StarLink 网络的负载。 

如果未来 SpaceX 会公布其所在国家/地区的活跃用户数量(理想情况下是每个订阅者的平均流量消耗),那么就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检查估算值。 

  • 3
    点赞
  • 2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为满足人类对信息容量和传输速率日益增长的需求,卫星激光通信技术作为 新一代空间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及潜在市场,必将是世界各 国研究的热点。星间激光通信系统空间环境复杂、通信距离远、激光波束窄、发 射功率小,在卫星之间高效快速地建立通信链路非常困难,为攻克这一难题,本 课题对星间激光通信的若干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 论文分析星间激光通信系统的功能,设计系统的结构组成,详细阐述工作原 理及流程。对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设计确定 ATP(Acquisition,Tracking and Pointing)的功能、系统方案、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依据设计方案,分析两个 卫星激光通信终端之间建立通信链路的原理及过程,推导链路建立时间的表达式, 依据系统性能指标合理分配链路建立时间。基于星间激光链路方程,对链路功率 进行预算仿真,分析系统参数对链路效率及链路余量的影响,为系统参数及方案 的确定提供理论指导。为了维持激光通信链路的稳定性,对链路的突发中断进行 理论建模分析,确定链路中断概率与跟踪精度的关系。 论文对捕获技术展开深入研究,重点分析系统的捕获策略及重要参数指标, 并进行数值验证。对比不同的捕获方案及捕获方式,选择最适合于本课题的捕获 方案及捕获方式。对初始偏置角的标准差及捕获不确定区进行研究,建立理论模 型且进行数值分析验证。推导捕获概率的模型,分析模型组成及影响因素,并进 行数值分析,确定本课题的捕获概率。深入讨论扫描步长,为实现不同扫描路径 的高效扫描,对扫描光束的束散角同时引入伸缩因子和附加重叠因子,避免过度 重叠扫描、几何漏扫及抖动漏扫的发生。分析对比步进扫描模式、快速扫描模式 1 及快速扫描模式 2,建立相应的扫描时间间隔模型。同时对场扫描理论和多 场扫描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为下一步螺旋扫描技术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论文深入研究螺旋扫描技术,优化扫描捕获方案,进一步降低链路建立时间。 理论分析不同的扫描路径,依据统计原理,推导并建立扫描捕获模型,包括等线 速等螺距的螺旋线扫描、矩形螺旋扫描、菱形螺旋扫描、六边形螺旋扫描。模型 建立时综合考虑系统参数、不同扫描场次理论、不同扫描模式的各种情况。分析 重要系统参数捕获不确定区、扫描步长、通信距离、执行机构带宽、扫描光束束 散角、探测器响应时间分别对各类模型扫描捕获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系统相关 参数,该模型既适用于有信标光的系统,也适用于无信标光的系统。不同的扫描 场次、扫描模式及扫描路径相互组合,理论对比相应模型的扫描捕获性能并进行 数值分析。为验证模型建立的正确性,论文设计了验证扫描捕获模型的试验方案,
系统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学科,旨在设计、开发和管理复杂的技术系统。在SpaceX内部讲义中,系统工程被视为一项关键任务,用来指导公司的航天项目开发和实施。 首先,系统工程在SpaceX内部讲义中强调了系统的全面性。它要求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项目需求,将各个子系统和组件进行有机的集成。这确保了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的一致性。 其次,SpaceX内部讲义中的系统工程要求工程团队积极采用模型和模拟技术。通过使用计算机模拟和仿真工具,工程师们可以模拟系统的行为、性能和交互,快速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优化系统性能。这种方法使项目开发周期缩短,减少了实验和试错的时间和成本。 再次,SpaceX内部讲义中的系统工程倡导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航天项目中,可能面临各种潜在的难题和挑战,因此,系统工程师需要通过详细的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他们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持续监测和识别风险,并采取措施来减轻或消除这些风险。这种风险导向的思维帮助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交付。 最后,在SpaceX内部讲义中,系统工程被视为与其他工程学科密切合作的学科。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系统工程师需要与软件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力学工程师等人密切合作,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集成和协调。这种跨学科的合作促进了项目开发的高效性和整体性。 总结起来,系统工程在SpaceX内部讲义中被视为一种关键工程学科,用于指导航天项目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它强调系统的全面性、模型和模拟技术的应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与其他工程学科的紧密合作。这些原则和方法帮助SpaceX确保项目的成功交付和技术的持续创新。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