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学习下Secheduler和Events:
事件不能部分执行或者提前执行,event由firing time和handler function组成,从Event衍生的两种类型的对象,分别是:Packets和at events
(1)Scheduler::instance().schedule(&CallBack_handler, &callback_event, CALLBACK_DELAY)
CallBack_handler的原型是:UWALOHA_CallBackHandler,其handle方法:
void UWALOHA_CallBackHandler::handle(Event* e)
{
mac_->CallbackProcess(e);
}
调用Uwalohamac的CallBackProcess函数,
void UWALOHA::CallbackProcess(Event* e)
{
callback_->handle(e);
}
Handler* callback_; // for the upper layer protocol,上层协议
(2)s.schedule(&status_handler,&status_event,txtime+0.01);
status_handler:UWALOHA_StatusHandler,主要包含is_ack布尔型参数,当超时时就会调用handler的handle函数,相当于一个定时的任务。
void UWALOHA_StatusHandler::handle(Event *e){
mac_->StatusProcess(is_ack_);//UWALOHA_StatusHandler存储了is_ack的信息
}
uwaloha.cc的statusProcess函数如下:
void UWALOHA::StatusProcess(bool is_ack){
UnderwaterSensorNode* n=(UnderwaterSensorNode*) node_;
n->SetTransmissionStatus(IDLE); //设置节点为空闲状态
if( blocked ) {
blocked = false;
processPassive();
return;
}
if( !ACKOn ) {
/*Must be DATA*/
UWALOHA_Status = PASSIVE;
processPassive();
}
else if (ACKOn && !is_ack ) {
UWALOHA_Status = WAIT_ACK;
}
}
该函数貌似是为了更新状态所用的,但是会有一定的延迟。在sendPkt中,
if 节点 idle:
if 包 数据包:
mac对象进入Wait_ACK
或 直接进入Passive状态
status_handler.is_ack() = false;
else ACK包
发送ACK
status_handler.is_ack() = true;
难道说是记录上次发送包的类型?
发送数据包后将mac对象状态修改为
blocked = true;
s.schedule(&status_handler,&status_event,txtime+0.01),传输时间后更新状态,调用StatusProcess函数
状态转移还不是很清楚,所以需要调试看看在statusProcess之前是什么状态,之后又是什么状态
今天把昨天没看的东西看完了,说白了一天真正工作地没多长时间,所以这个习惯要改阿。
接下来做什么呢?
(1)RSSI全称是“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是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无线发送层的可选部分,用于判定链接质量,可以用于定位,以及是否增大广播发送强度,通常是通过硬件来测试的。
(2)窦志斌的论文用的是累计ACK机制,ACK携带接收段的RSSI值,从而预测下一个时隙的信道强度,如果要借鉴他的思想就要看在仿真层的RSSI模型是在怎么做的
(3)返回的ACK信息,携带信息包括:上一个时隙接收数据包的RSSI,节点剩余能量,
想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1)节省能量:如果信道不号,多次重传消耗能量
(2)为了获得更高的成功率,解决包冲突,因此采用ACK确认机制,为了保证成功率则需要进行重传,而重传是比较消耗能量的。重传的原因是因为节点移动或者干扰(节点移动比较麻烦,还是先考虑静态,干扰可以在底层做文章,但是直接的方法是“符合某种模型的丢包”,这种模型)。
张钢老师的思路,考虑下一跳节点的信道状态,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同样还是保持着分布式算法的特性,张蕾老师的思路和张钢老师是一样的,在选路是不是依赖位置信息,而是依赖从我到下一跳节点的信息。(这就是下象棋的思路,既然有思路那就得按照这个思路往下走走看)
(1)建立一个合理的丢包模型(泊松模型),也可以是故意延迟回发包。
(2)记录等待到ACK包的时间,backoff的次数,下一条节点的能量信息。
如果是分布式的还有个问题,就是广播出去,在路由层的判断是:<1>我已经转发过这个包;<2>已经有人转发过这个包了;
既然要统计,肯定有个比较,比较的结果是会不会所有的人都不发了?
我隐约懂了,broadcast其实就是flooding,这就是造成了当两个节点对称时,无法接收到包的情况。那么就要规避这种情况,得设计一个能很好的区分的拓扑,其实就是个“移动节点的路由问题”,难道这个就要建立个树?
节点移动相当于丢包
如图所示:
1正常选择4(因为离目标节点更近),把包发给4,4发给5,而5迟迟未反馈给4 ACK,而因此当4再接收到1来的包时,返回给1的ACK将携带信息告知下一跳并不好,让其选择别的节点(这就意味着是有路由表的),或者自己不转发了,让别的节点转发(这个和自身发给5但是没有成功是一样的),那么节点2会转发节点(本来也会转发)
这个思路简单并且容易实现:
2、这么看来一旦迟迟接收不到任何节点的ACK的话,就增大传输功率,能使更多的节点接收到数据包。
事件不能部分执行或者提前执行,event由firing time和handler function组成,从Event衍生的两种类型的对象,分别是:Packets和at events
(1)Scheduler::instance().schedule(&CallBack_handler, &callback_event, CALLBACK_DELAY)
CallBack_handler的原型是:UWALOHA_CallBackHandler,其handle方法:
void UWALOHA_CallBackHandler::handle(Event* e)
{
mac_->CallbackProcess(e);
}
调用Uwalohamac的CallBackProcess函数,
void UWALOHA::CallbackProcess(Event* e)
{
callback_->handle(e);
}
Handler* callback_; // for the upper layer protocol,上层协议
(2)s.schedule(&status_handler,&status_event,txtime+0.01);
status_handler:UWALOHA_StatusHandler,主要包含is_ack布尔型参数,当超时时就会调用handler的handle函数,相当于一个定时的任务。
void UWALOHA_StatusHandler::handle(Event *e){
mac_->StatusProcess(is_ack_);//UWALOHA_StatusHandler存储了is_ack的信息
}
uwaloha.cc的statusProcess函数如下:
void UWALOHA::StatusProcess(bool is_ack){
UnderwaterSensorNode* n=(UnderwaterSensorNode*) node_;
n->SetTransmissionStatus(IDLE); //设置节点为空闲状态
if( blocked ) {
blocked = false;
processPassive();
return;
}
if( !ACKOn ) {
/*Must be DATA*/
UWALOHA_Status = PASSIVE;
processPassive();
}
else if (ACKOn && !is_ack ) {
UWALOHA_Status = WAIT_ACK;
}
}
该函数貌似是为了更新状态所用的,但是会有一定的延迟。在sendPkt中,
if 节点 idle:
if 包 数据包:
mac对象进入Wait_ACK
或 直接进入Passive状态
status_handler.is_ack() = false;
else ACK包
发送ACK
status_handler.is_ack() = true;
难道说是记录上次发送包的类型?
发送数据包后将mac对象状态修改为
blocked = true;
s.schedule(&status_handler,&status_event,txtime+0.01),传输时间后更新状态,调用StatusProcess函数
状态转移还不是很清楚,所以需要调试看看在statusProcess之前是什么状态,之后又是什么状态
今天把昨天没看的东西看完了,说白了一天真正工作地没多长时间,所以这个习惯要改阿。
接下来做什么呢?
(1)RSSI全称是“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是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无线发送层的可选部分,用于判定链接质量,可以用于定位,以及是否增大广播发送强度,通常是通过硬件来测试的。
(2)窦志斌的论文用的是累计ACK机制,ACK携带接收段的RSSI值,从而预测下一个时隙的信道强度,如果要借鉴他的思想就要看在仿真层的RSSI模型是在怎么做的
(3)返回的ACK信息,携带信息包括:上一个时隙接收数据包的RSSI,节点剩余能量,
想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1)节省能量:如果信道不号,多次重传消耗能量
(2)为了获得更高的成功率,解决包冲突,因此采用ACK确认机制,为了保证成功率则需要进行重传,而重传是比较消耗能量的。重传的原因是因为节点移动或者干扰(节点移动比较麻烦,还是先考虑静态,干扰可以在底层做文章,但是直接的方法是“符合某种模型的丢包”,这种模型)。
张钢老师的思路,考虑下一跳节点的信道状态,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同样还是保持着分布式算法的特性,张蕾老师的思路和张钢老师是一样的,在选路是不是依赖位置信息,而是依赖从我到下一跳节点的信息。(这就是下象棋的思路,既然有思路那就得按照这个思路往下走走看)
(1)建立一个合理的丢包模型(泊松模型),也可以是故意延迟回发包。
(2)记录等待到ACK包的时间,backoff的次数,下一条节点的能量信息。
如果是分布式的还有个问题,就是广播出去,在路由层的判断是:<1>我已经转发过这个包;<2>已经有人转发过这个包了;
既然要统计,肯定有个比较,比较的结果是会不会所有的人都不发了?
我隐约懂了,broadcast其实就是flooding,这就是造成了当两个节点对称时,无法接收到包的情况。那么就要规避这种情况,得设计一个能很好的区分的拓扑,其实就是个“移动节点的路由问题”,难道这个就要建立个树?
节点移动相当于丢包
如图所示:
1正常选择4(因为离目标节点更近),把包发给4,4发给5,而5迟迟未反馈给4 ACK,而因此当4再接收到1来的包时,返回给1的ACK将携带信息告知下一跳并不好,让其选择别的节点(这就意味着是有路由表的),或者自己不转发了,让别的节点转发(这个和自身发给5但是没有成功是一样的),那么节点2会转发节点(本来也会转发)
这个思路简单并且容易实现:
2、这么看来一旦迟迟接收不到任何节点的ACK的话,就增大传输功率,能使更多的节点接收到数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