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

作用:逻辑变成实用化的工具的思维方法论

这本书主要谈怎么理清思维,怎么把逻辑变成实用化的工具,怎么在职场中使用逻辑,这本书给出了一整套结构化思维的方法论。

  • 提升提纲契领的本事
  • 提升沟通技巧
  • 提升思维结构化的能力

这时候有些书友就问了,我又不是麦肯锡公司的,我为什么要在乎他们的教材在写什么?我来和你说道说道。

这个麦肯锡公司它的性质和一般的公司不一样,一般的公司如果是个实业的,就生产一个东西,像华为手机公司就生产华为手机。

它不是生产一个实物,它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扮演的是谋士的角色,帮各个公司来出主意,所以它的这个思维方式是公司背后的元思维。

作者芭芭拉·明托是麦肯锡的一个著名的女培训师,明托在写作方面非常有专长,在1966年被派往伦敦负责提高麦肯锡公司的欧洲员工的写作能力。

写作的基本要求:想清楚,提高思维能力

你什么时候能够写清楚,首先要做到三个字:想清楚。你要想清楚你到底要说什么,然后才能把这件事给说清楚了,这件事非常重要。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思维的基本原理:金字塔原理

明托到底是用什么办法让大家的思维都统一起来呢?她提出的一个具体的一个思维的原则,同时也是一个写作的原则,就叫“金字塔原理”。

写作、表达存在的问题

金字塔原理显然是个隐喻了,明托女士也是希望大家做报告也好,自己梳理自己的思维也罢,都能把自己的思维整合成像金字塔这样的一个结构。它有一个尖锐的顶部,指的就是你总的题眼,你总的论点,你到底要干什么。

因为我自己是从事哲学教育的,我自己也在课堂中利用类似的方法论来教导学生,不管你讨论什么,首先一篇文章要干什么?在导论里面要说清楚了,而且最好用一句话说清楚。

你用很长的话来说,就说明你自己都没有想清楚你自己要干什么。

金字塔除了有一个很尖锐的顶部以外,它还有宽大的一个底部,用来支撑这个顶部的观点的庞杂的信息量。你说的这个观点要有论据来支持。但这个论据本身的内容是相当多的,有时候你陷在这些论据的细节里面,就可能会犯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

因此,你要把这些丰富的内容放到金字塔的底部或者是中部,以便让那个顶部的宏观信息能够统摄它,这样你就知道这些不同的信息各自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了,这样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中观的展开,又有微观的细节,这不就是个很漂亮的金字塔吗

那么,这也就是为了使得我们的思维能够同时把握这两个方向。一我们要面对世界的复杂性,这个世界的确有海量的信息,我们不能够简化世界中的信息,所以我们要有金字塔的一个非常大的底部。
同时我们又要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否则的话,我们自己就会成为信息海洋当中的一叶扁舟了,被海浪随机地从这个地方推到另外一个地方,我们会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同样的道理,你想想看,你如果是要给公司的老总写一份报告,公司的老总有可能都不在这个国家,和你可能母语也不一样,生活习惯也不一样,你想想他要同时接到分公司从世界不同的地方给他写的报告,他也不是全知全能的人,他不可能知道每一个分公司运作的极为细腻的细节。

所以报告他这件事的时候,先让他看金字塔的底,说这些公司里面鸡毛蒜皮的小事,他能看明白吗?他根本看不到里面的point(要点)。

你该怎么做呢?你得先想想哪一件事情是能够引起宏观领导层注意,然后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题眼提出来。所以金字塔的原理对于你自己来说是一种提纲契领的本事,搭建一个心灵的金字塔,你要做什么,然后慢慢地细化到那些细节。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沟通的技巧。

你要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也让大家想明白你这个演讲的主旨是什么,你这个PPT的主旨是什么,然后再细化到那些细节里面去。

在商业报告里面,你如果不能把你要讲的这个演讲的要点在30秒钟之内让听众听明白的话,听众就会陷入迷茫。你的演讲或者你这个PPT的演示就是一次失败的演讲。为什么呢?

心理学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记忆容量有限性原则。1956年,美国的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就写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论文,叫《神奇的数字7±2》。

经过心理学家的一个测算,聪明的人能够记住大概9个,稍微笨一点的,但是还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能够记住5个,基本上就叫7±2了,总而言之他不可能记住太多。这一点和金字塔原理有什么关系?当然是有关系的了。

比如你要把你的问题的主旨和大家讲,你就必须要用尽量少的词汇把它的要点凸显出来。你说一个很长的句子,这个句子里面出现的关键词是15个,而且15个关键词里面没有主次,这会导致什么?

你会导致人家只记住了你前面的5个关键词或者6个关键词,但是你心目中可能更重要的放到第9个第12个关键词他来不及记了,所以你就按照金字塔原理把15个关键词进行筛减,挑5个最重要的放到金字塔的第一层。后面的怎么办?不重要的,次重要的放到第二层作为一个展开层,人家就记得住。

这就是金字塔原理和所谓的心理学原理之间的关联。

总而言之,金字塔原理是逻辑学思想、心理学思想与商业案例的结合,我们用金字塔这个隐喻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形象地理解它的一个要点。

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结构

  • 塔尖:结论先行,提炼核心观点
    指的就是你总的题眼,你总的论点,你到底要干什。要求想清楚干什么

  • 一句话概括,自己想问题自下而上地想,给别人把问题阐述清楚是自上而下地讲

我将分三个部分为你介绍《金字塔原理》这本书的内容:

第一个部分,我先要向大家介绍金字塔结构的概况。

第二部分,我将向大家来介绍金字塔的塔尖,塔尖太重要,也就是说这是门面,因为大家的视线是从塔尖开始看,慢慢再往下看的,就像看一个人先看人脸,一般不是先看鞋子,除非你是对鞋子特别感兴趣。这个塔尖的讨论也就是序言的写作的要点。

第三部分,我们就要讨论金字塔的余下部分的构造的方案了。除了塔尖,中观的和微观的结构该怎么展开?

01 金字塔结构的构成

今天我们是要讨论所谓的金字塔结构。

首先要提的是什么呢?就是金字塔从头开始看,这个头是什么呢?这个头就是一个结论。很多人都觉得不对啊,结论应该在文章的结尾,因为“结论”这两个字在中文里面的含义不就是在结尾才能出现的吗?

你在一开始就出现结论了,这没有悬念。但我要告诉大家,大家不是在拍悬疑剧,现在我们是要做一个商业的汇报。你让老总去猜你的结论是什么?不可能。你得先说结论给大家看。

受众的时间是相对有限的。

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斯大林在卫国战争的时候对手下的将军立了一条死规矩,每个人的汇报时间不许超过15分钟,天大的事情不许超过15分钟,让每个人的核心观点先提炼出来。

比如第一句话,朱可夫将军说中部战线的兵力不足,我要再增加20个师,吧啦吧啦讲理由。你先把你要的最后的一件事和领导说清楚。

公司里面也是这样的。东北地区的整个人力完全不足,我们应该在人力成本上扩增一倍的编制,这就是我要和公司讲的。凭什么?吧啦吧啦。

你千万不要先讲整个东北分公司的一些困难,张三病了,李四有产假,王五被其它公司挖走了,另外一个公司也在抢我们的生意……老板有可能是从纽约派来的,他连东北在哪儿都不知道,你先和他说他能听懂的话,然后再塞细节。

一句话,听众即使是比你位阶更高的领导,他也是人,他在工作时间里面他能处理的信息是有限度的,因此不要让他受累去组织信息,而让你自己的大脑组织信息,然后放到文案里,放到PPT里面。

结论先行的原因:避免别人猜测总结你的表达内容增加大脑负担**

在这里大家一定要区分清楚自己思维的过程和讲给别人听的过程。从发生的过程上它是有分别的,它分别在哪里呢?

一个人在想事的时候很容易想到岔道上去,就像以前我们解题,做数学题目,很多数学题目解到一半,我就发现思路错了。你如果要把这个错误的思路也写上去,那是写日记。

大家说了,我如果从头到尾就没有想岔道呢?好,即使从头到尾你没有想岔道,你想的思路都是对的,你也要注意你的重新组织问题。

我们想问题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什么?我们是发现问题,然后寻找线索,到最后找到答案,是不是?你开始可能有些猜测,但猜测本身不是答案。但是你在给别人讲道理的时候,你会先说答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