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知识总结
1. IP地址基本概念
2. IP地址分类
二者在以太网的二层封装均为 以太网帧,目标 MAC 地址有差异 —— 本地广播对应 FF:FF:FF:FF:FF:FF(以太网全广播 MAC);定向广播的 MAC 则为目标网段网关或特定设备的 MAC(需结合 ARP 解析,实际封装为单播或广播 MAC ,但逻辑上是向目标网段广播 )。
3. IP地址子网划分
3.1 网络地址的计算
3.2 定向广播地址计算
3.3 可用主机数计算
3.5 IP子网划分的原因
3.6 IP子网划分的作用
① 提高 IP 地址利用率:按需拆分大网络为小子网,避免传统固定分类地址(如 C 类)的浪费,精准匹配不同规模网络的需求。
② 增强网络安全性与稳定性:隔离广播域,限制广播包传播范围,减少广播风暴影响;同时通过子网边界实现访问控制,隔离敏感网段。
③ 优化网络管理与扩展:便于分区域管理和故障排查,支持网络规模动态调整,无需重构整体架构。
④ 提升路由效率:通过子网聚合减少路由表条目,加快路由查找速度,降低设备负担。
3.7 子网划分的方法
3.8 子网划分的核心思想
3.9 子网计算案例分析
4. OSI参考模型
5. OSI参考模型各层功能
6. TCP/IP网络模型
二、实验知识总结(模拟)
无线AP配置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对三层交换机、路由器、无线 AP 等设备进行配置,构建包含有线和无线网络的小型网络环境,实现网络设备间的连通性,验证 DHCP 服务(为网络内设备自动分配 IP 地址 )、路由转发(不同网段间数据传输 )以及无线接入功能,确保 PC 、无线终端等能正常通信,掌握网络设备基本配置方法和小型网络搭建流程。
实验拓扑图:
实验步骤:
1、三层交换机配置: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int vlan 1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0.254 255.255.255.0
2、配置无线局域网控制器(Wireless LAN Controller,WLC)的管理接口网络参数:
3、配置轻量级无线接入点(Light Weight Access Point ,LWAP )
给这个无线 AP 设好 “联网参数”(地址、网关等 )和 “接口工作模式”
4、配置AC的主机:
5、在浏览器上输入AC的管理地址:192.168.100.1,进入并配置
6、重启并修改URL:https://192.168.100.1
7、再增加一个AP并配置
8、验证 2台AP 能否成功关联到无线控制器,且全部正常运行
9、让笔记本电脑的无线网卡正确配置,能够连接到名为 office 的无线网络,实现无线接入功能
10、三层交换机实现DHCP中继功能(vlan 1)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int vlan 1
Switch(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192.168.1.254
11、对路由器进行 DHCP 服务配置和静态路由配置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ip dhcp pool 1
Router(dhcp-config)#network 192.168.100.0 255.255.255.0
Router(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92.168.100.254
Router(dhcp-config)#exit
Router(config)#ip route 192.168.100.0 255.255.255.0 192.168.1.1
实验问题小结:对于每一步的实验步骤都做了正确配置,依然出现问题(笔记本电脑未成功连接无线AP),删除对应设备(无线AP)并重新配置是个不错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