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数据库系统结构抽象

  DBMS管理数据库的三个层次

                          1) External Level  / User Lever .外部层次或者叫用户层次。指的是某一用户能够看到的数据,即全局数据的某一部分。

                          2)Conceptual Lever / Logic Lever  概念层次或者叫逻辑层次。从全局角度理解管理的数据。含相应的关联约束。

                          3)Internal Lever / Physical Lever  内部层次或者叫物理层次 。存储在介质上的数据。包含存储路径,存储方式,索引方式。

             模式 ( Schema ) 对数据库中的数据所进行的一种结构的描述。所观察到数据库结构的信息。

             视图(View) / 数据Data  是指某一种模式下表现出的数据库中的数据。

             从而有:模式是数据的一种抽象,数据(视图)是模式的一种展现。       

     三级模式与三级视图

             External Schema    .....External View :也称为外部模式 / 用户模式 以及 外部视图 / 用户视图 。某一用户可以看到的与处理数据的结构的描述  

             Conceptual  Schema     ....Conceptual View    :也称概念模式 / 逻辑模式 以及 概念视图/ 外部视图 从全局理解/管理数据结构的描述,并有相应的关联约束。

             Internal Schema ....  Internal View  :内部模式 / 物理模式 以及 内部视图 /逻辑视图。 存储在介质数据上的结构描述。含存储路径,存储方式,索引方式等。

      三级模式是指:内模式 /物理模式------概念模式 / 逻辑模式 -------外部模式 / 用户模式。

      两层映像

             E-C Mapping  ( External  Schema -- Coceptual Schema Mapping)  将外模式映射为概念模式从而实现数据概念视图向外部转换

            C-I Mapping    (Conceptual Schema - Internal Schema Mapping) 将概念模式映射为内模式,从而支持实现概念视图向内部视图的转变 ,便于计算机的存储和处理

     两个独立性

             1.逻辑数据独立性: 当概念模式变化时,可以不改变外部模式(只改变 C - E Mapping) ,从而无需改变应用程序

             2.物理数据独立性: 当内部模式发生改变时,可以不改变概念模式(只需要改变 C-I Mapping )从而不改变外部模式

    区分数据模型和模式:

              数据模型:规定模式统一描述的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操作和约束。数据模型是对模式本身的抽象。而模式是对数据本身结构的抽象。比如关系模型用表的组织方式,层次模型用书的组织方式。网状模型用图的方式组织。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设计一个数据库结构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库范式:数据库范式是数据库设计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用于规范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储和组织方式。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采用符合第三范式的数据库结构,以确保数据不会重复存储。 2. 数据库表的设计:在设计数据库表时,我们需要确定每个表中的列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使用外键来建立表之间的关联。 3. 数据库索引的设计:索引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用于快速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因此,在设计数据库时,我们需要考虑使用哪些列来创建索引,以及如何优化索引以提高查询性能。 4. 数据库安全性:在设计数据库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保护数据的安全性。这包括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数据库,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数据泄漏和其他安全问题。 5. 数据库性能:在设计数据库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优化数据库的性能。这包括使用适当的硬件和软件,优化查询语句和索引,以及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能够支持我们的应用程序的需求。 总之,设计一个有效的数据库结构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数据库范式、数据库表的设计、数据库索引的设计、数据库安全性和数据库性能。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并不断优化数据库结构以满足应用程序的需求。 ### 回答2: 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需求分析:根据系统的需求和功能,明确数据库的目标和用途,确定需要存储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量。 2.实体抽象:通过对业务对象或实体进行抽象,确定数据库中的各个实体及其属性。实体可以是物理实体、概念实体或行为实体。 3.关系建立:通过对实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和联系属性,建立实体之间的关系。 4.属性确定:确定每个实体的属性,并进行属性的数据类型定义、属性的约束和属性值的规范。 5.主键设计:对于每个实体,确定其主键,保证主键的唯一性和稳定性,以便于检索和更新。 6.模型设计: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设计数据库的逻辑模型,可以采用实体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或对象模型。 7.表设计:将逻辑模型转化为物理模型,即根据需要创建数据库表,并对表进行规范的定义。表的设计应考虑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性能。 8.数据字典:根据数据库的设计,编写数据字典,对数据库中的表、字段、类型和约束进行详细说明,方便后续的数据库操作和维护。 9.索引设计:根据数据库的查询需求,对表中的关键字段进行索引设计,提高查询效率。 10.权限设置:根据系统的安全需求,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进行设置,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设计出合理的数据库逻辑结构,以满足系统功能和性能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数据库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安全性,并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 回答3: 设计数据库的逻辑结构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表设计:首先确定需要创建哪些数据表,并确定每个数据表的字段和数据类型。字段的选择应该与业务需求紧密相关,确保数据表的设计符合实际需求。 2. 主键和外键:在设计数据库中的数据表时,需要确定每个表的主键和外键。主键是一个唯一标识符,可以用来唯一地标识表中的每一条记录。外键用来建立不同表之间的关联,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3. 索引的设计:索引能够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效率,加速数据的检索速度。在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时,需要考虑哪些列需要添加索引,并根据查询需求选择适当的索引类型。 4. 视图的设计:视图是一个虚拟表,通过查询语句从一个或多个实际的基本表中导出。在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时,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创建视图,以提供更方便的数据查询和处理方式。 5. 触发器和存储过程:触发器和存储过程是数据库中的一种编程对象,用来在特定的数据库操作发生时触发相应的操作。在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时,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创建触发器和存储过程,以满足特定的业务需求。 6. 数据库的范式设计:范式是数据库设计中的一种规范,用来确保数据库的数据无冗余、无更新异常,并能够提供较高的数据安全性和一致性。在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时,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将数据库设计为符合特定的范式要求。 综上所述,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时需要充分考虑业务需求,并综合考虑主键外键关系、索引设计、视图设计、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的设计,以及数据库的范式化设计,以实现数据库的高效性、可拓展性和数据一致性。同时,需要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简洁性,避免冗余和不必要的复杂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