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机器人编程的心理机制(二)

\qquad 本文是关于“人类机器人编程的心理机制”讨论的第二部分,内容包括:

  • 程序员内化和无意识记忆
  • 海量记忆存储
  • 宿主编程
  • Self-状态(s)与宿主的接口
  • 恐惧条件反射下的无意识记忆
  • 恐惧条件反射是T.B.M.C的工作基础

\qquad 注释:本文基本内容主要参考文献[1]。

10. 程序员内化和无意识记忆

\qquad 解离障碍领域的大多数临床医生都认可,在DID中,程序员的内部表征(内化)很常见,它们通常是具有令人恐惧的程序员举止的self-状态(s)。推动形成“程序员self-状态(s)”的心理机制包括认同程序员的许多变体,它们的“面具”往往掩盖了年轻的、承受创伤的状态(s)。

\qquad 许多T.B.M.C幸存者报告说,他们发现了被编程为具有程序员特征的self-状态(s),用于控制其他self-状态(s)。

\qquad 许多幸存者还在他们身上感知了到内化的巫术精神以及非self-状态(s)的实体。这些都被视为安装在精神控制中的“异物”。

\qquad 程序员经常故意“安装”自己的代表,使受害者处于精神控制的折磨中。一位幸存者解释道,“受害者必须在程序员不在场时也执行他们的命令。所以程序员试图将自己‘植入’受害者的脑海中。通过创伤,犯罪者切断了受害者的批判性思维。… 所有的创伤强化功能都完全固定在程序员的命令上,就像催眠一样。这远不止是服从它,而是内心投射犯罪者。…一般的施虐者为了满足他的需求而虐待受害者。但精神控制者利用折磨和痛苦来转变受害者的心理。”[1]

\qquad 许多幸存者还描述了一些仪式,在这些仪式中,施巫者通过体液和物质的转移,将其 “灵魂”的一部分“放置”在他们体内,通常处于特定的self-状态(s)之中。“附身灵”被认为是在内部重复仪式中首次说出的控制信息,例如“You belong to me”、“You will obey me”、等等。通常,这些施巫者还会“附身”他们的神,以增强神灵的效果。受影响的self-状态(s)也可能认为施巫者捕捉到了自己的一部分精神,并将其束缚在他们的内心。[1]

\qquad 即使宿主认为这种“转移”是不可能的,在这些施巫者的“神学”中形成和灌输的self-状态(s)通常也会认为它是非常真实的,其影响是毁灭性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被这些“附身的”实体占据了。

\qquad 许多幸存者报告说,程序员最终寻求将精神控制安装在所有self-状态(s)层次的下面,安装在他们的程序员所说的“无意识大脑”之中。一份关于“催眠和秘密操作(Hypnotism and covert operations)”的历史文档解释说,“操作者”可以使用催眠将“有意识大脑”置于“假死”状态,从而“直接到达并影响无意识大脑”,来“成功地”“移植思想和动机”,由于催眠后的失记症,它们被认为是一个人的“自己的自由意志”。[1]

\qquad 幸存者报告说,在所有self-状态(s)都被施以重压而超过承受能力之后,在受害者能够创造另一个self-状态之前,在受害者失去身体意识之前,或者偶尔在处于两个先前存在的状态(s)执行控制之间的时刻,无意识的大脑会用一种完全违反自我代理的方式,在漫长的濒死折磨中被访问。一位心理学家幸存者解释道:“当你有一个变体,你就会变得坚强。你就有动力保护自我。变体之间的空隙是它们可以进入无意识思维的时候。”[1]

\qquad 幸存者报告说,大脑一旦被访问,就会“暴露无遗”并记录信息,无法加工、质疑、或拒绝输入信息。它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情感,没有代表自己行动的能力。它“相信”,或者更准确地说,“全盘接受”所讲述或展示的内容。据报道,这是程序员“安装”许多基础编程的时候,尤其是组织(由)self-状态(s)(构成的)系统的结构(s)的时候。[1]

\qquad 幸存者报告说,结构(s)是使用命令(s)和幻觉(s)安装的。一个之前看过一个建筑模型的孩子可能会被告知,“我们给你看的建筑就在你的脑海中”。程序员可以在一个孩子的胸部投射一个网格,然后命令,“一个网格在你的胸部”,“进入一个网格”。程序员可能会在一个孩子的肚脐上放一个按钮,如果孩子还记得的话,命令这个按钮引爆炸弹。这些命令(s)和幻觉(s)与之前和之后立即施加的创伤相结合。一位T.B.M.C顾问解释说,这导致结构(s)、幻觉(s)、以及命令(s)被认为与创伤本身一样真实。他在其著作的一章中解释道,“当受害者处于一个变体的状态时,在虐待事件发生期间和之后立即发表的所有言论的力量将因缺乏一种操作性的批判意识以及与强烈恐惧、无法忍受的焦虑、或令人震惊的事物之间不可磨灭的联系而增强。”[1]

\qquad 由于“安装”在无意识思维中的编程从未被有意识地注册在任何self-状态(s)之下,所以它通常被更“深地埋葬”。[1]

\qquad 白板精神状态(s)和“无意识大脑”是相似的,但并不完全相同。受试者报告说,程序员用白板心理状态来发展可以采取执行控制来为程序者提供功能的self-状态(s),而用无意识大脑作为一个可写芯片来存储记忆。[1]

\qquad 这些存储在无意识大脑中的记忆完全隐藏在任何self-状态(s)的意识之外,但仍然有能力显著地影响它们的行为和情绪。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已经在大脑分子通路和神经元回路级别揭开了其奥秘,一种称为“状态依赖(state-dependent)”学习的过程被发现有助于形成恐惧相关的记忆。回到记忆最初编码的特定地点、心态、活动或药物诱导的状态是访问这些无意识记忆的唯一途径,而通过正常的认知和意识则无法访问到它们。[3]

\qquad 公开文档充分表明,一些机构的秘密研究几十年前就掌握了无意识记忆的知识并系统地应用了它们。例如,情景记忆在大脑编码时出现的Theta脑电波模式在检索时会重复出现,利用这一现象,能够实现特定情景在无意识大脑中的编码(写入)和检索(读出)。如此看来,这些机构的许多保密科技领先现实社会至少五十年的说法绝非虚构。

\qquad 关于一个无意识记忆,归纳几点基本认识:

  • 它对应一个无意识大脑片断,它独立完整、不受任何self-状态(s)干扰;
  • 它是无意识大脑在恐惧状态下记录的情景,在今后相同状态下会被自动回放和强化;
  • 创建它时所处的恐惧状态和要记录的情景被单纯地绑定在一起进行编码,目标是使它在今后的相同状态下能够准确回放相绑定的情景;
  • 它象一张图书卡片,是公共的、可检索的,但可能绑定了权限或密码作为恐惧状态之一。

隐藏在大脑中的无意识记忆

图10. 隐藏在大脑中的无意识记忆(引用自www.sott.net)

11. 海量记忆存储

\qquad 增强记忆能力对许多T.B.M.C至关重要,包括长代码记忆、秘密信息存储、增强技能等。人类的记忆能增强到这个程度吗?

\qquad 许多幸存者报告说,聪明的婴儿被选入对照计划。许多幸存者报告说,自己患有妄想症。许多幸存者还报告说,他们接受了急性记忆和感知技能的训练,包括因记忆不清、无法区分相似刺激和无法感知低级刺激而受到惩罚,通常是电击。

\qquad “早期人们发现,大脑会过度补偿脑干上的疤痕。这一原理类似于举重,通过过度用力撕裂肌肉纤维,身体会重建出更强壮的肌肉。通过在脑干留下疤痕,人们发现可以创造出具有照片记忆(photographic memory)的天才。”[4]

\qquad 脑干疤痕被用来创造出…运行大型计算机所需的神童。”[4]

\qquad 脑干网状结构的疤痕形成是用电子方法完成的。RNA堆积并破坏了信号的连续性。不同的人的身体能够容忍不同程度的虐待。许多脑干疤痕受害者死亡,或最终患上假性多发性硬化症。”[4]

\qquad “如果受害者由于脑干疤痕而通过他们的整个变体系统成功地获得了照片记忆,那么他们通常会被编程为去看所谓的‘象形文字’… 这实际上是…用照片记忆对受害者编程的‘银河系语言’。”[4]

\qquad 另一种用来增强记忆力的方法是催眠。许多机构对催眠用于增强记忆存储和检索感兴趣。

\qquad “20世纪30年代,Estabrooks通过催眠创造了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MPD),并要求那些拥有照片记忆的部分(s)在催眠下完成令人难以置信的心理壮举。”[4]

\qquad 一份机构解密文档指出:

\qquad “人们已经知道,催眠后的建议能够持续存在多年。脑海中浮现的图像是一块黑板,上面的信息将一直存在,直到被时间抹去或模糊。”[1]

\qquad “一个被催眠的人能够以惊人的清晰度和细节回忆过去的事件,在许多情况下,在他没有意识到自己‘记得’时。”[1]

\qquad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对细节的记忆似乎是无限的。”[1]

\qquad 一位幸存者解释说,“像许多受害者一样,我被录音机‘编程’了。我被训练记忆复杂语义的信息。… 如果我失败,我就会受到折磨。… 用酷刑产生编程后的信息,用用编程后和‘催眠后’的提示来检索信息,以及将酷刑的痛苦和恐怖配对在一起,并潜意识地隔离在超长期记忆之中。”[1]

\qquad “MPD也可以自然地将大脑的功能提高几倍,并有助于产生照片记忆。”[4]另外,大脑储存大量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超强记忆症和“充血综合征”病例的支持。[1]

\qquad 总之,脑电波驱动、药物、酷刑、催眠、以及DID都能增强记忆力,“大多数受害者都具有一定的照片记忆能力。记忆增强最严重的形式是脑干疤痕,它能产生强大的全系统照片记忆。”[4]

\qquad 可以确信,程序员已经学会将基于创伤的条件反射和使用高智力受试者相结合,来获得和利用可能存在于许多人身上的超强记忆能力。

脑电波、药物、催眠、DID等都能用来增强记忆力

图11. 脑电波、药物、催眠、DID等都能用来增强记忆力(引用自www.doctortipster.com)

12. 宿主编程

\qquad 幸存者报告说,大量的编程是为了培养一个前台/宿主人格,它行为“正常”,但对曾经遭遇虐待和存在经过编程的self-状态(s)缺失记忆。[1]

\qquad 在“成功”的编程中,宿主类似一个外壳,缺乏自我意识。它的功能就像一条变色龙,适应每种环境要求。

\qquad 拥有类似外壳的宿主的幸存者更有可能在婴儿期就进行了基础编程。这通常包括心理上的分裂:(1)“正常”的一面,对虐待的遗忘,通常与白天和身体的右侧有关;(2) 根深蒂固的虐待,通常与晚上和身体的左侧有关。[1]

\qquad 程序员会在一位受试者受到严重创伤后,从他的脑海中找到宿主,赋予它一个个人的历史,一份系统内的工作,一个生活在内部世界中的场所,以及如何在这个系统内发挥作用的规则和指南。宿主还会用关于外部世界的脚本来编程。[5]

\qquad 宿主会被赋予热爱程序员的脚本,并会让它将痛苦分离给从自身解离出的内部变体(s),让后者保持记忆和历史。程序员利用记忆作为讹诈,使这些内部变体(s)保持一致。宿主就此分离了疼痛,但如果发生以下三种情况之一,它将恢复记忆:a. 程序员说出记忆代码,b. 发生了触发宿主记忆的事件,c. 宿主试图回忆虐待和编程。[5]

\qquad 在这个过程中,这位受试者应该会对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感到愤怒,但引导他愤怒的能力会随着宿主解离和痛苦分离而丧失。如果宿主仍然记得,则这种能力可能会恢复。程序员会通过为宿主创造一些外部的人或对象来转移愤怒,用诸如此类的仇恨脚本来编程宿主。现在,对程序员的爱保护了宿主。于是,只要宿主热爱程序员,就不会想起自己的创伤。[5]

\qquad 程序员还会使用一种技术,让一个信号或代码同时携带多个信息。特定变体(s)会听到某些代码/提示/触发器,而其他变体(s)则不会。内部变体可能会在内部催眠般地发出虚假的电话噪音,从而使宿主失去辨别真假的能力。[5]

\qquad 在一些幸存者身上,宿主拥有一些实质性的、很有深度的情感。它更像是一个受真实需求、好奇心等驱动的自我代理。在这种情况下,宿主和编程部分(s)之间的解离障碍可能主要是通过防御过程形成的,而并非完全由程序员设计而形成。尽管这类宿主最初通常因其折磨和相对创伤而失忆,但它们通常比类似外壳的宿主更有动力接近创伤材料。[1]

用编程来塑造宿主人格

图12. 用编程来塑造宿主人格(引用自www.mobygames.com)

13. Self-状态(s)与宿主的接口

\qquad 程序员在设计self-状态(s)和宿主(s)时就规划好了它们的执行控制。编程后的self-状态(s)和一个宿主之间的接口似乎有两种主要机制:

  1. 由专门self-状态(s)作为控制器,在编程后的self-状态(s)与宿主之间“切换”执行控制;
  2. 当宿主或其他self-状态(s)违反编程时,让编程后的self-状态(s)的痛苦和恐怖充斥整个人格系统(见下一节)。

\qquad Pierre Janet给出的编程Lucie的案例说明了第一种机制。Janet催眠Lucie执行催眠后的暗示。Lucie执行了这些,但后来很快就不记得曾经这么做了。Lucie因为被催眠而失忆。相反,Lucie的第二个“催眠人格”Adrienne记得Lucie被催眠时发生的一切,声称她在Lucie不知情的情况下执行了催眠后的建议。[1]

\qquad 在成功的精神控制中,宿主的功能很像Lucie。宿主不知道编程的部分(s)或它们执行的指令(s),但关键的编程部分(s)知道宿主并对其进行控制,就像Adrienne一样。[1]

\qquad 一位幸存者解释说,他的控制器依赖于三种机制:

  1. 一个前台,它不知道被虐待过以及还存在其他的self-状态(s),
  2. 一个顺从的机器人self-状态(s)系统,以及
  3. 隔离的“内核”,这是他最初自我的本质,程序员知道他们无法消灭它,所以必须隔离它。

所有这些self-状态(s)的服从都是由“前台”作为“调解人”确保的,它相信它的控制器会监测它的脑电波,并会检测到任何不服从的意图。如果对任何指令的抗拒进入意识,编程后的部分(s)将重新经历它们的折磨,疼痛将涌入意识,“前台”将被迫按照指令执行。[1]

Self-状态(s)与宿主的接口示意

图13. Self-状态(s)与宿主的接口示意(引用自www.psychologytoday.com)

14. 恐惧条件反射下的无意识记忆

\qquad T.B.M.C依赖于有能力在受害者违反程序指令时诱导他们重新体验创伤,同时确保宿主对其遭受的痛苦的来源保持失忆。得到确认的心理机制解释了这是如何“运作”的。

\qquad 神经生理-心理学家为两个长期记忆系统提供了广泛的神经学和心理学证据:

  1. 一个更具意识、认知、以及语言的外显记忆系统,以及
  2. 一个更无意识的情绪和非语言的内隐记忆系统

他们的研究表明,对疼痛和恐惧的内隐、无意识记忆“可能代表了一种可理解的学习形式”。在创伤后反应中,“与危险或创伤相关的刺激成为我们释放情绪反应的习得性触发因素”。他们将这种形式的经典条件反射称为“恐惧条件反射”。[1]

\qquad 论文“大脑中的情绪回路(Emotion Circuits in the Brain)”中“大脑如何产生情感(How the Brain Might Make Feelings)?”一节概括了这两个长期记忆系统,并能解释为什么宿主对其痛苦的来源没有意识。[6]

\qquad 意识是什么?“它可能与工作记忆有关,工作记忆是一种连续组织的心理工作空间,在这里可以对事物进行比较、对比、以及心理操纵 …。对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各种研究表明,与工作记忆有关是前额叶皮层 …。通过前额叶区域、感觉处理系统(用作短期记忆缓冲区和感知处理器)和涉及海马体和颞叶(temporal lobe)相关区域的长期外显(陈述性)记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即时呈现的刺激与存储的表达整合到工作记忆之中。”[6]

大脑响应威胁的三个主要结构图14. 大脑响应威胁的三个主要结构: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海马体(hippocampus)、杏仁核(amygdala)(引用自strongmedicine.dragondoor.com)

\qquad 为了应对一个感知到的威胁,大脑主要用三个结构作出反应,参见图14。前额叶皮层通过推理来确定它是否真的是威胁。海马体也帮助判断它是否有威胁。如果前额叶皮层和海马体确定以前看到或经历过什么,并且可能没有威胁,它们可以一起推翻当前威胁反应。杏仁核用过往习得的恐惧和压力情绪反应来响应当前威胁。通常情况下,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会抑制压力反应,杏仁核会激活它。[7]

\qquad 对于工作记忆而言,“在受到一个负面情感能量刺激的情况下,例如触发一个恐惧,除了与没有这个刺激时一样调用相同过程外,工作记忆会意识到大脑的恐惧系统已经被激活。这些附加信息,当被添加到关于对象或事件的感知和记忆信息中时,将可能成为主观体验恐惧情绪状态的条件。”[6]

\qquad “通过投射到皮层区域,杏仁核可以影响感知和短期记忆过程的运作,以及高阶区域的过程。尽管杏仁核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没有广泛联系,但它确实与工作记忆网络的另外两个组成部分(前扣带和眶皮层)进行了交流。此外,杏仁核还投射到了参与皮层唤醒调节的一些非特异性系统,并且控制身体的反应(行为、自主、内分泌),这些反应之后提供了可以间接影响皮层处理的反馈。因此,与其他刺激相比,在存在情绪刺激的情况下,工作记忆接收更多数量和种类的输入。这些额外输入可能正是将负面情感能量添加到工作记忆表达中并将主观体验转化为情绪体验所需要的。”[6]

\qquad 于是,“有意识的情绪体验(conscious emotional experience)可能与任何其他类型的意识体验没有太大区别。区别更多的是提供输入给工作记忆的系统(s),而非意识本身的机制。”[6] 参见图15。

\qquad “在恐惧体验或恐惧感觉的情况下,有意识的情绪可能是一些立即出现的刺激(Immediately Present Stimuli)触发海马体相关的长期外显记忆(hippocampal-dependent long-term explict memories)以及杏仁核激活(amygdala activation)的结果。这三个系统的输出,也许还有其他系统的输出,在工作记忆中的同时表达,可能构成了恐惧感觉的原料。其他感觉也会类似地出现,但未必涉及杏仁核。”[6]

大脑如何产生情感?

图15. 大脑如何产生情感?(引用自文献[6])

15. 恐惧条件反射是T.B.M.C的工作基础[1]

\qquad 神经生理-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情绪化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杏仁核在皮层下促成的,这种反应是为快速、自动、以及无意识生存而设计的。相比之下,皮层的反应较慢,有意识,并允许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心理、决策、以及意志选择如何反应。

\qquad 他们解释说,许多情绪化的学习,特别是由恐惧条件调节的那些,“独立于意识,是我们所说的情绪化无意识的一部分”。大部分无意识的“情绪系统”对有意识的认知系统的影响比反之更大。因此,“人们通常会因为没有意识到的原因而做各种事情(因为行为是由无意识运作的大脑系统产生的)”;“…我们经常对自己的感受一无所知”。

\qquad 幸存者报告说,程序员

  • 故意用创伤和药物来阻止受害者的意识认知处理能力,
  • 用恐惧来调节束缚于创伤的self-状态(s),
  • 对这些恐惧调节的反应会在有意识的认知之外自动地执行。

\qquad 神经生理-心理学家的结构分离理论与他们的恐惧条件模型非常吻合。在他们的模型中,EPs的自我意识非常有限,很大程度上受限于重新体验(过往的)创伤。由恐怖和感知威胁引起的情绪和感觉运动记忆,在杏仁核的介导下,储存在这些EPs中,这些EPs经常专注于过去的创伤,对时间的流逝几乎没有意识。

\qquad 这两个模型都有助于我们理解T.B.M.C,它依赖于在承载创伤EPs的潜意识内隐记忆系统中储存有害情绪和身体状态的记忆,以及将这些内隐记忆泄漏到ANP(s)的有意识体验的情绪、感觉、思想、冲动、以及行为中。当编程工作“良好”时,ANPs对于EPs在创伤影响下所产生的这些有害反应的来源和原因,仍然“一无所知”。

\qquad 条件性的“触发因素”,如程序员的声音、手势等,会在一个ANP中引发无法控制的恐惧和疼痛。类似地,无法通过EP来避免疼痛和恐惧,例如服从指令,会诱导该ANP产生执行这个条件行为的强烈需求。

\qquad 对于程序员来说,将由恐惧驱动的编程“放置”在基本上无意识的杏仁核中,绕过有意识的、基于意志的皮层,显然是有利的。因此,程序员最大限度地利用恐惧,将束缚于杏仁核的记忆系统主要调节到承受创伤的EPs之内,以诱导自动的反应,并最大限度地阻断皮层认知处理,以试图消除批判性思维和自由意志的使用。

T.B.M.C的工作基础

图16. 恐惧条件反射是T.B.M.C的工作基础(引用自cdn.psychologytoday.com)

参考文献

  1. Lacter, E. P. (2011). Torture-based mind contro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and psychot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overcoming mind control.

  2. Clark, P. B. (2001). Magic surgery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inner world.

  3. Christopher Bergland (2015). Unconscious Memories Hide in the Brain but Can Be Retrieved.

  4. Cisco Wheeler and Fritz Springmeier (1996). The Illuminati Formula Used to Create an Undetectable Total Mind Controlled Slave.

  5. U.W. Ozian (2014). Chainless Slaves Trauma Programming.

  6. Joseph E. LeDoux (2000). Emotion Circuits in the Brain.

  7. Chris Hardy (2016). The Mechanics of Stress Respons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