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管理者常用的12种管理方法

1、SWOT分析

企业战略分析的4个维度即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与威胁

SWOT 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公司或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处境,并制定相应的战略。

优势(Strengths):指项目的优点和特点,这些因素可以帮助你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劣势(Weaknesses):指项目的不足之处,这些因素可能会限制你的发展或导致你在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机会(Opportunities):指市场上的机会和趋势,这些因素可以为项目带来增长和发展的机会。

威胁(Threats):指市场上的威胁和挑战,这些因素可能会对项目造成负面影响。

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分析,你可以制定相应的战略,以利用优势、克服劣势、把握机会和应对威胁。

2、时间四象限

重要的时间管理法则,要事第一,按重要性和紧急度分为 4个象限: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

时间“四象限”法是美国的管理学家科维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它将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

具体如下:

第一象限:重要又紧急的事。举例:诸如应付难缠的客户、准时完成工作、住院开刀等。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案例:主要是与生活品质有关,包括长期的规划、问题的发掘与预防、参加培训、向上级提出问题处理的建议等。

第三象限:紧急但不重要的事。举例:如电话铃声、不速之客、部门会议等。

第四象限: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举例:如上网、闲谈、邮件、写博客等。

按处理顺序划分,先是既紧急又重要的,接着是重要但不紧急的,再到紧急不重要的,最后才是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四象限”法的关键在于第二和第三类的顺序问题,必须非常小心区分。另外,也要注意划分好第一和第三类事,都是紧急的,分别就在于前者能带来价值,实现某种重要目标,而后者不能。

3、8D 步骤

解决问题的8个步骤即,准备阶段成立小组、问题说明、实施并验证临时措施、确定并验证根本原因、选择确认纠正措施、实施纠正措施、预防再发生、祝贺小组

所谓 8D 方法(8 disciplines),又称团队导向问题解决步骤,是福特公司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也适用于产业制造的流程。

8D 的步骤如下:

D0:准备阶段:针对出现的问题,准备好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提前准备可以单独拆出来)

D1:成立改善小组:成立一个由相关人员组成的改善小组,负责解决问题。

D2:问题描述说明:详细描述问题的症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可能的影响。

D3:实施临时措施:为了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采取临时措施来控制问题的影响。

D4:根本原因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和调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D5:选择和验证永久措施:根据根本原因分析的结果,选择并验证一个永久措施来解决问题。

D6:实施永久措施:实施验证后的永久措施,并确保其有效。

D7:预防措施:为了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制定并实施预防措施。

D8:团队庆祝:问题解决后,对改善小组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庆祝。

4、沟通 7C 法则

有效沟通的 7 个基本要求,即:正确、完整、言之有物、清晰、礼貌、简明、体贴

沟通的7C法则是指在沟通中应遵循的7个原则:

Correct-正确:在沟通中要传递正确的信息,避免发生误解和偏差。

Complete-完整:在表达和倾听时,要注意信息的完整性。

Concrete-言之有物:表达要具体,避免泛泛而谈,让听众能够抓住重点。

Clarity-清晰:表达要清晰明了,让听众能够准确理解。

Courtesy-礼貌:沟通时要注意基本的社交礼节,尊重他人。

Concise-简明:在关键的地方要用简明的语言描述清楚,便于他人理解。

Considerate-体贴:要站在对方的立场阐述事务,获得对方的认可。

5、PDCA

每一项工作的推进都应该包含计划、执行、检查、行动 4个环节

PDCA 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 循环。

PDCA 是英语单词 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 Act(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 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P(Plan):计划,确定方针、目标以及制订活动计划。

D(Do):执行,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找出问题。

A(Act):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对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 PDCA 循环。

6、DISC 性格模型

支配型、影响型、稳健型和谨慎型是四种典型的性格类型,也是 DISC 测评结果的四个分类:

支配型(D 型):这种类型的人喜欢掌控局面,喜欢挑战和冒险,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领导能力。

影响型(I 型):这种类型的人喜欢与人交往,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影响力。

稳健型(S 型):这种类型的人喜欢稳定和安全,喜欢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谨慎型(C 型):这种类型的人喜欢思考和分析,喜欢追求完美和细节,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类型只是一种分类方式,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独特的,可能会有多种类型的特点。

7、5M1E

现场管理的六大要素,即人、机、料、法、测、环

5M1E指的是人(Man)、机器(Machine)、物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测量(Measure)。5M1E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用于分析和改进工序质量的一种方法,通过对这六个因素的标准化控制,以达到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 以下是对5M1E各因素的分析:

人(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物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方法(Method):这里包括生产工艺、设备选择、操作规程等。

测量(Measurement):主要指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8、5S 管理

生产型企业的现场管理方法,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5S 管理法,现代企业管理模式,5S 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又被称为“五常法则”或“五常法”。5S 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1955 年,日本的 5S 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 S,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生产和品质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 3S,即清扫、清洁、素养,从而使其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了 1986 年,日本的 5S 著作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 5S 的热潮。

5S 现场管理法的目的是:

整理,留下必要的,其它都清除掉;

整顿,有必要留下的,依规定摆整齐,加以标识;

清扫,工作场所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全清扫干净;

清洁,维持整理、清扫的成果,保持干净亮丽;

素养,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

5S 管理的核心是素养,因为如果员工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就无法持续下去。因此,在 5S 管理中,素养是最重要的环节。

9、鱼骨图分析法

分析找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即,将问题可能原因分为几大类,在大类之下,查找可能的细分原因,从而锁定真正的问题原因

鱼骨图分析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它通过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类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鱼骨图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确定问题:首先要确定需要分析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画出鱼骨图:在一张空白的纸上画出一个鱼头,然后将问题写在鱼头的位置。接下来,在鱼身的两侧分别画出一根鱼刺,代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每根鱼刺上,再画出更小的鱼刺,代表每个主要原因的次要原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鱼骨图。

分析鱼骨图:对鱼骨图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可以通过询问相关人员、收集数据和信息等方式来获取更多的信息,以帮助分析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解决方案。可以针对每个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实施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跟踪和评估。如果解决方案有效,就可以将其标准化,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推广应用。

鱼骨图分析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

10、七问分析法

将事情讲清楚的 7个维度,又称七问分析法: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时(when)何人(who)、为何(why)如何做(how)多少投入(how much)

七问分析法,也被称为5W2H分析法或七问分析法模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的思维模型。该分析法由五个以W开头的英语单词和两个以H开头的英语单词构成,通过提出关键问题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下是七问分析法的详细解释:

WHAT(是什么)

定义:描述问题的本质、目的或任务的具体内容。

应用:明确问题或任务的本质,例如“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或“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WHY(为什么要做)

目的:探讨问题的原因、目的或必要性。

应用:分析问题的根源,判断问题的重要性,例如“为什么我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或“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什么?”。

WHO(谁)

责任人:确定问题或任务的责任人、执行者或参与者。

应用:明确责任分工,例如“这个问题由谁来负责解决?”或“这个项目由哪些人来执行?”。

WHEN(何时)

时间:确定问题或任务的时间安排、截止日期或最佳时机。

应用:规划时间表,确保任务按时完成,例如“我们计划在何时开始这个项目?”或“这个任务的截止日期是什么时候?”。

WHERE(何处)

地点:确定问题或任务发生的地点或环境。

应用:了解问题的具体环境,便于制定解决方案,例如“这个问题在哪个部门或地区发生?”或“这个项目在哪个地方进行?”。

HOW(怎么做)

方法:探讨解决问题或执行任务的具体方法、步骤或手段。

应用: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确保任务的有效执行,例如“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或“这个项目的执行步骤是什么?”。

HOW MUCH(多少)

数量和质量:确定问题或任务的数量、质量、成本或资源需求。

应用:评估任务所需的资源和成本,确保项目的可行性,例如“我们需要多少资源来完成这个项目?”或“这个项目的预算是多少?”。

通过七问分析法,可以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1、管理 4R 法则

对下属的管理法则,即明确提出要求、尊重下属、表扬亮点、全面评估下属

管理4R法则是一个指导管理者如何有效管理下属的总体原则。这个法则包含四个关键部分,分别是要求(Require)、尊重(Respect)、回报(Reward)和评估(Review)。以下是对每个部分的详细解释:

提出要求(Require)

定义:明确、具体和可衡量的工作要求。

重要性:帮助管理者确定下属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减少沟通耗时,提高任务完成效率。

实践应用:管理者应反复强调任务的重点,确保下属清楚理解任务要求和期望。

尊重下属(Respect)

定义:尊重下属的人格、权利和尊严,以及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重要性: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实践应用:管理者应避免阶层歧视,真诚倾听下属的意见,鼓励员工参与决策过程。

回报(Reward)- 表扬亮点

定义:及时表扬和奖励下属的优秀表现。

重要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提升团队整体表现。

实践应用:管理者应公正、公平地分配荣誉和奖励,确保下属得到应有的认可。

评估(Review)

定义:综合评估下属的表现,包括工作成果、工作态度等。

重要性: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优缺点,为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和培训计划提供依据。

实践应用:管理者应设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和指标,定期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并与下属分享评估结果,以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管理4R法则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清晰、实用的框架,帮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管理下属。通过明确的要求、真诚的尊重、及时的回报和公正的评估,管理者可以建立起一个高效、和谐、积极向上的团队,共同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愿景。

12、SMART 法则

制定目标的5项标准,即具体的、可衡量、可达成的、相关的、有时限的

SMART法则是一种目标管理原则,旨在帮助个人和组织制定明确、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和有时限性的目标。以下是SMART法则的详细解释:

Specific(具体)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这意味着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

例如,目标不应该是“提高销售额”,而应该是“在未来三个月内,将销售额提高10%”。

通过具体描述目标,可以使员工更加清晰地了解需要做什么,以及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Measurable(可衡量)

目标必须是可衡量的,这意味着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

例如,可以使用销售额、客户满意度、项目完成率等具体指标来衡量目标的达成情况。

衡量性确保了对目标进展的跟踪和评估,有助于及时调整策略和资源分配。

Achievable(可达成)

目标必须是可达成的,这意味着目标设置要坚持员工参与、上下左右沟通,使拟定的工作目标在组织及个人之间达成一致。

目标的制定应该基于实际情况和资源,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目标设定。

达成性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动力,同时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Relevant(相关)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这意味着制定的目标要与组织的长远目标相一致,也要与部门的工作和职责相一致。

相关性确保了目标与组织战略的一致性,同时也有助于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

通过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Time-bound(有时限)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这意味着要在目标管理中设置明确的时间期限。

例如,可以设定“在未来三个月内”或“在年底前”等具体的时间限制。

时限性有助于确保目标的紧迫性和优先级,同时也有助于监控和评估目标的进展情况。

SMART法则是一种实用的目标设定和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制定明确、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和有时限性的目标。通过遵循SMART法则,个人和组织可以更加高效地实现目标,提升绩效和成果。

  • 21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卢卡上学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