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段时间内,一场动力电池“针刺实验”让BYD和CATL进行了多次互怼。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家关注的焦点也再一次回到了电动车锂电池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路线纷争,恩怨纠纷,且听我来慢慢道来。
动力电池性能主要有5个硬性指标即储能密度、循环寿命、充电速度、抗高低温和安全性,同时还要满足制造成本等,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脱颖而出,分别成为客车和乘用车市场的绝对主力。

首先,在能量密度上,三元锂电的标称电压范围为3.6~4.3V,相较于磷酸铁锂3.2-3.3V较高。并且,三元锂电能量密度已经突破300WH/kg,而磷酸铁锂电池仍较难突破200WH/kg大关。
在使用环境方面,三元锂电池低温限值为-30°,相比磷酸铁锂电池-20°更有优势,同时在相同低温条件下,三元锂电池冬季衰减不到15%,明显高于磷酸铁锂电池衰减高达30%以上,更加符合我国电动汽车用户的使用环境。但是,磷酸铁锂电池的热失控温度普遍在500°以上,这远比三元锂电池低于300°的参数,更为安全。
在循环次数和制造成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