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GIS学术年会总结

2018年GIS学术年会总结

去年带着开题的焦虑到长沙参会,今年带着毕业的压力从北京回到福州再辗转太原,又一次非常有幸参加2018年GIS学术年会。虽然焦虑萦绕心头,但是代超师姐和我聊起来说,你们拥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真的很不错,我也深感幸运。这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一场又一场的思想饕餮盛宴,看着每一位学者沉浸在对科学的热情与专注之中,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崇拜油然而生。这次学术年会一如既往,内容包罗万象,从航空遥感到室内定位,从城市计算到轨迹挖掘,从时空分析到人工智能,从视频GIS到虚拟现实,从地理建模模拟到空间数据存储,可谓是雅俗可共赏、深浅随你挑。我一直比较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多源数据,如网络文本、视频图片以及传统的坐标数据相结合,在GIS的理论方法基础上,采用计算机技术,通过数据挖掘尝试回答和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的点主要在两个方面:(1)多源数据的获取与处理;(2)拓展GIS与各行各业相结合的视野。所以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时空数据分析与挖掘、多源数据处理与应用和跨界思维拓展与启发。
1. 时空数据分析与挖掘
地理大数据挖掘,通俗地理解是利用带有空间位置的数据,研究自然与社会问题在时空上所蕴含的特点,以空间思维为基础来分析现象在时空上所形成的特征,为各种决策提供科学的解释和解决方案。所以在研究中往往重点是问题驱动,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点,然后采用不同的数据进行现象的分析。当然科学研究往往受限于数据支撑,不缺拿着已有数据找科学问题研究。但是在地理大数据的基础上,我们更加关注问题本身,更加关注你是否能发现新鲜的知识,或者提供新颖的分析方法。
武大秦昆教授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研究一带一路区域各个国家之间的交通网络、贸易网络和事件网路的交互关系,从而为该区域的国际关系分析、地缘政治研究提供基础。北京联合大学孟斌教授利用微博数据和文保单位数据,从实体和文本两个空间出发,定量的探究文化遗产的时空关联性。北大黄舟基于flickr照片数据集提取旅游热点区域为景点,结合天气文本等情景信息,挖掘用户的兴趣特征,建立一种基于模型的景点个性化推荐系统。薛存金利用时序降雨数据,提出一种面向过程的方法集中提取并追踪暴雨的演变过程。易嘉伟利用动态的多源数据和异常检测的方法,快速检测并定量表达暴雨事件对城市交通带给人群的影响。樊子德博士基于手机定位大数据,提出了城市动态人群通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深圳大学江锦成博士基于手机漫游数据衡量衡量人群移动规律,利用复杂网络和神经网络分别短期预测城市的经济增长规模,是一个很难得的以微知著的例子。而北师大苏凯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分析九寨沟地震前后人口变化模式的特征。水利水电研究院李小涛教授基于不同遥感数据源的旱情监测技术方法研究。窦爱霞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九在沟地震造成的损坏道路进行提取。武大苏世亮基于网络泛在空间数据,提出机器学习整合特征价格模型对城市房租进行动态监测。中山大学袁媛教授基于遥感影像和在线房租数据来进行城市内部贫困空间测度。中山大学陈毅敏别出心裁利用出租车数据分析城市医疗供需关系。以上种种汇报内容,都是找了一个切实存在的社会问题,然后利用拥有的数据和掌握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科学解释获提供合理建议。
2. 多源数据处理与应用
除了传统的数值数据之外,个人更加关注非结构化的泛在空间数据支撑科学研究和行业应用,其中就包括蕴含空间位置信息的图片、视频和文本。中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周大良建立了位置信息与视频场景之间的空间逻辑映射关系,提供了基于视频的GIS 分析功能,并且利用AI技术实现视频中动态空间信息的快速提取,将视频GIS应用于大型活动安保、指挥调度、社区警务等实际业务场景中。重庆邮电大学韦江帆教授通过综合上下文信息和不同类型数据源的互补性,来减少人工标注数据的工作量。信阳师范大学张兴国对视频中静态目标、动态目标和目标轨迹进行提取并进行统计分析。南师大刘学军研究摄像机成像原理进行视频场景的空间化,实现静态场景的几何纠正和动态目标无变形表达,通过视频地图特征分析、标注机制和融合表达方法研究,形成视频场景地图完整的构建流程。
而文本中蕴含了丰富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空间信息,如何让文本中丰富的空间和语义信息能够为人们服务,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获取文本中的数值数据和位置数据融合到现有的数据中作为地理大数据进行分析,二是将文本中的空间语义信息构建地理知识库用来支撑机器大脑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理所仇培元博士等长期从事网络文本中地理知识的获取、理解以及应用研究,所进行的工作包括从网络文本中进行地理实体的抽取、地理关系的抽取和地理事件的获取,然后形成地理知识图谱,用来支撑基于位置的全息地图、兴趣点推荐、广告投递、地理语义搜索、地理智能问答和地理知识推理等应用。
3. 跨界思想拓展与启发
武大杜清运教授在专题报告四中作的主报告——社会地理计算:从理论框架到课程体系建设中指出,地理计算与社会学的交叉融合为地理信息科学带来新的研究机遇与挑战,这个理论框架更加关注如何设计经验化的机理模型和计算机思考性程序,挖掘和洞悉隐藏于大数据背后的空间信息、空间规律和空间知识,以促进人类更好的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他这一观念的提出极大的把我的视野放开了,以前我们在从事GIS研究的时候,更加聚焦于我们是否能够通过GIS的数据和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是所以GIS范畴了,但是往往在很多社会问题中空间信息只是里面很小的一部分,往往我们就因为思想的狭隘,而最终放弃这个科学问题的研究,其实只要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也就是社会地理计算中强调的挖掘和洞悉数据背后的空间特征和空间规律以及空间知识,那么这个社会问题就具备GIS的属性,而我们不能局限于是否重点使用空间数据、是否进行时空分析。
另外一个是北师大程昌秀教授,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不同人群对地理大数据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差异化理解:(1)以社会感知为目标(以人为研究对象),包括遥感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出租车轨迹数据等;(2)大数据分析技术(以方法研究为入手),包括自然语言理解、复杂网络、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3)数据管理(并行存储和计算),包括Hadoop、MapReduce等。然后入木三分地介绍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而复杂系统是有生命周期可以进化的,更加侧重研究系统的不确定性,所采用的方法是复杂性科学、机器学习等,往往过程不可逆。所以地理数据分析新时代具有新的特征:(1)地理大数据为地理复杂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2)复杂性科学(人工智能和时空统计)为地理复杂性计算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4)地理复杂性为地理数据分析提出了新科学问题。她从自身从事GIS技术到地理数据分析的转变进行分析,从哲学和系统的高度阐述了新时代地理学的特征,受第四范式的启发介绍了地理科学的复杂性,也为广大科研者打开了思路,如何结合自己的基础在地理学领域找到适合自己并且感兴趣的研究位置。

  • 4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