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空气有点湿湿的,山林间是轻砂般的薄雾,一阵山风吹过,夹杂着泥士和松树的清香迎面而来,果不是脚底的石板路,仿似走在原始森林般。游客不多,甚至一只小松鼠来到路中央,左顾右盼。当骆驼端起相机时,却害羞的跑开。晃晃悠悠间,我们走到排云亭,骆驼决定先行一步(他的计划是今日要赶往九华山),此时8:00,一缕淡淡的阳光从云雾中穿出。我惊呼:“瞧,日出,” 引来一片嘲笑。
不觉间又到飞来石。所谓飞来石实际上就是一块约10米高的大石头,上尖下圆,突兀的贮立在崖边的一块岩石平台上。形状嘛,也就石头样儿,一点儿都不象阿猫阿狗,当然,更不象老虎。只不过是放对了地方,于是,成为一块名石。
过飞来石,我们很快再次登上光明顶。此时约8:30,雾仍然很大,在风中飘来飘去。游客们不知什么时候从四面八方冒出来,已齐聚光明顶。
此处不是明教的总坛,没有刀光剑影,我们当然也不是来快意恩仇的,只不过想来看看闻名不如一见的云海,可惜,见到的却只是人山人海。
峰顶有一个气象站。凭栏远眺,白茫茫一片,不得要领。
(回到家我特意翻出依天屠龙记,找了半天,也未从书中找出光明顶的具体地理位置,网上google到的答案是少室山的西侧少宝山上,但总觉得少林寺离明教总坛不应该如此之近吧?而金庸群侠游戏中的地图中,光明顶位于沙漠中的一座不知名的山上,应该是瞎编的,其实,想着想着,突然发现自已是不有点儿太无聊了)。
下了光明顶,是一处分岔路口,右边是去西海大峡谷的路(昨天走过),而前方则是我们今天的路线了(螯鱼峰-天海景区)。
快速通过一片喧闹的小卖部,正准备向螯鱼峰挺进时,猛一抬头,却发现笼罩在我们身边的云雾此时已不知所踪,刚才还白茫茫一片的前方,现已清晰可见山峦叠嶂,远方更依稀可见云海的模样,从旁人的指点下找出了哪是螯鱼,哪是金龟,又遥望了一下螯鱼峰左侧的莲花峰。
我们明显有些激动,一转眼,和尚已不知跑得哪里去了。我和JoanNI沿着岩石,抄近道登上螯鱼背。这才发现,我们已站在了天和海的中央,黄山的大小山峰都在我们的周围,远处的云仍在随风而动,在群山的千沟万壑间形成云涛雪浪,一望无际中,山峰变成了海中的个个孤岛。翻过防护栏,我试图能更近距离的接近那片海,万丈深渊此时已成美丽的海,使人有纵身入海的冲动,深吸一口气,第一次有了不虚此行的感觉。
有些不舍的随人流离开天海,前往莲花峰。此时莲花峰就清晰的耸在在我们面前,它由若干小峰簇拥,而最高峰突出,貌似莲花,由此得名,海拔为1860,为黄山的第一峰。
平时的上山路线今日已变成单行的下山路,所以我们只得随其它游客走另一条路。穿过螯鱼洞,过一线天,下行至莲花峰的另一登山口。其间路上到处是奇峰异石,免不了又要数动物,俺眼神不好,大都看不出来,就更不要说记了。只是在刚过一线天时,上方的那块圆圆的巨石,有些印象,据说那是仙女要抛的绣球呢,这我倒能想象得出,不过再想想这绣球俺也无福消受,接住的话不成肉饼才怪。比较逗的是,走在我旁边的一小胖孩一直在念念叨叨:唉,要是有电梯就好了,最好是手扶电梯。嘿,显然是有些不愿走了。歪歪头,想想不大可能啊,于是来了句狠的:等咱有了钱,把这山给炸平了。显然,小朋友未得黄山之真谛,呵。
登莲花峰的第一关是百步云梯,此时,云雾再次聚扰,莲花峰变成了飘渺峰,云雾为她披上了一件白砂。变成一位姣羞的少女。
基本上随人流移动到百步云梯的龟蛇天门,小小休息之后。我们向黄山第一峰发起最后冲刺。轻松愉快的到得顶上,仍不得要领(能见度不好),此时约11:00,一行5人站在黄山第一峰--莲花峰上。
未过多的逗留,我们从另一侧下山。下了莲花峰,应该是玉屏峰,凑到一个石桌椅旁,大家开始进餐,餐毕,12:00。布丁妹妹欢天喜地、奔玉屏索道而去(下山坐索道的人不多,布丁很快下到山底,一个人提前先回到屯溪)。
5人变4人,继续前行,过了嘈杂的玉屏楼,见到黄山著名的迎客松,它挺立于路边一块巨大的岩石上,破石而生,据说已有八百余年树龄,侧枝夸张的展向前方,有些象挥动的双臂,象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故称迎客。无数人在树的正前方排队,等待留影,我们简单行了一下注目礼,PASS。
终于,我们来到黄山最美、最险峻的天都峰的脚下。此时在我们眼前的应该是天都峰的北路,完全如地图中所描绘,登山路更象山间顷泄而下的瀑布,陡峭、自然而让人心寒。瀑布上,登山的游客如蚂蚁般缓缓的爬行。绿豆汤在下山时已感觉腿脚有些不适,于是,Joanni决定放弃登天都峰,陪同绿豆汤从侧路下山,而我同和尚从北路上天都峰,然后从南路下峰,到山下的慈安阁与她们会合。此时约12:40,我和和尚站立在雄伟的天都峰面前。
北登山路的第一段称之为天梯,一口气超过了前面的一队又一队游客,我始终未回头,登山讲求不能泄气,我怕回头之后,那口气是否还在。过了“天梯”。很快,来到了天都峰的鲤鱼背,鲤鱼背号称天都峰最险要处,果然名不虚传,一条不长的的路(约10来米吧),是在一块狭长的巨石上开凿而成,宽(约1米)仅容一人前行,尤如鲫鱼之背,两侧是万丈深渊,不过有两条铁链在路两边,前方有人照相,站在鱼背上,两边无所依,云雾缭绕于脚下,仿似身处仙境。天都峰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估计就是这种感觉吧。再前行过鲤鱼头,成功登顶。此时是13:10分,我同和尚站在了黄山第三大主峰天都峰上。
云实在太多,再次不得要领。
我们从南面下山,山路更显陡峭,只不过因线路并不笔直而到处弯曲,而且栏杆、铁链建得非常得当,所以,还算安全。
下山的路上碰到一个七岁的小女孩,正在一步一步的艰难的向下,阶梯的高度几乎过了她的腿,而铁链显然不为儿童而设,有时在她头的上方。我们想帮她一把,但前面的大人说:不要管她,让她自已来,她可以的。这是小姑娘她姨,这几天,小妹妹已登过好几座山(我们没去的獭子峰什么的)。旁边一人调侃:这小女孩估计会比较难管。想想还真是,一般吓小孩儿的东东对她应该不起作用。
下到底,到半山寺,收到JoanNI发来的短信:已到慈光阁。此时14:10。
约14:30分,到达慈光阁,同Joanni和绿豆汤会合。直接乘坐黄山的班车到山门,顺利搭上回屯溪的客车。路上由于客车超载被拦下,有些耽搁,差不多约16:30,我们回到屯溪的青年旅舍,结束了两天的黄山之行。
接到新丁他们的电话,约好在老街举行盛大的告别晚宴。晚宴是盛况空前的,此处俺就不再多说了。送走他们后,我们一行人再次逛了逛老街,买了本书,其它啥都没买。路过一家店,见到生字一个香[榧]。问老板这字念啥,答:不认识(在回程的火车上,碰到一个黄山本地小伙,刚好带了一盒香[榧],识得此字念(fei),当地的一种干果特产)。
又是一阵大雨,我们只得赶回旅舍。要了些酒菜,坐在旅舍的大堂内,5人开始一通神侃,从黄山说到旅游,旅游说到欧州,从欧州又说到余秋雨,从余秋雨说到马兰,从马兰说到黄梅戏。JoanNI说:对了,我们又回到了徽州。
不觉间又到飞来石。所谓飞来石实际上就是一块约10米高的大石头,上尖下圆,突兀的贮立在崖边的一块岩石平台上。形状嘛,也就石头样儿,一点儿都不象阿猫阿狗,当然,更不象老虎。只不过是放对了地方,于是,成为一块名石。
过飞来石,我们很快再次登上光明顶。此时约8:30,雾仍然很大,在风中飘来飘去。游客们不知什么时候从四面八方冒出来,已齐聚光明顶。
此处不是明教的总坛,没有刀光剑影,我们当然也不是来快意恩仇的,只不过想来看看闻名不如一见的云海,可惜,见到的却只是人山人海。
峰顶有一个气象站。凭栏远眺,白茫茫一片,不得要领。
(回到家我特意翻出依天屠龙记,找了半天,也未从书中找出光明顶的具体地理位置,网上google到的答案是少室山的西侧少宝山上,但总觉得少林寺离明教总坛不应该如此之近吧?而金庸群侠游戏中的地图中,光明顶位于沙漠中的一座不知名的山上,应该是瞎编的,其实,想着想着,突然发现自已是不有点儿太无聊了)。
下了光明顶,是一处分岔路口,右边是去西海大峡谷的路(昨天走过),而前方则是我们今天的路线了(螯鱼峰-天海景区)。
快速通过一片喧闹的小卖部,正准备向螯鱼峰挺进时,猛一抬头,却发现笼罩在我们身边的云雾此时已不知所踪,刚才还白茫茫一片的前方,现已清晰可见山峦叠嶂,远方更依稀可见云海的模样,从旁人的指点下找出了哪是螯鱼,哪是金龟,又遥望了一下螯鱼峰左侧的莲花峰。
我们明显有些激动,一转眼,和尚已不知跑得哪里去了。我和JoanNI沿着岩石,抄近道登上螯鱼背。这才发现,我们已站在了天和海的中央,黄山的大小山峰都在我们的周围,远处的云仍在随风而动,在群山的千沟万壑间形成云涛雪浪,一望无际中,山峰变成了海中的个个孤岛。翻过防护栏,我试图能更近距离的接近那片海,万丈深渊此时已成美丽的海,使人有纵身入海的冲动,深吸一口气,第一次有了不虚此行的感觉。
有些不舍的随人流离开天海,前往莲花峰。此时莲花峰就清晰的耸在在我们面前,它由若干小峰簇拥,而最高峰突出,貌似莲花,由此得名,海拔为1860,为黄山的第一峰。
平时的上山路线今日已变成单行的下山路,所以我们只得随其它游客走另一条路。穿过螯鱼洞,过一线天,下行至莲花峰的另一登山口。其间路上到处是奇峰异石,免不了又要数动物,俺眼神不好,大都看不出来,就更不要说记了。只是在刚过一线天时,上方的那块圆圆的巨石,有些印象,据说那是仙女要抛的绣球呢,这我倒能想象得出,不过再想想这绣球俺也无福消受,接住的话不成肉饼才怪。比较逗的是,走在我旁边的一小胖孩一直在念念叨叨:唉,要是有电梯就好了,最好是手扶电梯。嘿,显然是有些不愿走了。歪歪头,想想不大可能啊,于是来了句狠的:等咱有了钱,把这山给炸平了。显然,小朋友未得黄山之真谛,呵。
登莲花峰的第一关是百步云梯,此时,云雾再次聚扰,莲花峰变成了飘渺峰,云雾为她披上了一件白砂。变成一位姣羞的少女。
基本上随人流移动到百步云梯的龟蛇天门,小小休息之后。我们向黄山第一峰发起最后冲刺。轻松愉快的到得顶上,仍不得要领(能见度不好),此时约11:00,一行5人站在黄山第一峰--莲花峰上。
未过多的逗留,我们从另一侧下山。下了莲花峰,应该是玉屏峰,凑到一个石桌椅旁,大家开始进餐,餐毕,12:00。布丁妹妹欢天喜地、奔玉屏索道而去(下山坐索道的人不多,布丁很快下到山底,一个人提前先回到屯溪)。
5人变4人,继续前行,过了嘈杂的玉屏楼,见到黄山著名的迎客松,它挺立于路边一块巨大的岩石上,破石而生,据说已有八百余年树龄,侧枝夸张的展向前方,有些象挥动的双臂,象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故称迎客。无数人在树的正前方排队,等待留影,我们简单行了一下注目礼,PASS。
终于,我们来到黄山最美、最险峻的天都峰的脚下。此时在我们眼前的应该是天都峰的北路,完全如地图中所描绘,登山路更象山间顷泄而下的瀑布,陡峭、自然而让人心寒。瀑布上,登山的游客如蚂蚁般缓缓的爬行。绿豆汤在下山时已感觉腿脚有些不适,于是,Joanni决定放弃登天都峰,陪同绿豆汤从侧路下山,而我同和尚从北路上天都峰,然后从南路下峰,到山下的慈安阁与她们会合。此时约12:40,我和和尚站立在雄伟的天都峰面前。
北登山路的第一段称之为天梯,一口气超过了前面的一队又一队游客,我始终未回头,登山讲求不能泄气,我怕回头之后,那口气是否还在。过了“天梯”。很快,来到了天都峰的鲤鱼背,鲤鱼背号称天都峰最险要处,果然名不虚传,一条不长的的路(约10来米吧),是在一块狭长的巨石上开凿而成,宽(约1米)仅容一人前行,尤如鲫鱼之背,两侧是万丈深渊,不过有两条铁链在路两边,前方有人照相,站在鱼背上,两边无所依,云雾缭绕于脚下,仿似身处仙境。天都峰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估计就是这种感觉吧。再前行过鲤鱼头,成功登顶。此时是13:10分,我同和尚站在了黄山第三大主峰天都峰上。
云实在太多,再次不得要领。
我们从南面下山,山路更显陡峭,只不过因线路并不笔直而到处弯曲,而且栏杆、铁链建得非常得当,所以,还算安全。
下山的路上碰到一个七岁的小女孩,正在一步一步的艰难的向下,阶梯的高度几乎过了她的腿,而铁链显然不为儿童而设,有时在她头的上方。我们想帮她一把,但前面的大人说:不要管她,让她自已来,她可以的。这是小姑娘她姨,这几天,小妹妹已登过好几座山(我们没去的獭子峰什么的)。旁边一人调侃:这小女孩估计会比较难管。想想还真是,一般吓小孩儿的东东对她应该不起作用。
下到底,到半山寺,收到JoanNI发来的短信:已到慈光阁。此时14:10。
约14:30分,到达慈光阁,同Joanni和绿豆汤会合。直接乘坐黄山的班车到山门,顺利搭上回屯溪的客车。路上由于客车超载被拦下,有些耽搁,差不多约16:30,我们回到屯溪的青年旅舍,结束了两天的黄山之行。
接到新丁他们的电话,约好在老街举行盛大的告别晚宴。晚宴是盛况空前的,此处俺就不再多说了。送走他们后,我们一行人再次逛了逛老街,买了本书,其它啥都没买。路过一家店,见到生字一个香[榧]。问老板这字念啥,答:不认识(在回程的火车上,碰到一个黄山本地小伙,刚好带了一盒香[榧],识得此字念(fei),当地的一种干果特产)。
又是一阵大雨,我们只得赶回旅舍。要了些酒菜,坐在旅舍的大堂内,5人开始一通神侃,从黄山说到旅游,旅游说到欧州,从欧州又说到余秋雨,从余秋雨说到马兰,从马兰说到黄梅戏。JoanNI说:对了,我们又回到了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