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未来读感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google的世界里做到没有庸人,至少他们自己这么想的,也在这么努力。就像搜索的算法一样简单的逻辑,A类人喜欢A类人,有共同语言,容易碰撞出火花,B类人受到A类人的威胁,所以希望雇佣的员工都和自己一样普通,更可怕的是B类人的不安全感会使他去雇佣对任何人都缺乏挑战自信的C类人,这样一来,公司人才的“弱智化”不可避免。

我们的人才有限,吸引力有限,找到优秀的人很难,不可能像google那样层层的筛选,但是并不是说大家都很平庸,员工中有很多优秀的人,发挥大家的自由,从中间提出突出的人来带领团队,摆脱级别的困扰,进行差异化奖励,拿出百万元的股票奖励给“创始人”的魄力。如果企业没有奖励基金,你不能期望员工像企业家一样工作。一个“创新之星”到底评价的标准是什么,200块的奖励能调动多少人的积极性呢?

 

信息的交流,持续的有效沟通是让所有的人参与其中,让每一创意,每一个工作都有人了解,别人我们不管,首先在我们自己小组中间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管理就是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这需要公开透明的大量的交流。

我们看过了许多“卓越的”“伟大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但是从一开始就要去怀疑,因为他们的经验已经100年了,传统的工业也许还可以沿用,但是我们没法按部就班做到这样的要求。怀疑和谦逊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品质。

问题是没有制度流程,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做工作。

好的制度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使好人变坏。

当以下4个条件满足时,你不需要许多自上而下的纪律:

1.一线员工对结果负责

2.小组成员可以了解适时的业绩数据

3.小组成员有影响结果的关键变量有决策权

4.结果薪酬和奖励紧密结合

这些有多少能做到,没谱。

但是至少能做到第四点吧,当然这个不是说随意的,只有积累到一定的用户反馈,取得一定的成果,才能得到更多的资源。不可能画饼充饥,你可以得到一大笔奖金,但是先要开发出能赚钱的东西来,这些机制保障了员工认真的工作。

 

现代管理的准则:标准化,专业化,目标认同,等级制度,规划和控制,外部奖励。这些20世纪早期的理论沿用了100年,他们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使大规模的组织的操作效率和可靠性最大化。这是工业时代长期繁荣的有力保障。但是在工业领域之外的地方,这些准则的适用性应当收到质疑。在一个靠人而不是机器做事的环境里,这些规则甚至是有害的。

环境在不断的变化,根据达尔文的理论,我们也需要不断的改进公司的基因,做到这一点,在于每一个“细胞”的突变,在于每一次积极的出轨,做到这是有前提的,回到以前的话题,试验优于计划。多做尝试,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让每一个人都有时间,有使命感,让大家主动找到自己关心的事情。挖掘创新的项目,如果所有人的按部就班,都站在主流之中,就不可能看到未来。

 

说了很多公司的问题,说说自己的吧,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勤奋,但是勤奋是不够的,富有激情的员工的业绩永远超越仅仅只是勤奋的员工。如果有一天公司真能做到不迷信大公司,没有人在耳边天天絮叨,要我们自己去管理自己,去创新的时候,我们准备好了吗?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