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视化 - 近现代数据可视化发展历程

1. 18世纪 -  威廉·普莱费尔(William Playfair) 完成统计图形学的奠基

 

William Playfair 发明了了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等,之后迎来了了统计图图形学的繁荣期。

 

william-playfair.png

 

2. 20世纪上半叶 - 对于可视化⽽而⾔言是⼀一个缺乏创新的时期。

 

但是,随着统计图形学的发展,可视化开始从⾯面向政府、科学领域,⾛走向商业以及⼈人们⽇日常应⽤用。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数据的图形显示能在很多领域中帮助⽤用户得到新的洞洞察。多维数据可视化和⼼心理理学的介⼊入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

 

3. 20世纪下半叶 -  雅克 · 贝尔坦 完成制图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发展

 

这位优秀的法国制图师,创作了可视图表设计与制图的奠基之作《the Semiology of Graphic》,其中将可视化图表的核心元素分为 Shape,Size,Value,Orientation,Texture,Color

 

1.png2.png

 

 

 

4. 2011-9-17 统计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 利兰·威尔金森 完成《The Grammar of Graphics》

 

通过图形语法可以以⼩小代价穷举尽可能多的图形

  • 5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数据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的统计图表和信息图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下面简要概述数据发展历程: 1. 统计图表时代(18世纪 - 19世纪) 在18世纪和19世纪,统计学家和科学家开始使用统计图表来可数据,例如饼图、柱状图、折线图等。这些图表形式简单直观,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2. 计算机图形学时代(20世纪 - 80年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形学成为数据的重要手段。20世纪60年代末,艾德华·图夫获得了图形界面的专利,并开创了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领域。随后,研究者们开始开发各种图形技术和算法,用于可数据。 3. 信息可时代(80年代 - 90年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可呈现。1987年,卡尔·伊普希尔姆提出了“信息可”的概念,强调将信息和数据觉形式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数据的可表达和交互性。 4. Web和互联网时代(90年代 - 至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Web技术的发展数据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例如,D3.js等开源JavaScript库的出现使得数据在Web端的实现更加便捷。同时,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为数据提供了更大规模和复杂性的数据处理能力。 5. 交互式和可分析时代(21世纪) 21世纪以来,交互式和可分析成为数据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交互性和动画效果,用户可以主动探索数据,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洞察。此外,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数据提供了更多的自动和智能的可能性。 总结来说,数据经历了从统计图表到计算机图形学、信息可、Web和互联网时代,最终发展到交互式和可分析的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数据的不断增长,数据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在未来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张驰Terry

知识源于创作热情,感谢你的支持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