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长沙已经6年多,昨天把工作的办公区进行了一次搬迁,离袁家岭1号口又近了一步。近年我们在商住楼里办公室,更多的是住家的感觉。所以给人的印象不怎么好。但输出还是基本可以接受的。重2015年的高运维量,到几年大家把注意专注到业务中。工作流引擎起到了核心作用,让我们的产品能胜任在某水务集团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版块推广,并及时跟进需求进行快速响应。我们的核团队基本稳定。
作为企业基础管理软件供应商,这几年在核心关注单据(主线)/流程/报表/集成等关键模型构建,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业务支撑体系。但这样的东西随着OA的不断升级以及业务模型在行业内而定成熟,可替代解决方案出现了不少........
怎么体现我们的优势?
2020年我们全面启动的技术转向,从C#方向全面切换到Java方向,转向真心的类。经过这一年多的努力,基本成型。也让自己有时间重新对技术系统进行思考。
商业,总是从需求开始,或是表面需求,或是深层次需求。眼见为实,做过的业务远胜方案的解析。标准化方案与高可定制化平台,让业主与供应商同步成长。我们能在1年多的时间成型,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商业模型是现成的。
发展与改善或者颠覆,永远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出现。我们使用全新的技术体系,重新审视我们的业务模型,让我们的工作模式不断的变换,在这过程中,很多人来了又走了,但我们的模型在不断的完善,不断适应商业模型。很多概念已经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变化,吸收,调整,让我们的模型更具有扩展性与兼容性。
在企业管理软件行业里,工作流作为基础,企业级应用都伴随着流程发展。企业是否80%是在流程中运行。
随着我们都工作流与业务系统的不断抽象,业务平台与工作流平台基本独立,集成点在5个标准化的接口集成。
我们内部分为北京与长沙两个团队,原则上说长沙专注于工作流平台及扩张产品,北京专注于业务模型。
经过一年的整理,基本完成了从初始化的工具探索,到云服务,微应用实现的今天。怎么看软件行业呢?
机器与人直接,没有自己的关系,经过软件这个软体,计算机成为了人类的重要帮手,但不管这么样,计算机就是工具,用于辅助我们完成相应的事情。带着工具这个概念来看事情,不管是商业,还是其他,都很好理解。工具的特性是完成某个事项,而人就有使用工具的偏好,我们不能强求别人怎么用,我们只能不断完善工具并引导客户相互妥协中让我们的产品能正常/稳定/高效完成业主方的事项.
机器的动作可以描绘为指令,多个动作形成指令集,也就形成了机器语言,而堆机器语言的简化形成了汇编语言。汇编语言只是简码,是机器能认识的简码。在汇编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操作系统,完成了人机交互动作。
操作系统是硬件之上的第一个软件模型,在操作系统之上,构建了编译器等母软件应用,让人民处理的程序源码能正常编译为机器码,最终让机器安装指令运转并输出结果。所以,我们软件开发人员,更多的是把想法转为源码,操作系统中的编译平台把源码转换为机器码,最终让我们的程序能正常运行。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
编译原理/JVM等让我们重新认识了Java方向的体系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