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win10
GIMP版本:2.10.22
目录
编辑菜单大体分为四部分,操作历史、复制粘贴、填充、系统设置

1、操作历史
撤消:撤消操作,撤消数量由“首选项”中“系统资源”最小撤消级别(次数) 和“最大撤消内存”决定;
重做:重做操作,与撤消操作相反;
撤消历史:打开“撤消历史”标签页窗口;
2、复制、粘贴
浮动选区:GIMP里一个待操作的特殊图层,一次只能有一个浮动选区。当有浮动选区时,就不能在图层上工作。浮动选区可以保存,如果不操作保存,下次打开文件时该浮动选区还在。

浮动选区三种操作:1、以浮动选区内容新建图层;2、固定选区到当前图层;3、删除浮动选区。
剪切:剪切当前图层到缓冲区,如果有选区,则只把选区内图像剪切;
复制:复制当前图层到缓冲区,如果有选区,则只把选区内图像复制;
复制可见:复制当前图像上可见部分(不分图层)到缓冲区;
粘贴:粘贴 浮动选区 到当前图层,默认位置为图层的中心,
粘贴至原位:粘贴 浮动选区 到原位置;
粘贴到选区:粘贴 浮动选区 到当前选区,如当前无选区,粘贴到图层中心;
在原位粘贴到选区:粘贴 浮动选区 到原位置的当前选区;
粘贴为:粘贴的其他操作。
新建图层:新建图层并粘贴,省略浮动选区 的操作;
在原位新建图层:原位新建图层并粘贴,省略浮动选区 的操作;
新建图像:新建图像并粘贴;

新画笔:粘贴 浮动选区 为新画笔样式;
新图案:粘贴 浮动选区 为新图案;
缓冲区:临时存放图像数据的地方,在剪切或拷贝时自动创建“全局缓冲区”,全局缓冲区只能有一个。如要多个缓冲区,使用剪切命名、复制命名、复制可见命名。

剪切命名:剪切当前图层到缓冲区并命名,如果有选区,则只把选区内图像剪切到缓冲区并命名;
复制命名:复制当前图层到缓冲区并命名,如果有选区,则只把选区内图像复制到缓冲区并命名;
复制可见命名:复制当前图像上可见部分(不分图层)到缓冲区并命名;
粘贴命名:这个命令作用是把“缓冲区”对话框调出来,不做其他操作;
3、填充、勾画
清除:删除图像或选区内图像;
以前景色填充:使用前景色填充当前图层或选区;
以背景色填充:使用背景色填充当前图层或选区;
以图案填充:使用当前图案填充当前图层或选区;
填充选区轮廓 / 填充路径:填充当前选区/路径,可选纯色(前景色)和图案两种类型填充,与 “以前景色填充” 和 “以图案填充” 命令功能相同,无选区/无路径不可用;

勾画选区 / 勾画路径:对当前选区/路径进行描边,界面相同。

笔廓线-纯色:使用前景色勾画;
笔廓线-图案:使用当前图案勾画;
使用涂画工具勾画:下拉中选择相应工具勾画;

抗锯齿:抗锯齿;
线宽:勾画的宽度;
盖帽样式:路径端点样式;
接合样式:路径/选区转交样式;

斜接限制:当 接合样式 为斜接时,斜角小于设定值时,转折处为平,大于设定值时,呈现角;

虚线模式:虚线样式展示,点击设置,白色段为示例,左右灰色段为重复;
虚线预设:系统预设虚线样式;

4、系统设置
首选项:软件的各种设置项(计划单独出个...);

输入设备:管理连接的一些设备,如手写板等。

快捷键:设置快捷键,操作与常规软件一样;

模块:启动、关闭GIMP里的一些模块;

单位:设置、新建单位;(上面默认几个标示颜色不清楚什么意思,如有知道的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