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切割日志引发的事故

一次切割日志引发的事故

很多应用程序会产生日志,有些程序已经实现了日志切割,一般是每天一个文件。但有时这个切割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例如我们需要颗粒度更细的切割。 

切割日志的目的是什么? 

  1. 日志尺寸过大 
  2. 便于分析 
  3. 切割后归档,或者导入日志平台 

切割日志基本两种方法: 

  1. 手工或者 shell 
  2. 工具,例如logrotate,传统的cronolog 

日志切割方案网上有很多,很多运维也是参考这些方案进行配置,网上的例子不完全都是对的,可能你用了很多年配置方案是错误的。 没有出现故障是侥幸,因为笔者15年前就在此处栽过,由于日志太大,我便清空了日志,以为程序仍然会继续写入,最后直到服务器崩溃。 最近发现很多新手再谈cronolog,我便想起当前发生的故障,有必要跟大家分享。 

首先日志是可以切割的,网上的例子理论上也是可行,但我们不能不求甚解,稀里糊涂的用下去。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日志是怎么产生的,那种日志可以切割,那些日志不能切割,为什么不能切割,如果需要切割日志怎么处理? 

首先日志是怎么产生的 

日志生命周期,创建/打开日志文件,追加日志记录,关闭日志文件。请看下面伪代码。 

main (){ f = open(/tmp/prog.log) ...
	...
	f.append('DEBUG .............') ...
	f.append('INFO .............') ...
	f.append('WARN .............') f.close()}

这个程序是顺序运行,每次运行都会经历,打开日志文件,追加日志记录,关闭日志文件,一个日志生命周期结束。 在完成日志生命周后,你就可以切割日志了。因为f.close()后日志文件已经被释放。 

再看下面的程序 

main (){ f = open(/tmp/prog.log) loop{ ... ... f.append('DEBUG .............') ... f.append('INFO .............') ... f.append('WARN .............') if(quit){ break } } f.close()}

这个程序就不同了,程序运行,打开日志文件,然后进入无穷循环,期间不断写入日志,知道接到重载命令才会关闭日志。 那么这个程序你就不能随便切割日志。你一旦修改了日志文件,程序将不能在写入日志到文件中。 这个程序切割日志的过程是这样的 

split loop { prog run prog quit && m
  • 3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netkiller-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