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信一出,中国移动更加尴尬

中国移动曾推出飞信、飞聊及Jego等产品挑战微信,但均未取得成功。目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缺乏杀手级应用,二是与微信合作或联合其他对手的选择。文章分析了中国移动在即时通讯市场的挑战及未来可能的走向。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联通与腾讯合作推出了“微信沃卡”,中国电信携手网易推出“易信”对抗微信后,国内的营运商仅仅中国移动,对微信态度不甚明朗。

 

1、很早就发力,一直未成功

 

中国移动在IM领域发力最早,在QQ时代便推出飞信,并且占据了中国IM市场第二的份额。在微信推出半年后,中国移动推出飞聊,但不到两年,飞聊暂停更新维护。今年六月,中国移动在海外推出整合VoIP电话功能的Jego,不过三周后就暂停注册了,现在好像沉下去了。

从中国移动的高层各种场合的言论来看,中国移动应对微信的态度显得颇为消极。但中国移动面临的微信的挑战的形势最为严峻。从中国移动的运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微信严重影响了中国移动的短信业务。

 

从王建宙亲临深圳腾讯大厦,抑或王建宙和刘炽平在博鳌亚洲论坛的“磋商”,还是运营商对OTT收费的传言,以及飞信飞聊Jego,中国移动挑战微信一直未成功

 

2、空有渠道,缺乏杀手级业务

 

销售终端虽然成为中国移动的一个良好的应用推广渠道,但预装的应用却没有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大都是自娱自乐的玩具,难以应对微信的挑战,浪费了宝贵的终端推广资源。

 

 

3、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不能依靠自有力量狙击微信,那么移动只剩下两条路可以走:向右,与微信合作;向左,拉拢腾讯的“敌人”做朋友,如同电信拉拢网易、360等公司一样。

向左,难走。中国移动在互联网业务的布局很深,除了浏览器并未涉足外,其他主流互联网业务,包括IM、门户、社区、地图、音乐、数字阅读、动漫、视频、语音识别、移动支付等都有涉及,与大多互联网企业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此外,国企的机制,或许也会成为合作的阻力。另外,就算中国移动找到了他的网易,又能如何呢?现在易信能否突围微信依然很难说。

 

向右?貌似压根儿就没想过。


声明: 本文由怡然博客原创编译,转载请保留链接: 易信一出,中国移动更加尴尬| 怡然博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